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法律的重要作用 从奴隶主阶级建立国家开始,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律就诞生了,成为阶级社会特有的行为规范,法律的产生,巩固了统治阶级对国家的治理。在当今世界上,凡是那些经济等各方面都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法制也是较健全完善。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越高,就越有利于自立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依法治国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在夏代,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统治阶级对农业和兴修水利的重视以及历法的运用,夏代的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由此,夏代的储粮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夏代的储粮形式与新石器晚期一样,仍为地下储粮和地上储粮两种形式。夏代的储粮性质有国家储粮和私人储粮两种。国家储粮来源于田赋,剥削奴隶劳动取得的收入,掠夺各氏族、部落和国家的贡物收入。国家储粮主要用于祭祀支出、王室支出,也用一部分来酿酒、发展农业生产和救灾。国家储粮应当有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入90年代后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当前的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并与世界市场接轨,社会正由传统的礼俗社会向现代化法制国家迈进。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市场经济是现代法治的“催生剂”,而现代法制是市场经济健康有效运行的“维生素”。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国家是法治国家,法制现代化对于社会现代化的意义不言而喻。“虽然从总体上看,以现代文明为基础的法制现代化当然包括法律精神的现代化,以法律规范为核心的具体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以法律技术手段和物质设施的现代化,但重心还是法律精神的现代化的和…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认识应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积极因素,又要注意其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吸纳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结合当前社会与世界状况进行综合创新,发挥其在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中的积级作用,以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表明,在这个历史阶段,不仅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而且已经出现了国家。因此,将夏代作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开始,亦即中华文明正式形成的时代,是比较适当的。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社会生活领域。独立的市民社会是法治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市场经济作为市民社会的经济形式促进法律的形式合理性发展,并孕育社会普遍的法治理念。市民社会权利以各种形式制约国家权力,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社会条件。中国在探求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市民社会的基础作用与决定作用,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富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同时,有必要对西方市民社会理论做出正确的鉴别、吸收。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提供的实物资料,经过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的多年研究,目前大多认为中国古代是从夏代开始进入文明、进入奴隶制时代的,同时开始制作与使用青铜器,进入青铜时代。此后,历经商代、西周及春秋时期,青铜器有了高度发展,形成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初步使用,社会开始向封建制过渡,但青铜器仍在大量生产与使用,尤其是青铜日用器有了很大发展。本文所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指的就是夏代、商代、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是指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它具有伦理至上的根本属性。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引礼入法、礼法融合的过程实现了法律伦理性的形成,使宗法血缘的人伦道德内化在中国传统法律之中并在精神和原则上支配着它的发展和变化。文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法律及其伦理性的内涵和特点,详细阐述了中国法律传统伦理性的形成过程和在国家政治领域中的表现及在家庭/家族与社会领域中的表现并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伦理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适应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政治统治的需要。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孝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当今老龄化的背景下,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继续发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记住善的因素,同时也要总结恶的因素,使国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社会秩序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前,科学和技术活动属于法很少过问的领域。随着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科技的社会化、普遍化、复杂化,引发了国家干预和法律调整的必要。法通过其理性的品质对科技进行协调和导向,从而促进科技的进步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保安处分现状的分析研究,对究竟应如何界定保安处分、我国刑法应否给保安处分一席之地进行探索,旨在倡导对我国刑法典中刑罚与保安处分进行二元主义的立法,也即对保安处分刑法化进行制度性建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已基本确立反倾销法律制度,但从宏观上看,反倾销立法体例不够科学,从中观角度审视,《反倾销条例》未明确规定反倾销法律原则;从微观视角分析,反倾销实体法和程序法尚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通过比较的方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反倾销法是目前立法工作的又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别采用干法硝化和湿法硝化对青海和甘肃产大黄进行了预处理,用等离子光谱仪检测了大黄中11种生命动力元素(Sr、Mn、Mo、Zn、V、Cr、Fe、Co、Cu、Ni和Ti)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对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求出群子统计参数,以此来探讨大黄的药性、药味。结果表明,甘肃大黄的阴性更强,其泻下作用更强,青海大黄的阴性偏阳,药效起作用时间快,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更强。此理论结果还有待进一步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界大多以为我国传统政治之流弊,在于主张人治而不重法治,因此,建立法治社会,乃是现代化建设中极重要的工作。这当然是切应时弊的确论。然而,在中国思想史上,对于法治社会的质疑也很多,尤其是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像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对此问题有最为集中的讨论。他们基本上认为法治是必要的,但并非治国之充分条件,而且徒法不足以自行,主导法的仍是人的因素。故制法者应以百姓心为心,谋天下人之福利,勿立一家之法。执法者应宽仁、不忍、哀矜,勿以刻察为得意。对于民众,除了以法律督察纠课以外,更应注意教育。钩稽整理这些人对“法治”的反省状况,对当代法理学及政治学之建设,仍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强大数定律的研究仍集中在概率测度(可加性测度)空间上。但是,概率测度的可加性条件太强,限制了强大数定律的研究范围。为了扩大其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强大数定律将被推广到一种非可加测度空间——可信性空间上进行研究。可信性测度是一种比概率测度更广泛的、自对偶的测度,它的性质将得到更进一步的讨论。利用概率论中类似的方法,在可信性空间上给出依可信度1收敛的概念、重新提出基于模糊变量的强大数定律的定义;进而提出并证明强大数定律的相关引理;最后给出强大数定律的证明,从而获得了可信性空间上关于模糊变量的强大数定律。这一工作扩大了强大数定律的研究范围,达到了推广强大数定律应用领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儿童弱视是临床眼科的常见病,从199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23例,明显提高和改变了患儿的视力,有利于此病的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7.
判例在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作为法律的重要渊源,并且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已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实施了判例法制度,因而在我国构建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有限判例法制度具有现实可行性。我国有限判例法制度的构建应该包括判例的效力、判例的创制主体、创制程序、判例的变更和废止、司法裁判文书的改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困惑与思考——第四版《中图法》法律类目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琼珍 《科技信息》2008,(10):283-283
本文作者就有关法律类图书分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指出了《中图法》第4版法律类类目中D925.1/7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意象性是汉字根本特点之一,也是汉字创造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本文从分析汉字构造的意象性入手,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提出尊重汉字意象性、遵循汉字意象发展规律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判案,或者依赖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当成文法规定滞后时法官对新型案件常常无所适从,因社会变化引发的矛盾冲突尽管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不断推出得以缓解,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中美司法规则的比较,对中国在法律制定与修订、案例的编辑出版、高等法学教育等方面,都能起到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