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整整600年前1405年7月11日,中国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就带领着他的船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航。  相似文献   

2.
在整整600年前1405年7月11日,中国一位著名的航海家,就带领着他的船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航.这个时间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凌夫 《科学之友》2002,(12):18-19
1867年,著名的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曾经预言了100多年后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凡尔纳说在1969年,宇宙飞船将会把人类送上我们的卫星月球上去。凡尔纳关于登月计划的工程设计和物理原理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些知识帮助人们制定出了登月计划的具体步骤,而不仅仅只是想像总而言之,科学幻想可以为未来提供一个可能实现的视野——今天的科学幻想也许就会成为明日的科学。《星球大战》便为这种尝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说,任何极度先进的科技都与魔法无异。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在古人的视野中,现代人就仿佛生活在由魔法掌控的世界之中。比魔术更神奇的科学造物最早用科幻小说描写科技造物神奇感的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他出生在法国南特市的一个律师家庭。18岁时来到法国巴黎,师从当时最著名的法国文学家大仲马。1851年,凡尔纳创作并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科幻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很大程度上,科幻小说从其诞生之初就是以新技术与新发明而吸引读者的,这也正是科幻作品之所以具有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期科幻中的新技术与新发明 法国科幻先驱凡尔纳对新技术与新发明是非常重视的,从其早期的地理小说开始,他对于新出现的以及尚未出现的技术就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在凡尔纳的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中,主人公便利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热气球技术,与此同时,“巨人号”气球制成并升空,成为小说的活广告,使该书变得更为畅销。而在其《机器岛》中有关海水淡化装置、照明用的人造月亮、利用电话购货等预言,现在则早已成为事实,类似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向学生提出带有批评含意的问题:“亨利,你是在幻想吗?”当一个儿童幻想时,他实际上是在做什么——是在逃避,还是在创造性的思考?幻想可能是一种逃避,也可能是使学生进行真正学习的一种想象的形式。漫无边际的幻想常常是浪费光阴,毫无用处。然而,当受儿童或教师的引导时,幻想是有用的。我们发现,从小学直到研究院,每一阶段的学校,幻想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教和学的工具。引导成为想象的幻想是一种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丰富课程  相似文献   

7.
由好莱坞制作并于2008年上映的<地心游记>最近版本,运用3D技术将恐龙、水虎鱼和食人植物等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比凡尔纳的原著更加引人入胜.不过,科学家在2800米深的地下发现的一种细菌,据信在几千万年前与地面断绝联系后,以某种方式生存繁衍至今,其怪异程度与凡尔纳的描写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8.
1857年,在俄罗斯的一个贫困家庭中降生了一个男孩,名叫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一年,法兰西科学幻想小说作家凡尔纳29岁.  相似文献   

9.
板块构造的发现始于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一次意外发现.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艾尔弗雷德·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百无聊赖时,他的目光从窗外的常青藤移到了室内墙上挂着的一幅世界地图上.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人类漫长的地理大发现中,詹姆斯·库克是继麦哲伦之后贡献最大的一位探险家,他在太平洋共做了3次远航,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使人们了解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真相,在世界地图上又增添了8 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极大地冲击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南半球是一块陆地"的谬想。此外,他还发现了社会群岛、夏威夷群岛等。库克的航行伴随着伟大的发现,也伴随着传奇、神秘、激动、惊险、磨难与死亡。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14,(4):46-49
在山东潍坊,有这么一个人:他把小小的豆芽打造成了绿色产业链,无论绿豆、黄豆、红豆、黑豆、花生、豌豆,只要能想到的豆,都能通过他所创新研制的豆芽机生出芽苗来。他是一名曾被宣判只能在床上度过余生的人,却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坚强斗志,打造出年均上亿元的产业。他,就是潍坊市潍城区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级伤残军人孙继发;他的创新产品是豆芽机。  相似文献   

12.
潜艇的失踪     
直到上一个世纪的中叶,船只的失踪往往被说成是遭到特大的章鱼或者海蛇的袭击等.反正是在一种庞然大物的手里遭了殃。儒勒·凡尔纳本人,在他的有关海底冒险的小说里也大写特写。有时,人们把船只的失踪归咎于风暴、漩涡或者海浪。但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没找到遇难船只的一个救生圈,一块木板或者漂浮在海面上的任何东西。于是,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船只出事的大有人在:"船只停留在平行的空间;外星人劫持了船只,或者遭到不明的潜艇的攻击。"对于后一种解释,如果发生在战时,还说得过去,在和平时期,能说得通吗?失踪的不是普通的船只,而是潜艇!  相似文献   

