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12年由英国科学家研制的小猎犬2号火星探测器是欧洲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它于2003年12月25日在火星登陆,但随后就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系。12年来,小猎犬2号究竟发生了什么,始终是个谜。2015年1月16日,科学家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高清图像终于找到了失踪12年的小猎犬2号。  相似文献   

2.
按照设想,人类或许能在本世纪30年代登陆火星。自从发现火星以后,人类就一直梦想登陆火星。在不久的未来,一个太空项目将开始使这一梦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非常认真地提出了一个载人航天项目,而私营太空公司也争先恐后地提出关于去火星的更加大胆的计划。同样重要的是,随着美国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和拍下丰富的火星表面照片,公众对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的热情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3.
木子 《科学之友》2008,(1):19-19
美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直担心,未来宇航员在飞往火星的漫长旅途中,由于缺少地球磁场的保护,他们将长时间受到太空辐射的影响,从而可能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4.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3):12-12
火星陨石中疑现生命遗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95年前在埃及发现的“纳赫拉”陨石可能会成为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证据。研究人员指出,种种迹象表明, “纳赫拉”陨石确实来自于地球相邻的红色行星。科学家们在这块陨石的内部发现了含碳化合物——这极有可能是有机物降解后的产物。研究人员认为,“纳赫拉“陨石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我们人类对茫茫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一直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就在今年1月底,有人声称在一张由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疑似。火星人”的图像,由此再次引发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探索兴趣。那么,人们为何如此向往寻找火星生命?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火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究竟怎样才能寻找到火星生命?本期文章《寻找“火星人”》将带领读者一起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底,有人声称在一张由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火星表面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疑似“火星人”的图像,由此再次引发人们对火星生命的探索兴趣。其实,火星生命问题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引起世人关注,但“火星是否曾有过生命,或者今天是否仍存在生命”这个疑问迄今仍无确定的答案。那么,人们为何如何向往寻找火星生命?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火星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空间怎样才能寻找到火星生命?  相似文献   

7.
海青 《科学之友》2004,(2):91-91
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开发一种超轻型飞机,借着一种质轻的木材和模型飞机的科技知识,这种飞行器大约十年内将可在火星的天际翱翔。洛桑瑞士联邦科技研究所(EPFL)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为动力,开发出一种翼幅3米、质量仅有几千克的飞机,由太空探测火箭送上火星的可行性。科学家鲍达拉最近表示,EPFL已选择这种小型太阳能智能型滑翔器作为欧洲太空总署“TARTIGER Ⅲ”科技方  相似文献   

8.
火星,这个充满神秘的红色星球,自从被发现那一刻起,就深深吸引着人类的探索目光。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火星上是否拥有生命。按照计划,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将会在今年8月登陆火星盖尔陨石坑,寻找这里可能存在的古代乃至现代宜居环境,拉开新一期火星探索行动的序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火星有可能成为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个地球,以至于许多经典科幻小说和电影,都不约而同的将火星作为他们的舞台。□潘楠楠  相似文献   

9.
气象模型表明,只需利用现行技术,人类就可以把红色行星──火星变成像地球一样的世界图为科学家计划于今年内在北极模拟火星生存环境;为人类登陆火星作准备40亿年前,火星曾经十分温暖而潮湿,还可能生意盎然。火星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显示了峡谷和溪谷,这暗示可能曾有液态水在火星表面流动。然而今天,火星是一个寒冷、干燥、像沙漠一样的世界,只有极薄的大气层由于目前的火星上不大可能存在液态水这一生命所需的最基本成分,因此也就不大可能有任何有机体。尽管生命需要的所有化学元素火星都有,但20多年前,美国“水手”号和“海盗”号…  相似文献   

10.
火星以它红色的表面而闻名。对科学家而言,今年是几千年来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期,为抓住这一最佳探测时机,欧洲空间局和美国航空航天局最近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一系列探测器。  相似文献   

11.
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已在北京时间4日12时37分左右成功登陆火星。据了解,目前有三百多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太空总署(NASA)工作,他们与各国优秀科学家融洽相处,成就显赫。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还记得动画影片《太空飞鼠》。现在,科学家真的准备将老鼠送上太空,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了。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火星计划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也宣布了斥资1300万英镑的“火星重力生物卫星计划”——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  相似文献   

