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合肥市二环郎溪路重庆路立交是2条快速路T型交叉的快速连接枢纽立交,在立交功能定位分析和交通量的预测基础上,文章对几种具体的立交型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得出最优立交方案。为城市快速路立交及地面辅路连续条件下,定向和半定向型立交型式的比选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对城市对外交通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城市出入口不仅是城市道路网的重要节点,也常常是交通的瓶颈和事故频发点,基于对城市出入口道路交通运行情况的理解,通过介绍合肥市裕溪路高架桥龙塘互通立交设计方案,为城市出城口快速路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交叉改造设计方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长虹路—青洋路立交是常州市重要的对外交通出入口,根据其所处地理位置,确立了采用全互通立交形式、主要流向交通快速通过、次要流向交通通行顺畅、立交层数不宜过多的设计原则,并以此原则进行了方案的比选和具体设计,以满足城市快速路网对该节点的交通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4.
葛婷  陆奇  周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6189-16195
为进一步明确先入后出型出入口布设间距的影响,以交通量、主线和匝道设计速度、入口-出口间距为变量,采用VISSIM仿真试验对先入后出型出入口范围内车辆运行状况进行了模拟;以车速变异系数作为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确定0.0867和0.3562作为安全和临界安全划分依据;通过对数回归建立了不同设计速度下车速变异系数与间距之间的关系模型。最后,基于安全分界确定了先入后出型出入口合理间距取值范围。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快速路出入口优化设计及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陇西互通立交为例,通过对立交周围路网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分析,对确定该立交应具有二条定向匝道的两方案进行论证,根据对两个方案的造价分析以及立交内排水可行性等综合考虑,选择出合理、经济、美观的方案,文中还阐述了集散道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占据非常重要位置,既有交叉节点改造以满足快速发展交通是提升整个道路通行能力,疏解交通的重要环节,国内城市道路六路交叉立交案例不多见,本文结合六路交叉节点疏解改造设计实例,为城市道路立交节点设计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思路和方法。为今后多路交叉立交节点交通疏解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论多路交叉节点交通疏解改造远比新建立交设计复杂和苛刻的多,既有道路多路交叉节点交通疏解改造应综合主要交通流,现状地形地貌统筹考虑,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同时要能经济、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城市快速道路网建设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出入口的合理布局直接影响城市快速路的使用功能,同时出入口间距和型式已经成为评价快速路总体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合理设置出入口,更好地发挥城市快速路的交通功能,已成为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鹏飞  朱明 《工程与建设》2012,26(5):609-610
目前我国城市主干路普遍存在出入口过多,出入口位置设置随意性大等现象,不仅影响到道路功能的发挥,也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该文以安徽省六安市经三路西侧金领欢乐世界出入口为例,综合运用交通工程学、交通心理学理论,以及现行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本着"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对金领欢乐世界范围内的路幅及交通组织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城市新建项目出入口设置的位置、数量及交通组织方式直接影响到项目出入口的服务水平,同时也决定了对城市道路的影响程度。因此,对建设项目出入口交通组织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出入口的通行能力及项目出入口驶出率的研究,分析了项目出入口应采取的交通组织方式。最后基于泉州市某新建项目对项目出入口设计方式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林 《科技资讯》2006,(15):19-20
城市立交桥型式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影响整个立交的功能和投资,而且与景现及社会效益的发挥密切相关。本文从交通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了影响互通式立交选型的因素,并重点讲述城市立交桥选型的依据,最后给出了笔者实践中的一个设计实例,为广大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尹瑞涛  赵向阳 《科技信息》2011,(21):323-323,321
立交型式的选择是立交建设中重要的前期工作,型式不同,将使整个立交的交通功能、投资、景观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受到影响。影响高速公路立交选型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阐述交通条件是影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选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出入口数量的位置的选定,进而探讨了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出入口与城市建筑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铁出入口与步行换乘、自行车换乘、公共汽车换乘和出租车换乘之间等公共交通方式之间和私人交通方式及城市对外客运交通的衔接。该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刘玉柳 《工程与建设》2010,24(4):481-483,509
