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作为唐诗的经典作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既被入乐歌唱,又被入画传播。图画传播具有流通性和聚观性特点,图画传播诗作又具有增殖性和衍生性效应。宋代先后有六种《阳关图》传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意,其中以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所作《阳关图》影响最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催生了李公麟的《阳关图》,李公麟的《阳关图》不仅引来其他五位画家的仿效和继作,又激发了其他诗人的创作热情,衍生出苏轼、苏辙、黄庭坚和杨慎等宋金元明四朝二十多位诗人的三十多首题《阳关图》诗。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到《阳关图》画再到《阳关图》题诗,构成了创作-传播-接受-创作的诗-画互动系列。  相似文献   

2.
《诗经》从数量不多的氏族祭祀颂词逐渐汇聚成浩荡的华族诗河,其构形过程显见于前三次重要的版本嬗变中。由康王“定乐歌”的初次会诵开始,到穆王“比缀以书”的书写化版本嬗变,直至宣王时期的文本化接续与固化,诗文本的写定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局,这种文字化的书写文本成为此后诗文本继续结集的主要形态。至此,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中国诗歌的书写特征。  相似文献   

3.
李东阳《联句录》一书在学术界鲜为人知,经考证,《联句录》原书并序跋共86页,缺第45页,存诗255首,残缺诗3句,涉及44名诗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茶陵派成员。同时,《联句录》主要反映了茶陵派斋居宴饮之乐,赠别怀友之情和怡游玩赏之悦,对其诗歌主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茶陵派的创作思想。《联句录》的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展现茶陵派的群体文学活动、提供李东阳新的生平史料以补史传之阙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柳如是新传》一书实际上是依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写成的。虽有《柳如是别传》可供参考,但书中对相关诗文的理解仍存在不少问题。而行文混乱不通也是明显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上古祭坛是早期文坛。祭祀诗是祭祀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早期文学的重要形态。从祭祀诗的功用出发,以是否直接运用于祭祀典礼为依据,祭祀诗可分为祭祀典礼上的祭祀歌辞和以祭祀场景为描写对象、以祭祀活动为创作题材的祭祀诗两大类型。前者是祭祀中的“诗”,后者是《诗》中的祭祀。对两种祭祀诗歌形态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早期祭祀诗的特点,认清上古祭祀和早期文学的内在联系,从而界定祭祀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宋诗》辑录一代诗歌,程功甚巨,缺漏亦属难免。本文据《永乐大典》本《中兴礼书》及《中兴礼书续编》辑补了《全宋诗》未收之诗159首,为研治宋诗者提供些许材料。  相似文献   

7.
"孙无言归黄山"作为一热门话题在清初引发了大江南北文人的大量赠和,成为继王渔洋《秋柳》诗之后并总量超越《秋柳》的又一次遍及全国的题和高峰。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获得了一千七百馀首的赠和之后,孙无言并未履行诺言,最终未归。这对当时的诗坛构成一场巨大嘲讽。孙无言不归的原因是他以此作为谋资策略的失败,几乎所有的旧交新贵赠以诗文而无人慷慨解囊,这成为无言不归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诗序》考     
《诗序》是层累地造成的,每首诗的篇题、章句数、原序,为周朝列任太师所写,鲁国太师,特别是师挚,起了很大作用。联系鲁国及孔氏家族的具体情况可知,孔子也为《诗》三百篇的整理工作做过贡献。而西汉的毛亨、毛苌,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需要,将《诗序》修改、加工成了《毛诗序》,东汉的卫宏为《毛诗序》做了定型工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的两部《新水浒》的创作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与同时期的《水浒》批评一样,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识。《新水浒》在叙事模式上也表现出转型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清代王琦《李长吉诗汇解》一书注解中存在许多错误,应予分析辩正,并对李贺诗作重加笺释,以解决李贺诗阅读理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战国纷乱的传播环境,造成了<诗经>传播的无序状态:诸侯地方割据,书不同文,导致了<诗经>传本文字歧义纷呈;儒家学派内部的分裂,导致了战国<诗经>传播系统的混乱;诸子争鸣,导致了百家的虚言乱实、背离<诗><书>古义以合其说.汉代<诗>分四家,实源于战国<诗>学传播的非统一性和地域性.  相似文献   

