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铝-铜-镉三元系合金相图。室温等温截面包含α,γ_2,δ,C_2,,θ,Al,Cd,ε,δ′,γ,β十二个单相区;二十一个双相区(即α γ_2,γ_2 δ,δ C_2,C_2 θ,θ Al,Al Cd,α β,β γ,γ δ′,δ′ ε,s Cd。α γ,α δ′ ,γ_2 δ′,γ_2 ε,δ ε,δ Cd,Cd, Cd,θ Cd);以及十个三相区(即α β γ,α γ δ′,γ_2 α δ′,γ_2 δ′ ε,δ γ_2 ε,δ ε Cd δ Cd, Cd,θ Cd,θ Al Cd).所有单相与三个二元系中的单相一致,没有新相出现.  相似文献   

2.
采用在铸铁短纤维中加入铜元素的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Cu对铸铁短纤维烧结体致密度、显微组织、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铜元素的加入,在一定的铜含量区间内可引起铸铁短纤维烧结体发生膨胀.但与Fe—Cu粉末压坯相比.其膨胀量和产生最大膨胀的Cu含量均减小.铸铁短纤维发生异常膨胀的机制是富铜液相向γ中的体扩散.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α-Al_2O_3,(α+θ)-Al_2O_3和γ-Al OOH为铝源,采用固相法合成了Mg稳定的β"-Al_2O_3粉体,通过比较各产物中β"相的含量,确定了最佳铝源。以最佳铝源制备的β"-Al_2O_3粉体为原料,进一步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固体电解质陶瓷片,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烧结体中的β"相含量、断面形貌、相对致密度以及离子电导率等的影响。借助XRD,TG-DSC,FESEM和EIS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以γ-Al OOH为铝源所制备粉体产物的纯度最高(β"相含量高达99.8%),且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1 115~1 600℃),而热压烧结温度同时影响陶瓷片中β"相的含量和相对致密度。当烧结压力为30 MPa,烧结温度为1 450℃时,陶瓷片中β"-Al_2O_3的含量高达95%,此时的陶瓷片结构致密、均匀,室温离子电导率约为3.8×10~(-4)S·cm~(-1)。  相似文献   

4.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沉积,以探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及表面合金化.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还原时,铝络合离子首先被还原为金属铝,接着生成的金属铝与铜基体形成铜铝合金.电沉积实验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物相分析仪对样品进行形貌表征及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及样品侧面线扫描照片结果表明,含铝络合离子在铜电极上析出时与铜基体形成合金,具有明显的过渡层.X射线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为AlCu和Al2Cu,这与铝在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相吻合,即生成两种新的产物铜铝合金.  相似文献   

5.
铝镍钴型永磁合金的固溶体分解具有Spinodal分解的特征。分解析出的α_1(弱磁性相)与α_2相(强磁性相)的形状各向异性及其取向对永磁性能起决定作用。合金中存的晶界,非金属夹杂物以及在Spinodal分解前存在的γ相都有可能影响合金的分解及析出相的排列。为了从合金组织上分析晶界,夹杂物及γ相对磁性能的影响,我们对晶界,夹杂物及γ周围的α_1与α_2相的形貌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所用试样是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研究的高性能含Nb Alnico 8。用阳极氧化制取复型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锆钛酸铅(PZT)——铁酸铋(BF)——钨铜酸钡(BCW)系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特性,给出了组成对烧结温度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获得了烧结温度低(935℃/0.5h)且性能优良的配方:0.92PZT-0.05BF-0.03BCW+0.08wt%CuO,其主要电性能:K_p为47%,Q_m为950,ε_(33)~T/ε_0为850。并应用XRD、SEM和DTA等手段探讨了该系统瓷体的相组成和低温烧结机理。  相似文献   

7.
合金元素对铝青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园  张思成 《甘肃科技》2007,23(4):128-129
铝青铜是机器制造中最值得注意的结构材料,主要是以铜铝系为基的合金,仅由铜、铝元素构成的是二元铝青铜,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常在二元铝青铜中添加铁、锰、镍等元素形成多元铝青铜。因此采用多元素微合金化改变其内部结构是提高材料强韧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功率CO_2激光烧结新工艺制备钨酸铝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发现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阻温特性呈线性关系.研究激光烧结工艺条件对材料特性的影响.XRD及XPS的研究发现了具有类钙钛矿结构钨青铜导电相AlxWO3,是它使材料具有半导性并有NTC效应  相似文献   

9.
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Fe—Ni—Si三元系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合金化过程中的 相变行为,计算了晶粒尺寸及微观应变。结果表明,经36小时球磨可形成α-Fe(bcc)和γ-Fe(fcc) 两相混合纳米晶固溶体;继续球磨,过饱和α相逐渐分解并向γ相转化,72小时后可得单相γ-Fe纳 米晶固溶体。球磨晶粒尺寸可达12 nm,微观应变随球磨时间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
运用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元素能谱分析,及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综合测试手段,研究了含LiO2-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钛酸铝陶瓷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S微晶玻璃的玻璃相促进了钛酸铝陶瓷的液相烧结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通过玻璃相中析出低膨胀的微晶又使陶瓷的热膨长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