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载,一业主在自家产业房的屋顶上装上太阳能热水器,物业管理部门将业主告上法院,法院经审理后判决业主拆除太阳能热水器,并恢复房顶原貌。 法院判决的依据是物业管理部门的规定,我不想对那些规定在此多加议论。但我要说的是,在城市里如何发展“阳光产业”,为太阳能的利用创造条件?物业管理部门是否应该重新认识过去的规定呢?  相似文献   

2.
基因身份证     
肖廖 《大自然探索》2002,(12):50-51
一名强奸犯奸杀了受害者却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这简直是警察的噩梦。警察从死者身上提取了精液,却不能从法院的罪犯资料库和本地男子中追查出元凶。若能对罪犯的精液进行实验室分析,破译出其“DNA身份证”:红头发、蓝眼睛的高加索人,下巴硬朗,不怎么吸烟……再与传统的办案方法相结合,那么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山西省在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性,阐述了罪犯教育改造职能部门在新形势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及要着重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它,昼伏夜出,倒挂于枝,栖息于洞穴,飞翔于天际;有的以血为食,有的捕食害虫,有的传播疾病,有的助力农业。它就是蝙蝠。《蝙蝠侠》的男主角布鲁斯·韦恩,高谭市首富韦恩家族的独子。白天,他是一位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夜晚,他是令罪犯闻风丧胆的黑暗骑士。当韦恩掌握了各种侦探知识和战斗技巧,决定惩恶扬善时,他选择了向蝙蝠致敬,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名号——"蝙蝠侠"。  相似文献   

6.
难逃法网     
23世纪中叶,作为极刑的死刑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将被废除,而由一种新的惩治方法——“清脑”取而代之。这种头盔状的电子装置戴在罪犯头上之后可在几分钟之内清除其大脑中的记忆,只保留出生6个月之内的经历,这样,罪犯就回到了婴儿时代,绝不会再有犯罪倾向,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惩罚虽然简单但却有效,犯罪将失去自我而变成另外一个人,因而这种刑罚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表哥今年已18岁,但很不成器,好逸恶劳,经常与不良青年交往。舅舅、舅妈每当教育他好好做人、学点真本事时,他就恶语相加,甚至还动手打父母。舅舅、舅妈在教育表哥的这件事上已无计可施。在伤心至极的同时.对他也彻底绝望了。舅舅、舅妈担心表哥会做出违法犯罪之事而牵连自己。故想诉请法院判决断绝与儿子的关系。请问.这可以吗?  相似文献   

8.
<正>南京"彭宇案"是2006年末发生在南京市的一起争议极大的民事诉讼案。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人徐寿兰在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联系其家人并送其至医院诊治,属见义勇为,并非肇事者。随后,老人咬定彭宇将其撞倒并向其索赔,双方对簿公堂。一审南京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决彭宇给付老人损失的40%,判决结果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网友认为该判决使"社会无疑将变得更冷漠、人与人之间将变得更互不信任"。然而,2012年初,此案案情又惊天逆转,南京官方披露,彭宇当时确实撞了徐寿兰。  相似文献   

9.
增强罪犯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在释放后顺利融入社会,是一项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监狱民警应当树立新的理念,在管教工作中要突出"塑造"的功能;要为罪犯将来的前途和命运着想,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使罪犯尽快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曾经有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女孩单独在家,不料闯入一个图谋不轨的色狼。女孩尽力反抗,但力气小,被色狼按倒不能动弹。此时,女孩转而劝色狼不要冲动,犯罪没有好下场,结果罪犯真的被说怕,转身离去。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女大学生被一个罪犯抱住欲施奸淫。她急中生智,说:"交个朋友,不着急,先接个吻。"罪犯信以为真,把舌头伸入她口中,结果被她咬断了舌头。罪犯疼痛难忍,弃舌而逃。她立即报案,最终,断  相似文献   

11.
清朝中期以后,京西门头沟一带流传着康熙皇帝被困煤窑的故事。 康熙亲政后不久,臣下向他禀报门头沟一带“关门窑”的情况,他听了以后半信半疑,想亲自去察个究竟。有一天,他装扮成平民只身前往门头沟私访,走到过街塔附近,看见一伙像罪犯一样的窑工被人领着往窑坑走去,他也随着那  相似文献   

12.
梁宇辉 《科学之友》2008,(6):124-125
增强罪犯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在释放后顺利融入社会,是一项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监狱民警应当树立新的理念,在管教工作中要突出“塑造”的功能;要为罪犯将来的前途和命运着想,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使罪犯尽快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教育改造目标的分析,阐述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各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DNA侦查技术不断创新。在DNA指纹、STR复合扩增、DNA序列测定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之后,一些更先进的DNA技术,如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的从人体肌肤印迹中提取DNA样品的新技术也已出现。当前,美、德等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应用DNA分析法判定罪犯的长相特征,绘制罪犯的模拟头像,以便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追捕罪犯时发出DNA通缉令。  相似文献   

15.
王勇 《科学之友》2008,(5):107-109
文章通过对教育改造目标的分析,阐述了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各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有媒体在报道中经常用"某某终于拿起法律武器,愤然向法院上诉"这句话.不知道你注意没有,这里用"上诉"一词从法律角度上讲是很不准确的,实际上混淆了"上诉"与"起诉"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植物材料的鉴定在解决犯罪案件中日渐重要世界上的绿色背景常常为人们视而不见和经见不怪,这是理所当然的了.在不声不息地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和提供食物的过程中,植物被过多地忽视了.然而,存在于作案罪犯的衣服或所有物上的植物碎屑破片能够成为法庭见证.作为主要见证材料的植物也  相似文献   

18.
追捕     
大侦探观察罪犯在现场留下的十二个脚印后,他思考出一个抓捕方法:只要从进口到出口顺着通道连续踏过其中八个脚印,再把八个脚印中的数字相加,如果是32,那么罪犯就束手就擒。你能找出正确的追捕路线来吗?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6日,美国费城的一名资深法官路易斯·波拉克作出了一项石破天惊的裁决:指纹鉴定不是科学,检察官在起诉一宗谋杀案中呈送法庭的指纹证据不予采纳。判决一公布,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司法界引起较大震动。这是近百年来美国司法判决中对指纹鉴定提出疑义的首例判决。这一裁决非同寻常,它可能使指  相似文献   

20.
证人证词的可靠性研究意义深远,不仅仅对于成千上万无辜被定罪的人们来说生死枚关,每一次错误指认都会产生一个"双向的司法不公":无辜之人被定罪是对蒙冤者的不公;而真正的罪犯得以逍遥法外,更是对仍处于罪犯威胁下的广大公众的不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