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针对铁酞菁在水溶液中易于聚合而降低催化活性的问题,将铁酞菁负载在吸附树脂上,制得多相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可见光的照射下能有效地催化H2O2降解4-硝基苯酚.考察了可见光强度、催化剂用量、H2O2投加量、pH值、温度等因素对4-硝基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卤灯功率为50 W,催化剂投加量为2.0g/L,H2O2用量为50 mmol/L,pH为5.7,温度为40℃时,反应540 min,4-硝基苯酚去除率达到92.2%,TOC去除率达到82.5%,且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酰胺树脂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法研究了其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性能、条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该树脂对水溶液中多元硝基苯酚有强吸附能力,吸附能力大小排序为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30°C时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苦味酸36.03mg/g;2,4-二硝基苯酚33.5mg/g;对硝基苯酚28.2mg/g.以1%氨水为洗脱剂,脱附能力大小排序为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树脂结构稳定易再生,重复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木质活性炭酸碱连续改性前后其表征变化及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机理,对市售木质活性炭进行先酸(12mol/L HCl)后碱(1mol/L NaOH)改性处理,测定了改性前后其表面灰分变化并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对改性前后活性炭吸附水中苯酚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酸碱改性后,活性炭表面灰分含量降低了37.5%;增加了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累积双键(=C=C=C=)和三键(-C≡C-)的数量;常温下,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木质活性炭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树脂吸附法处理对硝基苯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谦 《镇江高专学报》2004,17(2):72-73,90
选用JX-101吸附树脂对硝基苯酚废水进行了处理和回收.研究了树脂种类及吸附流速和脱附剂的类型、浓度、温度等对树脂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并回收对硝基苯酚.  相似文献   

5.
以2 ,4二硝基氯苯为原料制备2氨基4硝基苯酚,改进了制备方法,使反应更易于控制,提高了收率.  相似文献   

6.
 以石墨粉为原料,经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采用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石墨含有C-OH、-COOH 和C-O-C 等官能团,使石墨的层间作用力减弱,层间距增大。研究了氧化石墨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行为,当吸附温度为298 K,pH 为7.0 时,氧化石墨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为80.69 mg/g,是石墨粉吸附量的6.1 倍。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氧化石墨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 方程拟合,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动力学拟合显示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热力学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春南湖水体培养生物膜,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特性及pH值对生物膜吸附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影响. 结果表明, Freudlich方程、 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 生物膜吸附苯酚、 对硝基苯酚的过程中表现出对酸、 碱的缓冲能力, 具有两性表面特性. 生物膜对苯酚的吸附在pH=5~9范围内, 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 生物膜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中pH值的变化, 改变了酚类化合物的存在形态, 从而影响生物膜对酚类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2-氯-4-硝基苯酚合成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廉价易得的工业原料2-甲氧基-5-硝基苯胺经重氮化、Sandmeyer反应得2-氯-4-硝基苯甲醚,产物与氢氧化钠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经盐酸水解得到2-氯-4-硝基苯酚,该工艺路线简捷,实用.采用Gaussian 98量子化学程序包对2-氯-4-硝基苯甲醚苯环上各碳原子的Mulliken电荷分布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与甲氧基相连的苯环上5位碳原子Mulliken电荷分布最高,亲核取代反应的位点应在苯环5位碳原子上,量子化学计算预测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刘文贵 《海峡科学》2022,(10):51-55
采用废旧利乐包作为原料,经过限氧高温热解炭化和KOH改性后制备改性废利乐包炭材料,通过材料表征、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实验等手段分析炭材料对废水中苯酚的吸附机理,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最佳吸附条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动力学吸附过程,而利用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常温下改性炭材料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由响应曲面分析可知,各因素对苯酚吸附容量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苯酚初始浓度>炭材料投加量>pH值;模型预测最优条件为炭材料投加量0.07g,苯酚初始浓度142.43mg/L,pH值5.37,此条件下实测吸附容量为51mg/g。  相似文献   

10.
通过Fe改性活性炭制得Fe2O3-AC吸附剂,用于对硝基苯酚废水处理,探讨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Fe2O3-AC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min、吸附剂Fe2O3-AC用量为60mg、对硝基苯酚溶液体积及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50mL,100mg/L时,废水中酚去除率可达98.55%.  相似文献   

11.
以笋壳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改性笋壳,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改性笋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最大的因素是NaOH浓度,其次是浸泡时间,固液比影响最小.NaOH改性笋壳制备的最佳条件是:NaOH浓度为2mol/L,固液比为1∶2,浸泡时间48h.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改性笋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行为.改性笋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吸附活化能较小,主要为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波辅助Na OH对天然沸石进行改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改性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沸石改性的最优实验条件为:Na OH改性液浓度为0.5 mol/L、微波功率480 W、微波辐射时间5 min.探讨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50 mg/L的Zn2+的去除率达95.68%.Langmuir吸附模型比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模拟改性沸石对Zn2+的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方程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3.
以二苯胺-4-磺酸钠(DPASA)为吸附质,研究了其在膨胀石墨(EG)上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针对DPASA的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值,离子强度以及EG的膨胀容积(EV)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此过程可用准二级模型描述;在测试DPASA质量浓度及温度下,吸附过程活化能为1~10 kJ/mol.吸附热力学研究显示DPASA在EG上的吸附属于Ⅱ型;平衡吸附量随DPASA初始质量浓度、溶液离子强度和EG的EV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和pH值对吸附性能没有显著影响;物理吸附是吸附过程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商业活性炭分别经过1mol/L的硝酸、盐酸、硫酸处理.采用Boehm滴定、傅式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活性炭样品的物化性质进行测试.以甲苯为吸附质,在283K下进行了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讨论了改性前后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量影响,计算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和吸附能.结果表明:酸改性可以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官能团的总数量;改变孔径分布.酸改性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N-AC,S-AC,AC,Cl-AC.准二阶动力学方程比准一阶动力学能更好地描述甲苯在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酸改性增大了微孔占有率,提高了吸附速度;酸改性增大活性炭吸附有机气体的吸附能,导致酸改性活性炭与甲苯结合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制备PMMA-BMA树脂及其吸附油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脂(PMMA-BMA)吸油烟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吸油烟树脂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微波功率对树脂吸附气相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MA/BMA配比为0.8:1,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0.4%、0.3%和0.35%时,所合成的树脂其吸油烟率达到最大,此时树脂表面形成了较多和较深的孔.与常规条件下的合成方法相比,使用微波辐射合成WRT树脂不仅可缩短一半以上的反应时间,而且其吸附气相油烟率也高于普通合成法得到的NR树脂.此外,微波辐射合成的树脂其吸附气相油烟性能还优于普通活性炭和商品的G-1651型高吸油树脂.  相似文献   

16.
分别在600,700和800℃下对活性炭进行微波辐照加热改性.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oehm滴定、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对活性炭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并且在10℃下以甲醇为吸附质进行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微波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小幅度减小,但微孔比表面积显著增大;随着温度升高,活性炭表面酸性基团大量分解,碱性基团逐渐形成.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的描述甲醇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准二阶动力学方程最适合描述甲醇的动态吸附过程,说明甲醇吸附是一个物理和化学复合的吸附过程,吸附受到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影响.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分为3个线性阶段:表面吸附阶段、渐近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微波改性后活性炭对甲醇的吸附能均增大,吸附能与活性炭表面含氮官能团总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水杨醛希夫碱微球吸附剂,使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吸附剂的结构,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同时与采用常规水浴加热制备的微球吸附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能加快反应的进行,制得的吸附剂微球较为均匀,同时增大了对Pb2+、Cd2+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