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5):I0003-I0003
2005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同意以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建设“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成为我国“十一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首批启动的3家工程实验室之一,也是我国首个依托高等学校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科技》2007,32(4):63-64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2007年年会暨中国钛发展工业论坛”于2007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康义会长、国家科技部高新司戴国强副司长、钛锆铪分会顾问周廉院士、曹春晓院士、钛锆铪分会会长汪汉臣教授出席了会议,来自会员单位、相关企业、杂志刊物和特邀国外的代表共200余人参会,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作为钛锆铪分会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2007年年会暨中国钛发展工业论坛”于2007年10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康义会长、国家科技部高新司戴国强副司长、钛锆铪分会顾问周廉院士、曹春晓院士、钛锆铪分会会长汪汉臣教授出席了会议,来自会员单位、相关企业、杂  相似文献   

4.
国家重点学科 ( 1 5个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材料加工工程 ;热能工程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物理电子学 ;系统工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 ;内科学 (心血管病 ) ;内科学 (呼吸系病 ) ;外科学 (普外 ) ;妇产科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5个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1 0个 )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图像…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我校获批了两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甘肃省生物质功能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口腔智慧医疗与健康行业技术中心,为学校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支撑。甘肃省生物质功能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由甘肃省发改委批准建设,在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设。中心基于西北地域特点,以生物质复合材料、绿色催化材料和环境友好吸附材料开发及生物质利用的前沿课题,解决甘肃及西北地区生物质利用和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开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西北地区生物质资源和企业需要,为西北地区相关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产品革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省科技厅将兰州理工大学承担的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纳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三年滚动规划(2016-2018年)》,通过中央引导专项重点支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主要开展镍钴金属材料及先进加工、金属半固态加工及表面改性、异种金属连接、有色金属再利用等四个研究平台和公共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2005年全市科技工作基本情况2005年,杭州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4批次(25个专项),争取国家、省级项目247项,资助经费9061.5万元;全市累计认定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78家,认定杭州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块状经济)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0家;累计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39家;累计引“进大院名校”、跨国公司来杭共建创新载体52家,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2个;累计建成一定规模科技企业孵化器27家,孵化场地总面积53.5万平方米;重点扶持科技型初创企业100家;市区申请专利9479件、授权4065件;杭州市科技进步指标和综合科技实力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连续4年…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具有自身的特点,建设过程中应明确职能定位和特色研究方向,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结合依托单位学科建设的优势,与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企业等具有资源优势的团体合作共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沿海港口建设面临近岸优良岸线资源匮乏和离岸建设条件复杂的难题,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推进行业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科技创新,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推进行业科技进步,为行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论述了实验室建设具备的科研设施、仪器设备和人才条件,明确了实验室建设任务和目标,提出了实验室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协助国家机械局提出了重型机械行业“十五”科技发展和开发的攻关项目,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催化与废弃物再生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是依托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基地与优势组建而成。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范青华研究员,实验室主任为湖南工程学院校长易兵教授。实验室紧密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任务,以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为重点,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坚持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本市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和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市科委、市教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开展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认定范围主要是高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由我校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贵金属再生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印度等企业代表及国内200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中国贵金属再生行业的环保与技术等核心问题。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校长周全法教授和全国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我校资源循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尚通明教授分别在会上作了"中国贵金属再生的环保问题"和"贵金属分析及应  相似文献   

14.
<正>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作为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学科方向设置最完整配套的研究实体,持续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和重大关键技术并工业化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国家油气勘探开发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组织油气勘探开发高水平研究、攻克重大技术难题、聚集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培养高层  相似文献   

15.
道路重建翻新工程中采用路面再生技术,能够保护环境,节约建筑材料,有利于处理废料.本文根据国内外再生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介绍了路面再生技术的意义,几种常用的道路再生施工技术,并重点阐述现场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建于 1 994年 ,是广州大学校管科研机构 ,广州市属重点实验室 ,建设部抗震科研基地和隔震减震产品测试中心 .中心现有科技人员 2 3人 ,大部分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博士、硕士学位 ,国内外著名的地震工程学家周福霖教授任该中心主任 .中心有美国MTS公司生产的 3m× 3m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以及配套的室内外静、动力测试设备 ,可进行各种建筑结构、工业设备和产品的静、动力试验 .中心研究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大型电液伺服压剪试验系统 ,竖向荷载可达 1 5 0 0t,水平荷载可达 2 0 0t,试件直径可达 1 5 0 0mm…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申报的汽车车身电气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标志着昌辉股份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新突破,也成为我国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率先获批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企业。  相似文献   

18.
本主讨论了有关裂化催化剂再生速度的几个问题。经试验及分析认为,催化剂的再生速度与催化剂上焦炭的生成速度有关,生成速度越快,再生速度也越快。工业装置渣油结焦催化剂比实验室异丙苯结焦催化剂的再生速度快。在再生过程中,催化剂本身对焦炭的燃烧速度基本没有影响,可以看作为惰性物。影响再生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焦炭本身的性质,催化剂中加入某些金属可以加快或减慢再生速度,但不改变活化能。  相似文献   

19.
正一、总体情况1、中心简介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控股的专业化安全评价服务机构,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生物医药研发外包联盟理事单位,北京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出生缺陷防治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北京市发改委认定的"药物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与成药性评估平台"和"企业创新中心"。2、团队建设情况公司现有1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32%,2人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  相似文献   

20.
陆龙生教授     
正Professor陆龙生(LU Longsheng),汉族,江西婺源人。2004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2009年于华南理工大学硕博连读,并于2009年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任职。2012年晋升为副教授,2017年晋升为教授,2018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2名。现任共青团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副书记(挂职)、广东省功能结构与器件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技术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理事,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员,是"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