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钻孔γ测井定量解释结果是铀矿体含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钻孔中含镭或氡的放射性水渗入钻孔致使γ测井强度明显升高,测量数据的变化必然使测井定量解释结果的铀含量失真。故找出随时间测井数据的相对误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钻孔γ测井定量解释结果进行修正,对确定钻孔真实铀含量有着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与石油γ能谱测井用于追踪生油层等目的不同,铀矿γ能谱测井是为了直接获得铀含量的分布或找出非矿夹层,同时还能获得其他主要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分布。这需要对γ测井资料进行分层解释。首先引入能谱型地质脉冲函数,对饱和矿体建立反映沿井轴方向各测点γ仪器谱与放射性元素含量分布之间函数关系的能谱型γ场正演方程。再引入分层解释思想,采用近似地质脉冲函数简化该方程,并进行三点式反褶积以获得薄层目标元素的含量等效窗计数率,进而得到对应的解释含量。实例计算表明,解释结果较好反映了铀等目标元素含量的实际分布;主要目标元素在矿体中间部位各层的平均解释含量相对误差低于6.5%。  相似文献   

3.
应用于煤田、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及工程地质等勘探的非油气γ能谱测井仪,其设计与应用于油气田勘探的γ能谱测井仪是不同的。针对我国非油气γ能谱测井仪研究未有突破性进展的现实,在充分比较国内外非油气γ能谱测井仪几种研制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井信号沿长电缆以电流脉冲模拟方式传输的方案,并对此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可为小型化、轻便型的非油气放射性γ能谱测井仪的研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轻便型小口径自然γ能谱测井仪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晶体γ测井仪设计方法,实现快速定位异常井段并定点γ能谱分析。系统采用FPGA平台的IP 软核、可动态配置功能模块、快速AD采集系统、并行双缓存采集存储等技术。下行测井实现多晶γ测量并定位,上行采用快速AD数字采集系统实现定点能谱分析。与小口径单晶γ测井相比,测井速度与纵向分辨率明显提高,小口径能谱测井的实用性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铀矿测井和油气田测井区别和联系,分析了铀矿测井对放射性测井尤其是自然伽马测井仪的特殊要求,指出油气田放射性测井技术在铀矿应用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并就自然伽马仪器标定、死时间校正、放射性平衡修正、铀富集对补偿密度测井的干扰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对γ测井过程中前后两次测井结果差异入手,对矿床γ测井因素作了研究,并提出了各影响因素产生误差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阵列感应测井技术的发展状况,包括斯伦贝谢测井公司的阵列感应测井AIT,贝克-阿特拉斯测井公司的阵列感应测井仪HDIL,哈里伯顿测井公司的阵列感应测井仪HRI.国内主要是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的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器MIT.  相似文献   

8.
镅铍源硼中子γ测井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降低测井成本,用镅铍源取代脉冲中子源,研究在储层已注入硼酸溶液的条件下进行中子γ测井即硼中子γ测井的可行性。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即通用程序MCNP(3B),计算了该测井方法的俘获γ能谱、俘获γ计数与含水饱和度及源距的关系。得出了俘获γ计数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衰减;井眼对俘获γ计数的影响很小,而且俘获γ计数与地层孔隙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从计算结果看,用镅铍源取代脉冲中子源进行硼中子γ测井是可行的,其适应性强,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退役铀尾矿库周边的放射性水平,通过对地表氡析出率、γ空气吸收剂量率和丰水期、平水期以及枯水期水中镭和铀的含量进行测量,并与标准限值对比,同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数据进行污染分析。结果表明:铀尾矿库的γ辐射剂量率整体处于规定限值(69.8+174 nGy/h)之下,均值为45.6 nGy/h,所致当地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09 mSv;地表氡析出率均值为0.43 Bq/(m2.s),低于规定限值的0.74 Bq/(m2.s)。说明对该铀尾矿库的空气环境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所测量的30个采水样点,丰水期、平水期以及枯水期水中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02~0.525 Bq/L、0.002~0.433 Bq/L和0.004~0.507 Bq/L;铀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05~78.3 μg/L、0.26~78.5 μg/L和1.04~85 μg/L。镭-226的含量未超过我国铀矿冶行业相关管理限值1.11 Bq/L,而铀的含量仅个别测点超过了50 μg/L。通过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污染分析得出,无论是铀标准指数还是镭-226标准指数,平水期好于丰水期,又好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10.
四川九龙里伍铜矿是一个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的复杂成因的铜矿床。该文利用地面γ能谱测量的钍、铀、钾含量数据,经研究得出:在铜矿化及变质作用之前,其沉积源区岩石(二元混合成因)中钍针、铀、钾的含量和比值遵循分式线性函数定律,铜矿的成矿作用(分离作用)遵循幂函数定律。  相似文献   

