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由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激励政策,住宅小区私家车快速增加,住宅小区特别是90年代以前建的居住小区的停车成了一个难题.文章在分析临汾市居住小区停车现状、停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问题的规划设计思路,来缓解小区停车难.  相似文献   

2.
基于老旧小区的特征,选取北京市朝阳区7个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小区现状、小区内基本停车状况、驾驶员停车行为进行调查。基于调查结果,首先分析了北京市老旧小区的停车行为特征;然后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驾驶员性别、有无固定车位、出行时段、出行目的、小区车位数情况等因素与停车耗费时间的关系,确定停车耗费时间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SPSS软件,以停车耗费时间为因变量,以有无固定车位、出行时段、出行目的、小区车位数情况为自变量,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参数标定,建立老旧小区停车耗费时间模型,分析得出各因素影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卢祖荣 《广东科技》2007,(12X):199-200
无锡康桥丽景住宅小区位于无锡梨庄路、锡沪路及庆丰路交叉处,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该小区在设计中为解决小区停车问题,同时又不影响小区居住环境,在小区北部设有一大型地下室,该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由八个防火分区组成,主要为设有432辆车位的地下汽车库和部分自行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室上方是三栋高层商住楼(Cl:32层,C2:26层,C3:20层)和三栋小高层住宅(B5:11层,B6、B7:12层),下面仅对地下室的消防设计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拥有者也逐渐增多,所以车库、车位已经成为新建小区的必备设施。但是,住宅小区车位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历来都是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一大矛盾焦点。因此,关于住宅小区车位的所有权归属势必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浅析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劼 《海峡科学》2008,(12):3-5
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制度作为住宅小区停车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不容忽视,该文对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制度若干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构想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城市停车供需不平衡的困境,将居住区内空闲时段的车位共享的停车管理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共享车位管理策略的制定方面,对如何避免返回的车位提供者与社会停车用户之间的停车时空冲突问题却重视不足.在总结和考虑车位提供者不同的返回规律的前提下,以停车场内共享车位的共享率和管理者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相应的居住区车位共享运营策略的数学优化模型.通过数值实验对构建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管理者拒绝用户冲突时,若车位提供者的返回速率与社会停车用户离开速率相近时,变更共享策略时间逐渐趋于稳定;当管理者可接受一定概率用户冲突时,停车场内总车位数量越多,则越需要将变更共享策略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因城市某些地区、某些时间段停车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将居住区内空闲车位进行共享的解决方法已引起多方的关注。在居住区实施共享停车时,需考虑车位提供者与社会停车用户的时空冲突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实际停车行为数据,假设车位提供者返回过程呈非齐次泊松过程;其次,以居住区共享停车为运营场景,居住区停车场车位共享率和管理者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最后,设计了粒子群求解算法,通过数值实验,分析该场景下的最优运营策略。结果表明:(1)社会停车用户的最大离开速率在其占车位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时,管理者总收益最大;(2)随着车位提供者车位返回速率突变时间的改变,要使得总收益及车位共享率最优,第一阶段变更共享策略时间设置在车位提供者返回速率突变时间前三十分钟内,第二阶段变更共享策略时间应设置在车位提供者返回速率突变时间后一小时五十分钟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8.
