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P(BA-co-AA)-g-(PMMA-GMA)三元接枝共聚物及其锌离子聚合体,在布拉本达密炼机内与聚环氧乙烷(PEO),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进行机械共混,得到一系列共浊物,讨论表征了所得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解释了共混物中出现的协同效应,抵消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AIBN为引发剂,AET·HCl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通过NMR、FTIR和GPC分析研究了生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利用DLS和TEM手段对产物的粒子尺寸、分布及其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光率及表面张力测定研究了其温敏行为及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近似球形胶束,平均粒子尺寸约20 nm,具有最低临界溶液温度约42℃,临界胶束浓度约28 mg/L.MTT试验表明合成的共聚物无细胞毒性或有轻微毒性,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3.
提出“三步法”制备刷状聚乙烯醇-g-聚乳酸接枝共聚物(PVA-g-PLLA),合成出一系列PVA-g-PLLA.借助FTIR,1H-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热行为与平均接枝数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PVA-g-PLLA的Tg和晶区熔融峰随着平均接枝数量的减少而相应降低.因此,利用“三步法”可以改变平均接枝数,从而有效调控PVA-g-PLLA的热行为.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乙酯与2-溴丙烯酸乙酯乳液共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co-2-溴丙烯酸乙酯)无规共聚物,用该共聚物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大分子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乙酯-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的上升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章勇  侯琼 《河南科学》2010,28(5):531-535
基于芴基红光交替共聚物(PFO-DHTBT50)和芴基绿光共聚物(PFO-BTDZ15)共混,实现了高效率的饱和红光发射,流明效率达到了2.22cd/A,相应的色坐标(CIE1931)为(0.66,0.34).调节PFO-DHTBT50/PFO-BTDZ共混比例或无规共聚物的共聚比例来比较研究共混物与无规共聚物的光电特性,结果发现,共混物与无规共聚物在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光致发光效率等方面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是基于共混物所制备器件的EL发光效率有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锌离聚体溶液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溶解PE-g-MAZn离聚体的溶剂体系,并研究其溶液粘度行为,发现该离聚体的粘浓关系与极性聚合物PE-g-MAH相似,即比浓粘度ηsp/c随浓度的增大分为极稀溶液区和稀溶液区2个区间,2个区间内的粘浓关系都呈线性,但斜率不同,其交会点对应的学我为2.0g/L。该离聚体的粘温关系随温度的上升出现起伏。  相似文献   

7.
聚苯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苯乙烯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单体进行自由基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共聚物,通过红外、核磁、凝胶色谱、动态力学分析、热失重、透射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表征了该接枝共聚物。对接枝共聚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冲击强度和断裂延伸率随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稳定性也较聚苯乙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分子单体技术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合成了不同组成的接枝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g-N-异丙基丙烯酰胺)(P(MAA-g-NIPAM)),通过UV透光率的测定和荧光探针技术对接枝共聚物在稀水溶液中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P(MAA-g-NIPAM)具有温度和pH值的双重敏感性,不同组成的P(MAA-g-NIPAM)具有基本相同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当溶液的pH<6时,随着pH值的降低P(MAA-g-NIPAM)的主链从较为松散的线团构象变为较为压缩的线团构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硅碳结合型的聚硅氧烷—聚醚接枝共聚物ZW51的表面化学性质作了一些研究,并与硅氧碳结合型产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1)ZW51的表面活性强、效率高。其水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cmc)约为0.025%(wt),Υ_(cmc)=32达因/厘米;(2)稳定性好,在中性水溶液中贮存40天或在酸性水溶液(PH=3—4)贮存一周后,其表面张力几乎不变;(3)在有机溶液中也显示了一定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0.
氯化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氯化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并对接枝共聚物的机械性能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种主链含磺酸基的热致液晶离聚物(LCI)作为增容剂被应用于PA1010与PP的共混改性·用DSC,TGA和拉伸试验对共混合金的热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1010/PP共混合金中加入02%~06%LCI时增容作用增强·含LCI8%时,共混合金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有较大提高,结晶完善程度略有降低,结晶速率降低,热稳定性不变·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为223MPa比纯PA1010的拉伸强度156MPa明显增强,LCI中磺酸基的存在对共混合金中PA1010组分影响较显著,增容机理是PA1010的酰胺基与LCI的磺酸基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晶态共聚物P(VA-VP)对PVA结晶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DSC法研究了醋酸乙烯酯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的水解物和聚乙烯醇(PVA)共混体系的热性能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组成关系符合Fox方程.共混体系的熔点、熔融热效应、晶片层厚度和结晶度随非晶组分的增加而下降.结晶度还受结晶时间的影响,显示了处于非平衡状态下的结晶组分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还研究了共混物组成对半结晶时间、结晶速率常数及晶体的成核与生长形态的影响,非晶相组分的加入不影响PVA晶体的成核与Avrami指数.  相似文献   

