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α,α-二乙酰基烯酮二硫代缩酮在乙硫醇钾作用下的分解作用制备了乙酰基烯酮二硫代缩酮.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探讨了缩酮在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二乙烯酮巳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化学工业中,用来合成一系例的重要产品,例如,乙酰基乙酸乙酯、乙酰基乙酰胺类及苯基甲基吡唑酮衍生物等。我们研究了二乙烯酮与氨基蒽醌衍生物的反应,及其反应产物在染料工业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在吡喧介质中α-氨基蒽醌与二乙烯酮反应首先生成乙酰胺,后者与稀碱煮沸即转变为乙酰基蒽醌吡酮(ацетилантрапиридон) α-烷氨基及芳氨基蒽醌与二乙烯酮反应时,可能首先生成乙酮基乙酰胺类,但后者就在 反应条件下便转变为乙酰蒽醌吡酮衍生物。 胺类与二乙烯酮反应的易程度一方面与胺的碱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烷基或芳基的空间 效应有关。 合成的乙酰基醌蒽吡酮类衍生物带有黄到紫的颜色,可能作为分散染料,染醋酸 维、 耐纶、卡普隆及醋酸丁酯胶片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α,α-二乙酰基烯酮二硫代缩酮在乙硫醇钾作用下的分解作用制备了惭酰烯酮二硫代缩酮。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探讨了缩酮在反应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对二甲苯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合成对二溴甲基苯,后者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1,4-二(2’,2’-二乙酰基乙烷基)苯,再与取代苯胺反应,较高收率合成了5种新型的苯二亚甲基桥联的双β-酮亚胺化合物;并通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用3种硫代-1,8-萘酐与胺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3种硫代-1,8-萘酰亚胺。产物结构经过IR,^1H-NMR,MS表征。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时需注意的要点及影响结果的因素。多次实验表明,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简单、可行,能取得满意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原子荧光法测定水质砷具灵敏度高、精密度高、分析曲线的线性好等特点。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操作烦琐、准确度较低,误差较大等。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对砷进行测定其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  相似文献   

8.
二烃基二硫是一类重要香料。采用硫酸与 NCS(N-氯代琥珀酰亚胺)反应.得到17种二烃基二硫。其中5种未见文献报道。经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证明其成分和结构与预定的一致。通过反应中间体的捕捉, NCS与 NBS(N-溴代琥珀酰亚胺)对比实验及 NCS最佳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率影响的研究,提出该反应为氧化还原机理。文中还对不同结构硫醇的反应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碳酸钾作用下, 采用乙酰乙酰胺类化合物与苯硫代异氰酸酯、 溴代乙酸乙酯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反应, 合成了多取代2-氨基噻酚衍生物, 通过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 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五步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潜在的抗癌药物,1.2——二(硫代乙酰肼)乙烷,并以此和一氧代二乙酰肼,1.2——二(氧代乙酰肼)乙烷(自己合成)为配体,与第一过渡系列的Zn~(2+)、Cu~(2+)、Co~(2+)、Ni~(2+)作用,合成了11个新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初步表征及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2种基于Keggin阴离子{XW12O40}4-(X=Si/Ge)的Cu(Ⅱ)配合物:H2[{Cu(4,4′-bipy)3/2(OH)(H2O)}2{XW12O40}].4H2O(X=Si,1;X=Ge,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及电化学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基本的性质研究.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们互为异质同构体,晶体结构可描述为Cu(Ⅱ)离子通过OH-基团和4,4′-bipy分子连接形成了一维Z形链,链与链之间进一步通过Keggin阴离子的两个端氧原子与Cu(Ⅱ)离子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沿b轴方向观察1和2的晶体结构,发现邻近的层与层之间距离为14.9.  相似文献   