11.
γ-亚麻酸(GLA)是18碳的直链不饱和羧酸,含于柳叶菜科的柳叶菜、月见草和紫草科的玻璃苣、牛舌草等的种子中,也含于褐藻属的海带和一些苔类中。在北美和加拿大已大量种植月见草,每年可产种子300~400吨,油脂含量约为15%,其中γ-亚麻酸在油脂中约占8%。目前这种月见草油已成为γ-亚麻酸的主要来源。最近日本已开发成功通过白被孢霉属、毛霉属等丝状菌的培养大批量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的电路实现.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周期地发射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通过检测不同接收天线接收同一频率信号的相位差来判断地层介质的电导率.继而可以由不同地层的电阻率得到该地层的石油含量.本文讨论的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经过近两年的研制,已成功制成实验样机,在同一实验井与进口测相仪器进行了测井曲线对比,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蒙特数字测井仪是为煤田测井而设计生产的,为了满足煤层气测井需要增加补偿中子,微球形聚焦和深浅三侧向等方法探管。为此在蒙特数字测井仪数据记录之前设计了一接口面板,使所测数据和容易地进入门特数字测井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中装集团重庆地质仪器厂设计、生产的JGS-1B智能测井系统,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通过对美国Mo unt sopris(M.T)公司系列数字元测井系统的引进消化、改型设计而生产的TYSC-QB型轻便数字测井仪,北京中地英杰物探仪器研究所通过引进美国蒙特公司系列Ⅲ型数字测井系统技术,进而发展而生产的PSJ-2型数字测井系统,以及上海地学仪器研究所在总结了多年生产、研发数字测井设备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而发展研发的JHQ-2D综合数控测井系统是目前煤田测井中常用的四种测井仪器。本文对这四种轻便测井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供今后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CD-3型微机化地面γ能谱测量仪和CD-1型α杯仪在康滇地轴中南段铀(金、铜)成矿条件研究中的应用,论述了新一代地面γ能谱仪和累积测氡仪是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多参数测量能提供有关地质体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用抗基因工程人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2A12)细胞株亲和层析从表达人γ-干扰素的大肠杆菌抽提液中纯化经稀释复性后的γ-干扰素。一步纯化后的γ-干扰素含量达95%以上,蛋白质的比活性达 1.2×10u/g,收率为78%。洗脱液用 0.5mol/LNaCI的 PBS溶液,洗脱率达92.8%。  相似文献   

17.
徐长浩 《科技信息》2011,(16):132-133
砂砾岩油藏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复杂,测井评价困难较大。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可以测量地层总自然伽马、无铀伽马、铀、钍和钾的含量,在砂砾岩油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陈家庄凸起南斜坡带砂砾岩油藏为例,介绍了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在储层划分、隔层和裂缝的识别、储层敏感性分析以及油层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γ-亚麻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被孢霉菌为出发菌,用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γ-亚麻酸高产变异株,用摇瓶发酵选出其最佳培养基配方。原出发菌株细胞干重25.0g/L,油脂含量9.5g/L,γ-亚麻酸含量5.0%。选出的高产菌株在最佳条件下发酵,细胞干重50.2g/L,油脂含量21.8g/L,γ-亚麻酸含量8.5%。所得高产菌株具遗传稳定性。发酵油脂具优良特性,适用于保健食品及药品开发。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高伽马砂岩成因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高伽马砂岩测井岩性解释的准确性,采用岩心观察、显微镜下描述和测井曲线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伽马砂岩的成因和识别方法进行探讨。对砂岩的补偿中子值进行分类以排除孔隙度对测井曲线的影响,再利用深侧向电阻率、微侧向电阻率和补偿密度交会识别高自然伽马砂岩。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砂岩自然伽马特征的因素有凝灰质、黏土、油、长石以及钙质;高自然伽马砂岩具有高钍或者高铀含量的特征;凝灰质导致钍富集,黏土导致铀、钍和钾均富集,油导致铀富集,长石导致钾富集,钙质导致铀含量降低;从凹陷边缘至凹陷中央影响砂岩高自然伽马因素依次为高凝灰质含量、高长石含量以及高黏土含量。  相似文献   

20.
磁脉冲探伤和测厚测井是对井下套管的技术状况进行监测的有效手段。基于这种方法研制成功的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是一种新型的磁脉冲探伤和测厚测井仪。文章介绍了磁脉冲探伤和测厚测井的物理、数学基础和测厚方法,并结合MID-K电磁探伤成像测井仪的实际测井资料分析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