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北有机茶园中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及其OPM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湖北有机茶园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及茶丽纹象甲等的主要生活习性及其OPM技术。  相似文献   

2.
苦参素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植树源农药苦参素防治茶树主要害虫的效果。结果表明 :苦参素 5 0 0~ 10 0 0倍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效果良好 ,其速效性较强 ,但持效性稍差。并探讨了苦参素在茶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871菌株毒理及其防治茶丽纹象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白僵菌 871菌株对茶丽纹象甲的致病机理 ,幼虫是孢子萌发后直接侵染体壁、气门、节间膜等 ;成虫则是大量孢子通过吞食进入体内萌发侵染虫体 ,少量萌发孢子通过体壁、气门等侵染虫体 ,侵染发病后形成白色僵尸。它对茶丽纹象甲幼虫、成虫均有极强的致病力 ,室内试验处理罹病率达 90 %以上 ,其侵染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 ,即温度高 ,侵染速率快。用该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幼虫、蛹、成虫 ,面积 2 0 0 0 ha,防效达 6 8.2 % -96 .3% ,平均防效 81.8%。  相似文献   

4.
凤冈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几年来,因锌硒有机茶声名远扬,全县茶叶面积逐渐增大。各种茶叶害虫也随之而来,特别是茶小绿叶蝉,成了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比较严重。本人于2008年进行了田间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2年5月至11月在福州闽侯洋里金田农场生态茶园,对间作白三叶、印度豇豆和生产茶园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缨小蜂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基本相似,间作2种绿肥提高了寄生蜂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但对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没有影响。3种不同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消长趋势一致,其高峰期都在7月底和10月底-11月,但生产茶园的小绿叶蝉个体数都显著低于2种间作绿肥茶园,这可能与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有关。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都有2个着卵高峰期(6月下旬和11月上旬),第二高峰期梢内的叶蝉平均着卵量显著高于第一高峰期;整个调查期间,生产茶园梢内的叶蝉着卵量均低于2种间作茶园,这可能也是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造成的。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叶蝉卵寄生率在调查期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11月19日达到65.19%-76.52%。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至11月在福州闽侯洋里金田农场生态茶园,对间作白三叶、印度豇豆和生产茶园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卵缨小蜂消长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3种不同茶园的寄生蜂群落结构基本相似,间作2种绿肥提高了寄生蜂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但对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没有影响。3种不同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消长趋势一致,其高峰期都在7月底和10月底-11月,但生产茶园的小绿叶蝉个体数都显著低于2种间作绿肥茶园,这可能与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有关。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小绿叶蝉着卵量消长趋势基本一致,都有2个着卵高峰期(6月下旬和11月上旬),第二高峰期梢内的叶蝉平均着卵量显著高于第一高峰期;整个调查期间,生产茶园梢内的叶蝉着卵量均低于2种间作茶园,这可能也是生产茶园的农药使用造成的。3种不同茶园茶梢内的叶蝉卵寄生率在调查期间内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于11月19日达到65.19%-76.52%。  相似文献   

7.
色板对不同作物害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色板是害虫防治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测定了10种不同色板对4种作物8种害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黄色对桃蚜、桃小绿叶蝉、枇杷蚜虫、枇杷菱纹叶蝉和茶黑刺粉虱的引诱力均较其它色板的强;黄色和白色对黄曲条跳甲的引诱作用最强,而绿色对黄曲条跳甲也表现出一定的引诱作用;绿色对小菜蛾的引诱作用较强;10种色板对茶小绿叶蝉的引诱作用相当,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调查云南普洱茶园害虫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和走访茶农,本文分析了在云南普洱的茶园中,危害比较严重的6种害虫:茶小绿叶蝉、茶黑毒蛾、茶黄蓟马、茶蚜、咖啡小爪螨和茶盲蝽;得出了在当地茶园,尤其是一般茶园中,对茶园害虫的防治主要是药剂防治;记述了6种主要害虫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措施;总结了当地茶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报道"查虫清"对假眼小绿叶蝉、黑翅粉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园蜘蛛的影响.结果表明,0.02g/mL的"查虫清"药后5d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仅比吡虫啉低,高于丁醚脲和联苯,9d后的防治效果高于以上3种化学农药,药后15d,与各对照化学农药相比,差异不明显.0.02g/mL的"查虫清"对黑翅粉虱7d后的防治效果为63.55%.用"查虫清"防治的茶园小区内蜘蛛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用化学农药防治的小区.  相似文献   

