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言语打断是日常会话交际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交际者为了取得发言权而试图与说话人争抢话轮的语言现象.本文着眼于谈话节目这一类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把谈话节目中的言语打断现象与自然会话中的言语打断相比,试图从模式和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实话实说"这一类谈话节目中的言语打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有关话轮问题,存在着话轮的概念定义众说不一,话轮关联位置难以确定,邻接对和三对话共存现象。广义上的言语交流中的话轮(turn of communication)替代常说的会话话轮(turn of conversa- tion)应运而生,用以弥合这些分歧。其中沉默在言语交流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被称之为沉默话轮。  相似文献   

3.
言语冲突是校园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学生间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言语冲突话语一般由启始话轮、冲突话轮和终止话轮三部分组成。竞争性、安全感和荣誉感是造成学生之间言语冲突的原因。探讨学生日常言语冲突的构建模式及冲突因素,能够使人们对言语冲突的本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典故”自称是一种有效的调节语言的手段,它表现为紧承前面话轮中受话者对双方关系界定的现实确认,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运用发挥,以达到“借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最佳表达效果。其选用体现出一定的言语策略,表现出不同的语用含义。  相似文献   

5.
话轮交接能力是非母语汉语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以自然口语语料为考查对象,运用话轮交接相关理论对留学生汉语口语话轮交接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汉语口语话轮交接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霜 《科技咨询导报》2011,(20):187-188
近年来,二语课堂师生会话这一话语类型日渐引起话语研究者的重视。在二语课堂的这个特定的语境中,话语角色预设了话轮分配方式,形成了以教师启动、学生应答、教师反馈,以及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课堂言语交际活动的话轮转换机制为特征的互动性话语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浅析粤方言的"话"、"讲"、"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巍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2):104-107
粤方言表示言语的常用动词不用“说”、“谈”,而用“话”、“讲”、“倾”。“话”、“讲”、“倾”在粤方言中亦大致有不同的分工。中主要通过具体例证说明粤方言“话”、“讲”、“倾”词义与古汉语调义的联系及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反馈信号包括言语和非言语形式,是会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反馈信号的研究以言语反馈为多,对非言语反馈信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家庭背景下的日常对话中听话人所使用的副语言反馈信号进行会话分析,认清副语言反馈信号的界定与分类、话轮分布及语用功能,可以丰富我们对非言语交际形式的认识,拓展反馈信号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9.
"权势"和"等同"关系是社会文化中的普遍现象,深刻影响着话语交际的互动模式和话语结构。通过对比分析中西语境中称呼语、指令言语、话轮转换等言语行为的差异,从话语交流的微观构建方面,研究中西方社会文化中权势和等同因素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口语中的"重复"表达体现了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在实际运用时使得会话活动在交谈双方之间轮流顺畅进行,话轮衔接紧密,语篇连贯、内容紧凑,并且还有进一步开启新话轮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