快速路与主干路交汇处交通繁忙,往往是道路设计的重点,在用地紧张、交通流量大地段,还需以立交形式通过。文章以南宁市白沙-壮锦快速路与主干路的设计为例,根据路口现状和交通情况,提出了四种能解决交通难题的立交方案,综合工程量、造价、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城市美观等因素,合理选择了其中一种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车辆在高密度互通立交主线入口、出口以及连接段的纵向运行速度特征,在重庆市选取了5座立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47名驾驶员的小客车实车驾驶试验。通过speedbox和mobileye等实验仪器采集的数据,包括车辆运行速度、纵向加速度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按入口、出口及连接段分类提取数据,绘制出对应的速度曲线图,以明确车辆在高密度互通立交出入口以及连接段的纵向运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入口处速度趋势有两类,平行式入口是上升—平稳,直接式入口是持续上升,平行式入口速度均值高于直接式,平行式入口速度标准差小于直接式;不同类型入口对驾驶人的加速操作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平行式入口在纵向加速度均值上较直接式入口低;出口处速度分布整体呈平稳下降趋势,平行式的运行速度均值低于直接式,但速度标准差却更高;出口速度变化特征点受驾驶人在主线出口减速偏好性影响;平行式出口减速度最大值与均值均大于直接式;相邻立交净距较短时,连接段的速度变化较为平缓,并且不同驾驶人的速度幅值比较接近;而常规净距的相邻立交,连接段的速度波动性大且离散。研究成果为高密度互通立交出入口及连接段的安全性评价以及安全改善提供了理论支撑以及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形、地质情况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在交通需求上与城市有很大差异,高速公路主线指标比较紧凑。通过石黔高速黑溪互通式立交实例,从立交总体布设、线形指标控制、桥梁布置、路基设置等多个方面对复杂山区非常规变异形互通式立交布设指标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互通式立交占地面积大,与山区用地条件的矛盾突出,常规的立交形式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差,需要对立交布设进行适当变异。复杂山区变异形高速互通式立交总体布置中,利用地形,绕避不良地质条件灵活布线,贯彻安全、舒适、经济的设计理念,立交范围主线及匝道的线形指标需结合桥梁、路基工程进行控制,主线及匝道桥梁工程设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施工条件等采用各种墩台形式,注意孔跨及梁型的统一,路基工程应减少弃方,注重不良地质段落防护,路面结构指标需按照主线、匝道及桥面铺装分别选取。  相似文献   

16.
要为明确高密度互通立交行驶环境下,主线车流量对出入口区段驾驶人精神负荷间的影响,在重庆市内环快速路高密度互通立交群进行自然驾驶实车试验,使用Physiolab生理检测仪连续采集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的心电数据,用于统计各驾驶人的心率指标变化情况。本次试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心率变异率指标RMSSD(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LFnorm(low frequency norm)、HFnorm(high frequency norm)、LF(low frequency)/HF (high frequency)以及心率突变率指标HRMR(heat ratemutation rate)作为驾驶人精神负荷的评价指标,记为主成分F1和主成分F2,并建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驾驶人在小净距立交出入口区段行驶时,立交主线车流量的大小会影响驾驶人的精神负荷;当驾驶人驶入立交主线时,三次模型对入口段车流量与主成分F2的拟合效果最好,呈开口向上的三次曲线,曲线谷值点出现在2级流量水平处,...  相似文献   

17.
枢纽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网的关键节点,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高效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立交型式的确定影响整个立交的功能、投资、安全、经济效益等方面.文中通过分析朝阳枢纽立交建设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3种不同型式的立交方案进行比较,并选定最佳施工图设计方案,可以为类似立交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邱友义 《工程与建设》2023,(4):1187-1189
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中老虎山东—天水路段主线的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为了更好地体现绿色发展新理念,从高速公路路线平面设计原则和纵断面设计原则出发,综合考虑地形及经济等多重因素对老虎山东段主线隧道方案和高架方案进行了设计和比选论证。结果表明:主线采用隧道方案可有效降低青银高速节点立交复杂程度,对项目周边生活居住小区干扰小,工程实施社会阻力小,可大幅降低项目实施难度;经对交通组织、城市空间、社会影响、经济指标等方面综合比选,隧道方案对城市友好度更高,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产生无法量化的生态效应,推荐老虎山东—天水路段主线采用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9.
探讨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华 《工程与建设》2009,23(4):490-491
城市互通立交的建设条件复杂,功能要求全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互通立交方案的选择和规模的确定应遵循"安全、节约、适用"的原则,确保互通立交的建设既能改善城市的交通,又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科学合理地设置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减少出入口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通过对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接驳处交通运行情况的现场调研,分析了出入口于主干道的交通特性,得到了出入口驶入和驶出的交通流比例和交通流量。利用Vissim交通仿真模拟,将地下停车场规模、出入口数量、出入口坡道长度、地下机动车环廊长度和车道宽度、地下停车泊位数、地下车辆平均车速等指标作为仿真评价的阙值,提出了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与地面道路衔接段在平峰、工作日和周末早晚高峰时期的平均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时间、平均排队长度和停车次数等评价指标,明确了出入口接驳处的交通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下停车系统出入口接驳处主干道交通流量的不同,不同时段的出入口评价指标有明显变化,且工作日早晚高峰评价指标相对周末早晚高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