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用十二烷基硫醇包覆的金纳米微粒,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制备了二维金纳米微粒有序阵列.在单纯的硫醇包覆的金纳米微粒形成的LB膜中,由于硫醇分子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容易导致金纳米微粒的自组织而在LB膜中形成缺陷.为了改善金纳米微粒的成膜性能和提高金纳米微粒阵列的有序性,正十二醇作为添加剂和润滑剂加入到金纳米微粒的氯仿溶液中与金纳米微粒一起形成LB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金纳米微粒的二维阵列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正十二醇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少用LB技术制备的二维金纳米微粒阵列中的缺陷,提高金纳米微粒阵列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11,(10):18-19
瑞典查默斯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散色装置,它的主要结构是玻璃板上放有相距约20纳米的一个金纳米微粒和一个银纳米微粒,当一束光从中通过时,其中的红光会偏向金纳米微粒方向,而蓝光会偏向银纳米微粒方向。  相似文献   

3.
DDP修饰Ag纳米微粒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微乳液中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DDP修饰的Ag纳米微粒,TEM形貌分析表明所合成的微粒粒径约十几纳米,且分布均匀,由结构、红外、元素分析和热分析证实了DDP通过化学作用包覆于Ag纳米核表面,有机修饰层的存在使得Ag纳米微粒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反胶束法制备纳米微粒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概述了反胶束法制备纳米微粒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反胶束中形成的纳米微粒的几种瓜方式及反胶束“水池”中纳米微粒的表征方法,并着重分析了反胶束法纳米微粒的影响因素,同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邮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相似文献   

5.
银纳米微粒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量了用硝酸银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出的银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银纳米微粒具有特定的吸收光谱和明显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光谱,当银浓度一定时,散射强度/RRS,JSOS和JFDS分别与银纳米微粒的粒径成线性线关系;而当银纳米微粒的粒径一定时,吸光度及JRRS,ISOS和IFDS又与银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吸收光谱和RRS,SOS,FDS光谱可以为银纳米微粒的研究和表征提供有用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6.
纳米微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一系列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性,因而引起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制备纳米微粒的方法很多,但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及表面效应,通常制备的无机纳米微粒极易团聚,而且无机纳米微粒的非油溶性使其在摩  相似文献   

7.
纳米胶体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微粒粒径与胶体粒子粒径处于同一范围,纳米微粒在液相中的分散体系属于胶体范畴.计算常见几种纳米微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发现,纳米微粒在水中沉降十分缓慢,纳米微粒胶体在动力学上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此结论.文章还介绍了电学性质及高分子添加剂对纳米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人们从定性及定量的层面上认识纳米胶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纤探针复合原子力显微镜(AFM)作用于纳米量级物体分析的操作,对纳米微粒、探针、基底之间作用力规律进行初步分析.指出纳米微粒所受的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毛细作用力、微观接触斥力、微观摩擦力和静电力等,通过纳米微粒受力分析并确定出微粒和探针之间距离的关系曲线,达到有利于控制纳米微粒精确操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原子作非简谐振动的情况下,求出在均匀外磁场中单轴铁磁粒子的弛豫时间与阻尼系数、粒径大小、温度等的关系.以球状纳米铁磁粒子作计算,探讨了原子非简谐振动和阻尼系数对粒子磁化强度弛豫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磁纳米微粒的弛豫时间随温度、粒径大小和阻尼参数均有明显改变,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对纳米铁磁粒子的弛豫时间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表面修饰MoS2纳米微粒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相分散法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为修饰剂成功制备了MoS2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TEM)对MoS2纳米微粒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S2纳米微粒平均粒径约为100 nm.利用四球试验机表征了MoS2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MoS2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超声波分散和离心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土壤无机纳米微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形态主要有圆球状、片状、柱状、锥状、核状,并且不同形态的纳米微粒由溶胶向非溶胶状态转化时呈线性凝聚.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组装团聚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真正机制.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和气液界面能发生自组装作用,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的自组装行为与矿物表面的特性有关,在活化矿物表面容易发生自组装反应,而非活化矿物表面则不容易发生反应,活化矿物表面的自组装与气液界面的组装作用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十二硫醇作配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有机阳离子保护层,通过加入不同量的饱和H2S溶液与CdSO4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制备出3种不同粒径的Q态CdS纳米粒子.在合成CdS纳米微粒过程中,采用后沉淀尺寸分离技术,使用无水乙醇对初制备的CdS纳米微粒进行分步沉降分离,得到单分散性的Q态CdS纳米粒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对其进行表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纳米微粒的微乳液制备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纳米科学发展的基础,微乳液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较全面地了微乳液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对纳米微粒结构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表面修饰MoS2纳米微粒的XPS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了MoS2纳米微粒的结构及元素存在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不同合成条件和不同反应物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和元素存在的化学状态有较大的影响。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修饰于MoS2纳米微粒的表面所形成的表面修饰层,有效地阻止了MoS2纳米核的氧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成功合成ZnWO_4纳米微粒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环加成制备5-苯基-1H-四氮唑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0.2mmol的ZnWO_4纳米微粒110℃催化反应10h,合成产物的产率达到81%;而非晶态、纳米棒ZnWO_4作为催化剂的产率分别为43%和65%.显然,ZnWO_4纳米微粒表现出了优越的催化性能.这可能归因于ZnWO_4纳米微粒的小尺寸和高分散性,导致其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另外,纳米微粒ZnWO_4的表面酸性在催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锡纳米微粒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液相分散法制备的金属纳米微粒具有不同于单辊法或球磨法制备的纳米微粒的热性能。这种热性能主要依赖于粒子的表面特性而不是粒子大小。通过对锡纳米微粒熔点和凝固点降低的研究,提出了纳米微粒熔点(凝固点)降低的新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自制的高固体分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为基质,以醋酸铅、硫代乙酰胺等为原料,在丙酮和甲醇的水溶液中,简便地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3nm的在聚合物基体中单分散的PbS纳米粒子,并对Pbs/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紫外一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首先与聚合物的羧基络合,生成硫化物纳米微粒后,聚合物又包覆在纳米微粒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成功合成ZnWO4纳米微粒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环加成制备5-苯基-1H-四氮唑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0.2mmol的ZnWO4纳米微粒110℃催化反应10h,合成产物的产率达到81%;而非晶态、纳米棒ZnWO4作为催化剂的产率分别为43%和65%.显然,ZnWO4纳米微粒表现出了优越的催化性能.这可能归因于ZnWO4纳米微粒的小尺寸和高分散性,导致其具有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另外,纳米微粒ZnWO4的表面酸性在催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几种SnO2纳米微粒的常用制备方法,其中溶胶-凝胶法应用较广泛;论述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nO2纳米微粒的原理和过程,并对SnO2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分析,简要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对SnO2纳米微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立德 《科技潮》2004,(2):9-13
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纳米微粒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学应用 纳米微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