13.
差不多50年前,在胶东半岛的原野上常徘徊着一位孤独少年,他时而抑望长空,心事重重;时而极目远眺,凝神沉思。对世间的喧嚣嘈杂他深感厌倦,幻想着能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听人说东北的长白山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他想,要是在那里搭一座窝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人独行天下就好了。于是“长白山”这个名字便镌刻在他的记忆中。正是这个愿望让他日后选择了地质学,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学家。若干年后当他在两极的冰雪世界中跋涉驰骋时,“长白山”三个字仍不时闪现在脑海中,还有那座想象中的窝棚……他就是中国著名的极地科学探险家——位…  相似文献   

14.
纪宏 《大自然探索》2012,(10):34-41
据国外媒体2012年7月报道,一项钻穿地壳、深入到地球内部的大胆计划一旦实施,不仅有可能破解有关地球的诸多奥秘,而且有望发现"地心生命"。凡尔纳笔下的"地心之旅"1863年5月24日,一个星期日,居住在德国汉堡的林登布洛克教授匆匆忙忙地往家赶,他急于阅读他新买的一部手稿。这是一部用古代北欧文字写成的文稿,其作者可不是一般人,而是专门为统治冰岛的挪威国王撰写编年史的斯诺里·斯特卢森。林登布洛克在书中发现了一个用古代北欧文字写的密码。他试着进行破译,却发现由一串拉丁字母组成的句子让他不知所云。沮丧之下,林登布洛克竟然做出了一个荒诞的决定:住在他家里的所有人都不准外出,而且在密码破译之前不准吃饭。幸而林登布洛克的侄子阿克塞尔很快就发现,林登布洛克译  相似文献   

15.
奥布鲁切夫     
奥布鲁切夫(B.A)是前苏联著名的地质学家、科普作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地理学会名誉会长以及伦敦地理学会、柏林自然地理学会、汉堡等地理学会的会员。奥布鲁切夫于1863年9月28日出生在克列佩尼诺.六七岁时,他的母亲每天晚上给他及兄弟们读美国作家库珀的冒险小说,后来,父母还给他们买英国惊险小说作家里德和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有过不少荒唐怪诞的神话幻想,中国有《聊斋》,外国有《诸世纪》。缘于此,一些人常把现代的科学幻想与怪诞想象相提并论,从而禁锢了自己思维的创造力。科学创新需要逻辑思维,但也需要幻想,那崇高的幻想,大多却是鼓励、引导人们去克服困难、战胜黑暗、为实现自己向往的远景去努力的。幻想着有一天……才能有一天,有了幻想才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爱因斯坦在幼年就善于幻想,到了16岁  相似文献   

17.
箱包风波     
拿到了<幻想与发明>杂志寄来的中奖通知,我高兴得一夜合不上眼.我是个山里人,从没出过远门.这次因为订阅<幻想与发明>杂志,中了大奖,获得了免费科学旅游机会.  相似文献   

18.
韩信点兵     
我国有一句成语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极言韩信具有卓越的领兵才能。但我们这里所说的“韩信点头”,不是讲历史,也不是说故事,而是介绍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供人们休闲时玩玩。一、韩信点兵的传说话说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朝末年,在楚汉相争的年代里,有一天,汉朝大元帅韩信突然患病卧在床上。楚霸王项羽从探子口中获悉,认为这是打败韩信的大好时机。于是,他立即亲自率领5万精兵,赶到汉营前挑战。汉朝大将樊哙闻讯,马上跑入军帐向韩元帅讨令,要求领兵前往应战。这时的韩元帅刚刚服了药,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当他听了樊将军的报告,思索了一下,…  相似文献   

19.
灵感猎人     
这个世界有很多奇怪的职业。而其中有一种卖灵感的职业。干那种职业的人就叫灵感猎人。 …… (一) 天蒙蒙亮了。躺在床上的萧光睁开眼睛,但他并没有起来,而是躺在床上盯着上面的天花板。天花板是由上好的无污染金属制作的,淡灰色的表面没有多少光泽。虽然其看上去并不好看.但是萧光知道这玩意价格不菲。  相似文献   

20.
正在1966年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中,一艘潜艇被缩小并注入科学家的身体,修复了他脑中的血块。虽然电影只是幻想,但如今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正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他们首次创造了能够反射声波的细菌细胞,这一点和潜艇反射声呐以揭示它们位置一样。这一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此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将治疗性细菌注入患者体内。工程菌反射超声波机器发出的声波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