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新郑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通过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分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和集料的性能衰减,并通过不同掺量的性能试验,确定合理的再生剂和新沥青结合料掺量,使沥青性能得到有效再生.通过添加新集料对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使集料级配得到有效恢复.工程实践表明,旧沥青混合料经过掺加再生剂和新沥青及新集料后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四种再生方案的技术特点并总结出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中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室内加热实验方法,通过记录试验板不同深度处温度变化,得出沥青路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分析油石比、加热源温度、加热源高度及风速等因素对沥青路面加热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石比和加热源温度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加热板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果;加热源高度和风速的提高会降低加热板对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果;并通过研究试验板的散热规律得出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摊铺到碾压完成所需时间应尽量缩短。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105国道热再生工程为实例,介绍了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方式,详述了再生方案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同类热再生工程提供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兴华 《科技信息》2009,(17):299-300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已有相当一部分的路面进入大、中修期,每年旧沥青层的废弃量很大。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利用就地热再生工艺对废料加以利用,每年可以节约材料费用数亿元。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正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强日常养护管理,特别应重视预防性养护工作,加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维修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的综合研究,建立一套有效的路面养护维修管理系统,同时加快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使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传统的养护方法存在浪费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维修速度慢,作业时间长十分严重的问题。车量多,车速高,道路被关闭或半关闭时间的加长,将意味着车流堵塞的加重,行车事故的增多。因此,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减少维修时间、减轻人工劳作、提高路用性能,现在国内外广泛推广沥青料再生技术对路面进行修补.该文简要介绍了微波的加热原理、施工工艺及技术特点,供同行人参考。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热风加热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关键技术———加热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并对其加热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通过大量的试验 ,设计出适用于再生加热机组的控制系统 ,并对加热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加热实验 ,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 .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湖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适用性,依托衡大高速公路,通过对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和集料进行试验分析,分析旧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掺入不同比例的再生剂进行性能试验,确定再生剂的用量;通过对旧集料进行筛分试验,分析旧集料的碎化情况。基于连续两年跟踪观测,从路面抗车辙能力、破损状况、抗滑性能和行驶质量四个方面评价就地热再生的养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介绍了高聚物注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条件,并介绍了高聚物注浆技术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高聚物注浆技术与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结合应用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十余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到2003年底,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27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3万km,沥青混凝土路面里程占75%以上。虽然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寿命为15年.但从实际情形看.由于通行质量的原因或通行能力的需求.大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运营后,短的2~3年,长的8~10年就进入大面积维修或拓宽改造期。因此,我国即将进入一个高等级公路大规模维护和改造期.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江成云 《科技信息》2013,(8):379-380
本文简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平 《科技信息》2011,(5):I0329-I0329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适合于沥青路面面层连续修复的一种经济的现代沥青路面维修技术,是实现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的养护关键性技术。本文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及优缺点,分析得出就地热再生技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仪润修  任灏宇 《科技信息》2013,(22):144-144
本文针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系统中涉及大功率、大能耗导致系统整体能源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通过对现有加热系统在机械结构、控制、能源、材料、功能等各个方面的创新,达到对整个加热系统整体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沥青路面材料(RAP)样品添加再生剂和掺加新拌AC-13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就地热再生,并参照现行规范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进行再生剂剂量设计、矿料配合比设计,在再生混合料马歇尔相关试验的基础上得到沥青用量,经过配合比设计检验。得出添加再生剂掺量为3%以及占总料比例为10%新拌AC-13沥青混凝土不仅能满足热再生性能要求而且能满足所设计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管玉见  张振龙 《科技信息》2008,(30):131-131
高速公路养护的核心内容是路面养护,路面的技术状况直接反应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随着省内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国家新的养护质量技术评定标准的颁布,随之对养护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对路面养护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新的质量要求,新的养护技术、工艺、材料不断涌现,广大养护施工单位纷纷采用,其中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和专项处理中应用得到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资源循环链最短、原路面材料价值利用最高的养护技术,可以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再利用,且再生后的路面可以直接作为上面层使用。文章主要介绍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和技术优势,通过案例分析针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就地热再生的适用性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赵兴贵 《科技信息》2013,(7):392-392
本文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研究背景,阐述了就地热再生的技术原理,并且突出说明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优点,随后,主要论述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病害情况,进行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以恢复路面继续使用,本文结合保定市北二环进行沥青旧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包括实施流程、施工机械及质量控制指标、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速。到2007年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5万公里,其中绝大部分是沥青路面。而且每年大约有10%的路面进入大、中修期,造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的废弃量近200万吨/年。若能加以利用,每年可以节约材料费用几亿元,还可环保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养护现状,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维修养护的应用,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系统,为就地热再生工艺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