10.
报道一种由天然植物产物配制而成的植物源杀虫剂"查虫清"对5种害虫的生物活性及对2种蜘蛛和草蛉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查虫清"对菜蚜、小菜蛾,假眼小绿叶蝉和菜青虫主要表现为拒食作用,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12.03、15.05、55.07、35.37 mg/mL."查虫清"对茶尺蠖2龄幼虫主要表现为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曦碧 《武夷科学》2008,24(1):78-81
通过比较4株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及其对油茶毒蛾的致病力,结果发现白僵菌菌株Bf08,B01,产孢量分别为(5.1±0.4)×10^8,(3.4±0.4)×10^8孢子/cm^2,接种油茶毒蛾后其巩。分别为5.64,6.62d,说明对这两个菌株油茶毒蛾的毒力很强,是可用于油茶毒蛾防治的优良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12.
论茶文化与茶叶经济的互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互为条件,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茶文化的发展可有效推动茶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茶叶生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茶园肥培管理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校常 《贵州科学》2008,26(2):44-47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茶叶生产发展过程的一些茶园肥培管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茶园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加强茶园田间养分速测技术,有机茶肥培体系等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耕技术等的力度.同时提出了用生态茶取代有机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茶园土壤中0~100 cm剖面不同层位各种形态铅及茶叶样品中总铅质量分数(w)的测定分析结果,定量分析了各种形态铅在不同土壤层位中的w及其分布特点,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估算了土壤剖面不同层位中5个形态铅即可交换态(EXE)、碳酸盐结合态(CA)、铁锰氧化物结合态(OX)、有机结合态(OM)和残渣态(REX)的w与茶叶中总铅w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茶园土壤中不同形态铅w在所测剖面范围内的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w(REX)>w(OX)>w(OM)>w(CA)>w(EXE);同一剖面内铅的分布特点为:w(EXE),w(OM),w(REX)为表层高于底层,w(CA)和w(OX)则是底层高于表层;各形态铅所占总铅的比例,随其在土壤剖面各层中w值的变化而变化,其中EXE铅在各土壤层中所占比例最小,REX铅所占比例最大(除底层外);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茶叶中的铅w与不同形态铅在土壤各层中的w均呈正相关,但关联度最大的是EXE铅,其次为OM铅,且以表层土壤中的铅对茶叶中铅的w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茶园土壤中0~100 cm剖面不同层位各种形态铅及茶叶样品中总铅质量分数(w)的测定分析结果,定量分析了各种形态铅在不同土壤层位中的叫及其分布特点,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估算了土壤剖面不同层位中5个形态铅即可交换态(EXE)、碳酸盐结合态(CA)、铁锰氧化物结合态(OX)、有机结合态(OM)和残渣态(REX)的w与茶叶中总铅硼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茶园土壤中不同形态铅w在所测剖面范围内的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叫(REX):>w(OX)>硼(0M)>w(CA)>w(EXE);同一剖面内铅的分布特点为:w(EXE),w(OM),w(REX)为表层高于底层,w(CA)和w(OX)则是底层高于表层;各形态铅所占总铅的比例,随其在土壤剖面各层中w值的变化而变化,其中 EXE铅在各土壤层中所占比例最小,REX铅所占比例最大(除底层外);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茶叶中的铅叫与不同形态铅在土壤各层中的w均呈正相关,但关联度最大的是EXE铅,其次为OM铅,且以表层土壤中的铅对茶叶中铅的w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茶园土壤镁含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是茶树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作为叶绿素的组分和辅助酶的活动,参与茶树的代谢,对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茶园土壤中镁以矿物态、非交换态、交换态和水溶态存在,能够被茶树吸收的有效镁是交换态和水溶态镁.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因为土壤母质、施肥、pH等不同而差别很大.湖南茶园土壤的有效镁含量平均值为0~15cm土层,38.4mg/kg;15~30cm土层,36.1mg/kg;30~45cm土层,32.0mg/kg.  相似文献   

17.
发展贵州茶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是茶叶资源大省和传统产茶大省,大力发展茶产业,对实现贵州生态现代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贵州茶产业的优劣,从加强领导,有效组织,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打造茶品牌和科技进步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做大做强贵州茶业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单作茶园与间作茶园茶树的光合效能和蒸腾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对绿色植物来说,光合能力强弱是产量高低重要标志,茶树亦不例外。本文经计算得到夏季间作茶园茶树光合能力比单作茶园提高4.6%,因而间作茶园产量也高于单作茶园。茶树的蒸腾量直接影响茶叶品质,蒸腾量大,茶树含水量少,叶片易老化,茶的品质较差;反之,茶树含水率高,叶片持嫩性强,茶的品质较高,本文计算得南林大实习林场夏季单作茶园茶树日蒸腾量比间作茶园高23.54%,这是间作茶园品质好于单作茶园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四川茶树品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川茶树种质资源、茶树良种选育、茶树育种方法以及茶树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四川茶树育种发展趋势及提出了四川茶树育种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