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先富带共富的大政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但是,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面对贫富悬殊日益拉大的现实,有人对邓小平的先富带共富思想产生了疑惑,甚至认为先富带共富思想过时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很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先富与过富的真实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坚持和完善先富带共富的大政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邓小平主张"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出发,运用辩证法思想阐述了"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看待社会历史问题.总是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其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文从创立经济特区、处理好“先富”与“共富”、“一国两制”构想几个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探讨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的科学构想.邓小平批判了“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指出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富应该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进而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部分先富,从而为中国走向富强指明了方向.共同富裕及其实现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是偶然之举,它是党的领导人尤其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中国未来发展所作的宏伟规划。邓小平同志关于先富后富共同富的重要论述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是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的理论探索,为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逐步提出和完善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单位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现阶段存在的贫富差距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不是导致贫富差距的根源,两极分化也不是我国的现状和最终结果,我们的最终目的始终是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通过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创立了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的收入分配理论,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的正确的收入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和策略.邓小平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新情况,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区域经济开发思想.这些对我国全面实施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在质变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这样一个过程。一种伟大理论的产生亦是如此,总有个从量到质,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经过创立者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一种充满智慧,指导人类走向文明彼岸的理论体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同样有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将其概括为“前奏期”、“孕育期”、“成熟期”和“走向辉煌”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邓小平波浪式共同富裕道路的指引下,20世纪末在已经实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如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摆在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第三次分配就是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就此,对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几点建议:加强理论研究,以促进第三次分配的深入发展;完善慈善事业的专项法规,尽快制定《慈善事业促进法》;注重慈善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不懈探索。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主要包括: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允许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内容。这些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空间构架思想。邓小平以“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平台,以“一个大政策”“两个大局”为核心,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核心优先,兼顾外围,先求发展再求均衡的共富空间构架思路;以改革、开放为支点,以发展为中心的构架原则;以沿海为核心区优先发展富裕起来,由沿海到沿江、沿边逐步推进、东中西三大地带梯度推移、渐次发展的共富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原则 ,但要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共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 ,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既要反对平均主义 ,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第三次分配的内涵界定体现了研究的多角度性,主要形成了分配制度说、“先富帮后富”说、公益慈善说和资源配置说等四种观点,进而从弥补“空白”论、分配公平正义论、推进共同富裕论、财富向善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论等视角分析了推动第三次分配的价值意蕴,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动力。尽管当前第三次分配在脱贫攻坚、扶危济困、抗击疫情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分配主体和客体的日益多元化,积极探索第三次分配发展路径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基本特色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的基本观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务必坚持的根本宗旨。邓小平在充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上 ,突出强调了“五个统一”的赋有鲜明特色的人民利益观 ,即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统一 ,先富与共富的统一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统一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人民利益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即"三个自信").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三个自信"意识的重要渠道。加强"三个自信"教育是当前"概论"课教学的中心思想和核心内容.在"概论"课中加强"三个自信"教育,一是要充分讲清楚新中国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要充分讲清楚旧中国战乱动荡的苦难和改革开放前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挫折.三是要充分讲清楚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形形色色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局限性.四是要充分讲清楚中国过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失误和当今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  相似文献   

18.
《燃烧理论》课程内容繁杂,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此课难学、难懂.教师也感到此课难讲.本人教授此课九年,感到要讲好此课,首先要认清此课知识的基本构成,要分清哪些是基本点,哪些是难点.只有对此课程有一清楚的宏观认识,才能真正讲清楚.另外,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讨论,多举例,也有助于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毛泽东、邓小平堪称是运用系统论思想的典范。由于客观环境、主观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他们的观点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区别。他们都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他们对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先富与后富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有所区别;他们都提出社会主义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但他们对经济要素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结构关系的认识有所不同;他们都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工程要适应国际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但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的认识有差别。当前,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和谐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系统论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中的难点之一,该难点如何突破?教师应结合历史并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讲清楚三个方面问题: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三、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