13.
影片《火星任务》由布赖恩·德·帕尔马(Brian De Palma)导演,主演包括唐·奇德尔(Don Cheadle)、蒂姆·罗宾斯(Tim Robbins)、杰里·奥康内尔(Jerry O’Connell)、金·德莱尼(Kim Delaney)、埃莉斯·尼尔(Elise Neal)。2020年,经过长年的研究和精心的准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决定进行一次堪与阿波罗计划媲美的宇航冒险:派出考察队员登陆火星。在队员们出发之前,宇航局的同仁们为他们举行了欢送聚会,第一批登陆队员和留守的后备队员一一惜别。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支科学考察队发现在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的中心地带与火星地貌有着惊人的相似。这是一支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墨西哥全国自治大学和其他研究组织的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他们共同研究的成果表明,人类已经发现了关于地球生命极限的线索,以及过去的火星探测生命计划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1976年7月25日,美国“海盗”号火星探测器拍到了一张类似人脸的浮雕图像,真是惟妙惟肖。当时,不少国家的媒体相继报道,大加渲染,这确实给地球人一次“惊讶”,认为这是“火星人”的精妙杰作,雕刻技艺不俗,身手不凡。不久,经科学家仔细分析研究表明,这个人脸图像是由火星上的天然地理环境造成的,是鬼斧神工之作。这确实令人感到失望。近30年的时光过去了,对此事人们早已淡忘。可是,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又宣称,新的火星探测器意外地发现这个人脸图像改变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开始“微笑”。虽然科学家将这一  相似文献   

16.
人类已经登陆月球,而且还想登陆火星。然而,火星比月球遥远得实在太多,前往火星的载人之旅可谓困难重重。科学家说,送人上火星至少还要等20年甚至50年。不过,太空专家和火星迷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要在地球上模拟“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17.
动态点击     
美国拟于2016年发射探测器测查火星内核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近日宣布,计划在2016年发射名为"洞察号"的火星探测器,探索火星内核状况。 根据计划,"洞察号"将耗时6个月抵达火星,然后用一整个火星年,即大约680天时间收集目标数据。与"好奇号"精心装备不同,"洞察号"仪器相对简单。据路透社报道,"洞察号"将使用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8.
肖恬 《科学》2007,59(3):28-28
据英国Nature,2007,446:646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芬顿(L.Fenton)和同事发表了对火星表面亮度的测量研究结果.证实近几十年来火星表面温度上升了0.65℃。火星正在经历的这一气候变化的根源是,波动的太阳辐射引起了沙尘和风暴,火星的南极冰帽也因此正在逐渐融化。  相似文献   

19.
火星探测是当前国家高科技竞争力的标志,世界航天强国均研制火星大气模式,为登陆探测提供气象环境保障.本文描述了我国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global open planetary atmospheric model for Mars,缩写GoPlanet-Mars,简称GoMars)的研制,其中的动力框架完全自主研发,具有二阶精度、能保证质量守恒. GoMars引进并耦合了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火星物理过程,具备模拟沙尘、水和CO2的能力.基于我国“祝融号”、美国“维京1号、2号”的实测数据以及国际火星大气全球数据集评估了GoMars,结果表明:GoMars能成功再现3个探测器记录的火星大气独特的地表气压“两峰两谷”特征;在全球地表温度、纬向急流、极区CO2冰和沙尘方面, GoMars也具备良好的模拟性能,可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实施提供新的气象环境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20.
火星沙尘暴     
1971年,第一艘绕火星飞行的航天器“水手9号” 太空船进入了预定轨道。科学家们迫不急待地希望收到飞船传回地球的火星近距离照片。在此之前,还无人对火星进行过近距离观察,而现在它的神秘面纱终将由“水手9号”揭开。 期待已久的图片终于传回了控制中心,但在场的科学家们看到第一批图片时,却顿生出一种复杂的心情。从这些图片上,只能看到一个被红褐色尘雾笼罩的行星。此时的火星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沙尘暴,惟一能瞥见的是一座高达24000米的巨型火山──奥林匹亚山。 直到一个月后,沙尘平息,“水手9号”才得以成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