12.
《续诗品》在袁枚性灵说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创作是为了力纠当时诗坛只推崇单一风格的弊病。《续诗品》的确详细地论述了作诗之法;但其中也蕴含丰富的关于诗歌审美品评方面的内容,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不被重视的。在提倡诗歌风格多样化的同时,《续诗品》认为只有具备真情、雅致、空灵与韵味的诗才是优秀的诗歌。  相似文献   

13.
吕向《美人赋》的内涵不单只是白居易诗《上阳白发人》所谓“愍怨旷”的主题,它的创作牵涉玄宗时代后宫妃嫔之间势力的消长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走向,因为当时的政治背景,吕向采用了特有的含蓄方式表露了相关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4.
南宋的施宿为其父施元之及顾禧所撰《注东坡先生诗》补充了题注。题注采纳了陆游的观点,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从题中人物与事件出发,引用大量翔实准确的材料,展现苏诗产生的社会政治背景,揭示苏诗产生的事因,从而诠释了整首诗意,并附带解释了关键诗句的意义。施宿的题注,丰富了宋代诗注的诠释方法,在诗歌注释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一书在编校和笺注两方面均多有失误。本文只就其中主要方面,即笺注这一部分出现的一些失误略举十数例,加以说明、订正。  相似文献   

16.
《漳州师院学报》2022,(1):69-76
出土文献简、帛《五行》中出现大量引《诗》现象,这些引《诗》现象体现出《诗经》早期流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一方面,通过对简、帛《五行》的引《诗》目的、形式和类别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可具体了解《诗经》这部经典在早期社会中的功用和地位变化情况;另一方面,简、帛《五行》展现的《诗》学思想具有“道德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是子思从孔子《诗》学思想中继承发展而来,同时子思这种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诗》学观念又影响作用于之后的孟子学派,从而展现出从孔子、子思学派、孟子学派、荀子的儒家“道德化”《诗》学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历代文学批评家都曾注意到《春秋》“石五六鹢”之句对我国古典诗文产生的深远影响,但是却忽略了它最为重要的影响其实是基于两种不同读法而形成的。一种是由《春秋穀梁传》而衍生的解读,强调“石五六鹢”的语法性修辞功能,即修辞史上的“交蹉语次”,这使古典诗文在句法安排上出现新变;一种是由《春秋公羊传》而衍生的解读,强调“石五六鹢”语义形成的时间线性发展顺序,这开启了古典诗文“感官优先”法则的先河。两种读法的诗艺意味在唐宋时被广泛发掘出来,从两方面影响诗文艺术技巧,都具有积极的文学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御览诗》和《极玄集》分别编成于宪宗元和后期和宗开成初年。前喜尚轻艳,追摹齐梁;后推崇清雅,回归大历。不同的风格特征、相异的审美追求,清晰地透视出中晚唐之际士人心态的变化及诗风衍变的动态历程,在唐诗发展史上极具座标意义。  相似文献   

19.
拗字格法,由唐代的杜甫到宋代的黄庭坚,逐渐成为律诗创作中极为重要的格法之一。方回在前人创作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在《瀛奎律髓》一书中对其专门总结研究,并以此为纽带建构杜甫与江西诗派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武器批评宋末元初盛行的晚唐诗风。  相似文献   

20.
张祜《石头城寺》一诗的诗题为"石城寺"之误衍,即《嘉泰会稽志》所载新昌县宝相寺。尹占华先生《张祜诗集校注》一书已经对此进行了考证,石头城寺并不能认为是"金陵石头城清凉寺"之省字。张福清先生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与《故宫珍本丛刊》,从《唐诗韵汇》中辑出的张祜《登楼见白鸟》《洛阳感遇》两首佚诗也是伪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