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观物理学     
蒋平 《科学》1992,44(6):21-24
  相似文献   

2.
沈卫国 《大自然探索》1995,14(3):110-115
笔者曾在文献[9][10]中围绕“约束”这一中心论点.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论述若干十分重要的争议性问题。篇幅所限,文献[9][10]中已经涉及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尽管它们对理解本文所提诸论点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4.
Bohr  T 姚时宗 《世界科学》1990,(3):7-8,16
格温(E.G.Gwinn)和韦斯特韦恃(R·M·Westervelt)在他们最近的一篇论文(Phys Rev Lett 59 157—160,1987)中探讨了冷却P型锗的电子迁移从规则行为向紊乱行为过渡的一条途径。在此以前,利谢贝尔(A.Iibchaber)和他的合作者用很不相同的物理系统(水银的对流)找到了一条同一性质的途径。这个新实验作为半导体物理学的一项研究是很有趣的,并由于它的许多技术结果:这两个实验都显示了很高的精确度,因此,现在能被实验家们用于检验向紊乱过渡的理论。紊乱已成为物理学的一门活跃分枝的一个总括的名称,它描述在大部分决定性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出  相似文献   

5.
6.
粒子物理发展的新趋势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焦善庆自贡教育学院教授蓝其开数十年来,人们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夸克(即层子)是不可再分的点粒子,据此建立起来的标准模型,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基本粒子领域的研究,并且已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夸克是否有亚结构,也一直...  相似文献   

7.
在超高温度和密度下,物质存在新的状态吗? 在极端能量条件下,物质要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原子会分裂成它们的最小组成单元。这些组成单元是被称为夸克和轻子的基本粒子。就我们所知,这些基本粒子不会再分裂成更小的部分了。夸克非常喜好群居,人们从未看到过单个的夸克。相反,它们会与其  相似文献   

8.
9.
10.
1.引言鲍威尔·狄拉克,量子力学的伟大先驱与英雄人物之一,相信在数学与物理学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他更是坚信探索数学结构本身可导致新的和真正的物理发现。和在许多其它方面一样,在这方面狄拉克也是一个先驱。理论物理的追求,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符合于狄拉克关于数学与基础物理学问有着深刻而富有成果的联系的观点。因此,我感到今天,在接受狄拉  相似文献   

11.
12.
关洪 《科学》2005,57(6):57-59
阅读《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以下简称《讲义》),给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追随大师的眼光,跟进大师的思路,体会大师的兴味,汲取大师的见识。  相似文献   

13.
英国和美国的物理学家们最近获得一些惊人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着又大又重的第四种中微子,它不时地在原子核的β衰变中出驯.当一个中子衰变为一个质子时,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一般情况下放出的电子和中微子质量很小或几乎完全没有质量.1985年,一位加拿大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观测到  相似文献   

14.
就像那些不爱出风头的人一样,如果爱因斯坦还活着的话,可能会对作为国际物理学年的一部分——以表彰他在1905年作出杰出贡献100周年——的纪念活动感到局促不安。  相似文献   

15.
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青年物理学家,甚至是颇有天赋的,通常视野都很狭窄.这样的物理学家可能对某个相当复杂的领域,例如说,对量子场论中的详尽细节都很熟悉,但是如果你问他关于超导或是铁电现象、关于中子星的构造或是探测引力波的可能方法,那你会得不到答案.要熟悉这些和许多其它的课题并不需要许多时间.并且几乎不需要我来证明视野和知识的广阔对物理学家不仅是自然的——毕竟,物理学不是很吸引人的吗?——而且对于成功的工作也是特别重要的;甚至也是纯实用主义者所应追求的.  相似文献   

16.
Dev  SB 任修海 《世界科学》1991,13(8):49-54
本文考察了物理学科学家向现代生物学的转移现象,强调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在20世纪30年代鼓励理化技术用于实验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提出促使这种转移的因素有德尔布吕丸所领导的卓越组织——噬菌体小组、薛定谔的著作《生命是什么》、因使用核武器而产生的对物理学的反感、对活力论和新活力沦的放弃、生物学的定量化需要和生物学家对传统描述方法的背离、物理学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和前途光明而曲折的生物工程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影响.最近几年里作者与一些世界著名生物学家和其他转移的科学家的会谈清楚表明,除上述因素还有以下其它原因:物理学科学家具有更强的分析能力;当代理论物理学发展缓慢;物理学变得越来越复杂、常需要许多人的协作和极其贵重的仪器、个人的作用不太明显,而生物学问题看来简单又十分有趣;物理学家能够将生物的多样性系挽联系起来并找到一统一主题;深信生物工程可以缓和疾病、污染及饥饿等问题.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科学家们对生物学工作的态度以及未来物理学科学家如何影响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由六部分组成的系列文集的最后一部分.该文集用于调查许多领域内,科学宋如何应用混沌理论研究复杂的社会和自然现象.前五部分发表在从2月的第6期到3月的第10期上,它们反映了在流行性病学、人口生态学、生理学、量子物理学以及气象学等领域内、混沌理论研究的情况.本文探索,混沌理论仅仅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思想,令人欣赏的一种流行的时髦呢,还是正如它的某些支持者呼吁的那样,它是科学思想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