1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聚(苯乙烯—g—丙烯酸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线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PS-CH2Cl)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丁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P(S-g-BA)]。PS-CHCl是由PS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合成,PS链上-PhCH2Cl的分布是统计均匀。建立了该接枝共聚物的纯化方法,纯化后接枝共聚物的接枝效率可达96.5%。用GPC跟了大分子引发剂在本体中的引发和接枝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速率对单体浓度呈一  相似文献   

14.
软质UHMWPVC/LMW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增塑UHMWPVC与LMWPVC共混的新方法,在UHMWPVC树脂力学性能下降较少的前提下,大大改善其加工流动性能.同时,在UHMWPVC中加入LMWPVC,又可减少增塑剂用量,降低制品成本.系统地研究了LMWPVC及增塑剂用量对UHMWPVC/LMW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剪切速率、温度、LMWPVC及增塑剂用量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少新现象,得出的一些结论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水溶性富勒烯-衣康酸共聚物的润滑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nm级富勒烯-衣康酸共聚物,它易溶于水,甲醇,丙酮,四氢呋喃等溶剂。TEM分析表明其在水溶液中形貌为理想的球形,平均粒径约为48nm。四球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该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提高水基液的承载能力,增强抗磨能力,对其磨斑表面采用电子扫描显著微分析,结果表明,磨痕斑减小,有效降低了磨损。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氯乙酰氯与β-环糊精(β-CD)反应,制备氯乙酰化β-CD,随后与L-丙交酯(LLA)反应,合成出氯乙酰化β-CD/聚(LLA)接枝共聚物.IR,1H-NMR等方法的测试结果表明:酰化反应发生在β-CD的C-2和C-6的—OH上;β-CD的C-3上的—OH进攻LLA使其开环并引发聚合反应,从而生成具有PLLA链的接枝共聚物.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降解性能比PLLA有所提高,季铵盐化后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AMPS的合成及其共聚物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红霞  姜晨钟  赵权江 《应用科技》2001,28(7):43-44,47
综述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共聚物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子自组装在生物工程技术上的建模、分子器件、表面工程以及纳米科技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更显示了强大的应用前景.它凭借自身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自组装形成小到几个纳米、大至数微米乃至更大尺寸范围内的、丰富多彩的形态结构.同时,它的自组装形态能在较弱的外场作用下,作出较强的响应,从而能更好地实现其体系自组装行为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大庆管输原油含蜡量高、高黏易凝、对包括 EVA在内的多种原油流动改进剂的化学感受性较差的问题 ,进行了 EVA- 1接枝聚合物的研制 ,包括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制备及其作为接枝组分与 EVA- 1的合成 .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十二胺、马来酸酐及其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十二胺与马来酸酐反应生成了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 .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EVA- 1与十二烷基马来仲酰胺的接枝反应确实存在 ,接枝率可以达到 1 8.8% .对 EVA- 1及其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降凝、降黏效果进行对比的结果表明 ,EVA- 1接枝产物对大庆原油的处理效果好于 EVA- 1 ,从而为新型高效降凝剂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