在Android手机终端上开发出一款路内停车车位查询系统,停车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查询方式,非常方便的在手机上查询到目的地附近路段的停车信息,根据所得到的停车信息,用户可以针对性的选择感兴趣的停车路段,通过百度地图定位,了解该路段的具体位置,从而规划自己的出行线路,此基于Android手机的路内停车车位查询系统将会给广大的停车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金华市丽泽花园小区的停车场的现状抓起,总结了现有的金华市丽泽花园停车设施滞留问题.然后抓住这些滞留问题,本课题从车库、停车设计和停车管理的优化设计上解决了停车滞留等问题.也为以后物业管理小区停车场提供有力的帮助,也能为小区后序发展提供有力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私家车也膨胀发展."停车难"逐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和关键组成,若能解决自身的停车问题,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何合理确定住宅小区的停车位数量和停车方式?怎样有序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的停车库?从事设计多年的笔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心区路内停车累进计费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中心区路内外停车场(库)停车者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影响停车选择行为的停车方式属性和停车者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项Log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以研究合理的路内停车累进计费结构,结果表明停车费率和步行时间等因素对路内外停车选择起到了关键作用,停车者对费率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并且首小时停车费率富有弹性,而自第2小时开始缺乏弹性.最后根据85%的路内车位占用率,并结合上海市路内停车累进计费政策提出新的路内外停车收费结构,以期达到降低路内车位占用率和减少路内长时停车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停车诱导系统(PGS)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办法,但停车需求短时精准预测作为空余车位发布的关键技术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利用停车需求时变特征曲线的线型稳定性,以及在周内各工作日间的振幅的显著差异性对数据进行分组,采用不仅具备记忆时间序列数据能力,同时有着更简洁的逻辑门控制结构的GRU(gated recurrent unit)模型对停车需求进行短时精准预测,发现相比于传统神经网络以及ARIMA模型,在考虑停车需求周内日间差异性并对数据进行分组后的GRU模型能提供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共享车位管理中的车位分配与定价问题,本文考虑价格变化对于用户不同停车时长选择的影响,分析在不同停车收费标准下用户停车时长选择的概率,并采用多项式拟合得到精细化的共享停车需求价格弹性函数。进而,为实现停车场价格的动态调整与车位分配,以平台收益最大与用户步行距离最小为目标,构建基于弹性需求和动态定价的泊位分配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最后,本文设计了包含3个停车场共1000个泊位、共享平台运营时长为3h的算例,对模型及算法加以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基于弹性需求和动态定价的共享泊位分配方案相比于静态定价,实现平台收益增加19%且满足了大部分停车需求,说明动态定价下共享泊位分配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为共享平台的车位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目前不同停车预测模型在使用时的限制问题,本文在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小区出行吸引的交通方式构成对小区进行分组,并结合交通小区土地利用状况对分组进行修正,分组预测规划期内出行吸引的交通方式构成,继而对各小区的停车需求进行预测. 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此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先进的停车诱导系统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大城市的难题.以提高停车泊位使用率和减少寻找停车泊位带来的无效交通为目的,在分析国内外对停车诱导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基础上,论述了停车诱导系统的目标、功能及框架结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车位预定和多级诱导方式的停车诱导手段,并对必要的政策支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辉  茹渑博 《科技信息》2012,(12):119-120
本文针对平顶山市中心区停车难问题,通过停车现状调查,结合停车小区划分状况,采用以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为主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规划年平顶山市停车需求预测。两种预测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实现了中心区停车需求的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7.
停车诱导小区划分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停车诱导系统效率的发挥.在确定诱导小区划分原则的基础上,以各诱导小区内的泊位供需总差额最小和诱导小区内拥挤路段和非拥挤路段的非均衡性最小为目标,考虑诱导小区内停车信息量的多少、小区的大小等因素,构建了多目标的诱导小区划分优化模型.利用模拟退火的启发式算法和小生境技术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8.
随着拉萨市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多,“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针对拉萨市停车场现状、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条件,设计了太阳能藏汉双语停车诱导系统。通过及时发布停车场及其剩余车位信息,引导驾驶员可靠高效地找到合适的停车场进行停车。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垄断市场下停车设施的最优定价机制,建立了考虑无差异阈值和车位占用率的停车设施定价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决策者的目标是最大收益和最优车位占用率,下层方式选择模型假设出行者是有限理性的,即假设如果方式间的效用差小于无差异阈值时,出行者的方式选择是随机的;若方式间的成本差大于无差异阈值,出行者的选择将服从随机效用最大化。采用某通勤廊道作为算例背景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经营者在考虑无差异阈值和不考虑无差异阈值时的定价策略是不同的,且无差异阈值的大小会影响停车场的最优定价。此外,考虑了车位占用率的定价策略,能够使停车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咪表停车收费系统管理难和收费乱的问题,基于ARM Cortex-M3处理器提出一种运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检测车位状态的智能咪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车辆检测精度较高,运行稳定,基本满足路边停车收费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