12.
通过高温(1173—1473K)固相反应.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3.3Zr1.65-XTiXSi1.9 P1.1O11.5系统中X=0-1.65的一系列合成物,研究了该系统的相变情况,探明了在x=0.5-0.9 的组成范围内可制得NASICON单相.其中电导性最好的是X=0.6的合成物.在623k时它的电导 率为18.9S·m-1,在473—673K温区里其电导激活能为41.7KJ/mole.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醌类配体菲醌和酚类配体1,2-二羟基萘,合成了具有相似结构、通式为[(n-Bu)4N]2[X2Mo4O10(OCH3)2](X=OC10H6O和OC14H8O)的二种四聚钼多酸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表征.并对菲醌与钼多酸配合时由醌式状态向酚式结构的还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CCSD(T)/cc-pVTZ水平下,对X…Y(X=LiF,H3N,H2O; Y=HF, LiF)复合物的9个结构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红外振动频率计算. 根据定域化分子轨道、原子自然电荷、Wiberg键级的分析表明HFLiF分子中的H-F键是共价键, 而Li-F键则为离子键而非共价键. H3N…Y (Y=HF,LiF)、H2O…Y (Y=HF,LiF)中的氢键或锂键源于静电相互作用, 并非共用电子的共价键. 结合能的计算表明: 与HF相比, LiF与X (X=LiF, H2O, NH3)的结合能更高;结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 LiF > NH3 > H2O. 红外振动频率分析表明HF与NH3、H2O形成红移氢键,即 H-F键长增加, 相应的H-F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H3N…LiF的Li-F键键长增加同时伸缩振动频率减少. 而LiF与H2O形成锂键后,键长增加0.016 ?,而Li-F的伸缩振动频率反而增加了2 cm-1 , 即蓝移锂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喹啉-2-甲酸(QLA)为配体,合成了二元稀土配合物Tb(QLA)_3(NO_3)_3,并进行了表征.以过硫酸钾为共反应剂,该配合物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发光.通过实验发现,岩白菜素对该体系的电化学发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岩白菜素的新方法,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猝灭程度与岩白菜素的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mol/L,检出限为2.0×10~(-7)mol/L(S/N=3).对模拟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以固体NH4X和I2为原料,在非水溶剂中一步电合成得到Cu(PPh3)nX系列配合物,考察了不同原料配比对产物的影响.在最佳合成条件下,配合物的产率均在95%以上.同时讨论了电合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Th(Ⅳ)、U(Ⅵ)与N,N′亚乙基二(2—羟基—3—甲氧基苯甲亚胺)和N,N′-邻亚苯基二(2—羟基—3—甲氧基苯甲亚胺)的四个Schiff碱配合物:ThL_2·XH_2O和UO_2L·H_2O(L=MSEA和MSPA,X=0,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18.
Th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four coordination polymers, namely, 2D [Zn(μ3-ta)(pytaH)]n (1), 2D [Zn(μ3-pyta)Cl]n (2), 1D [Cd(μ-pyta)2(H2O)]n (3), and 3D [Cd(μ3-pyta)(μ-Cl)]n (4) (pyta = (4-pyridylthio)acetate, ta = thioglycolate), are reported. They are based on (4-pyridylthio)acetate and its derived ligand. The ta^2- ligand present in 1 was generated from an in situ C(sp^2)-S bond cleavage of the pyta ligand. In these compounds, versatil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s, such as close S…S interactions and strong (O-H…O/N/S) or weak (C-H…O/S, C-H…Cl)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networks in the solid state.  相似文献   

19.
在碱式碳酸铜与丙二酸水溶液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1,10-(口菲)啰啉的乙醇溶液,放置获得一种蓝色块状的晶体.X-ray衍射显示为三斜P-1群,α=11.560(2),b=11.750(2),c=12.510(3)A,α=92.13(3)°,β=105.50(3)°,γ=109.30(3)°,v=1530.6(5)A3,z=2,Mr=781.66,F(000)=800,Dc=1.696g/cm3,μ(M0Kα)=1.467mm-1,R=0.0392.二聚体[Cu(1,10-phen)(CH2(COO)2)(H2O)]2是通过分子间的氢键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正磷酸铁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FeSO_4、H_3PO_4、NaClO_3、NaOH为原料,在FeSO_4与H_3PO_4、NaClO_3、NaOH的摩尔比分别为1/5,6/1,1/2,温度85℃时,合成了结晶态FePO_4·2H_2O。其脱水过程为:FePo_4·2H_2O是很好的无毒防锈颜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