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音乐理论上解决旋宫问题的必然,是发明十二平均律,这位发明者就是被李约瑟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人物”的朱载堉。关于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称其为新法密率。这项发明,是前代乐律理论积极成果的集大成,也是我国古代音乐思想和科学技术完满统一的结晶。有鉴于此,本文以朱氏新法密率为研究中心,细析其科学发明中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之科学方法。进而,探寻其新法密率的丰富内涵及其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2.
吴鸿雅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2):80-82,101
崇尚自然真情,任性而发是明末审美情趣的基本走向.我国伟大的艺术科学家朱载堉(公元1536年-1611年)崇尚自然,指出不仅造律必须道与器贯通,而且所有的道与器的隔阂都应该消除.他将计量学、旋宫法、生律法、正律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熔于一炉,发明了新法密率,体现了我国古代音乐思想和科学技术的高度统一.这项发明,是前代乐律理论积极成果的集大成.李约瑟称誉朱氏为"东方文艺复兴式人物"[1].有鉴于此,本文以朱氏新法密率为研究中心,细析其新法密率丰富的自然意蕴.  相似文献   

3.
崇尚自然真情,任性而发是明末审美情趣的基本走向。我国伟大的艺术科学家朱载(公元1536年-1611年)崇尚自然,指出不仅造律必须道与器贯通,而且所有的道与器的隔阂都应该消除。他将计量学、旋宫法、生律法、正律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熔于一炉,发明了新法密率,体现了我国古代音乐思想和科学技术的高度统一。这项发明,是前代乐律理论积极成果的集大成。李约瑟称誉朱氏为“东方文艺复兴式人物”〔1〕。有鉴于此,本文以朱氏新法密率为研究中心,细析其新法密率丰富的自然意蕴。  相似文献   

4.
在何种意义上科学可作为集体知识?一种盛行的观念是,坚持SCK(科学作为集体知识)在与SSK(科学作为社会知识)相关的意义上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与之不同的思路是,从认识论层面予以解释.科学的集体信念应与群体信念、汇总信念、迭代信念区分开来.而关于集体科学知识的观点包含了两种类型:一是具有共同承诺和不可还原性的双条件理论...  相似文献   

5.
隧道及地下洞室设计施工的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及地下洞室设计施工新法"是经30余年的不懈努力,完成的一项综合科研成果.期间,其阶段成果曾多次在国家各级刊物、全国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和交流,并获得省部级奖励.直到2004年围岩压力理论创新突破、新的计算软件完成,才形成了一整套隧道及地下洞室设计施工的新方法(以下简称"新法").  相似文献   

6.
修辞作为一种实践在三个重要层面上参与了处于社会情境之中的科学。在科学交流部分,修辞参与了科学文本的制式化过程、同行评议、争论和理论选择;在科学家个人独白式的写作中,修辞发明协助构成了好的论证;在科学认知中,修辞贯穿了从个人经验到形成理论到确立知识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创新动力的哲学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社会系统和知识系统角度分析了技术发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相关要素,考察了科学、技术、文化、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技术发明、技术创新过程客观性标准和主观性标准的互动和内在矛盾,并从当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即工程组织制度角度分析了当代科学技术政策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由非马克思主义者创立并产生了国际影响的新学科,接受美学对文学接受的阐释显示了它自身的深刻性,但同时也在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上存有一定偏狭.我们有必要将接受美学置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视野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理论观照,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马文.明斯基是卓越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是人工智能界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大师。他在人工智能领域不仅有着重要的科学贡献,同时还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心智社会(The society of mind)以及情感机器(The emotion machine)等众多理论和观点。本文将介绍明斯基的生平、主要的科学贡献与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技哲学发展的一个强大思潮,即是从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视角来解释科学,融合科学与美学的科学解释学正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普遍而深刻的解释力.本文从科学美的视角,通过对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的美学思想的介绍,从研究路径、研究目标和研究风格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科学美思想,与其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之间的联系,揭示了美学思想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作者在北京图书馆北海分馆发现一本“钞本”《割圆密率捷法》,经与道光十九年(1839年)岑氏刊本仔细分析和比较,确认是一本残稿本,现存卷三下,但也不完整。其中文字部分应为明安图本人所写,陈际新进行了修改并加上重加核算的算式。从而大体上可以弄清楚,明安图和陈际新在《割圆密率捷法》一书中各自所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石研斋抄本《详解九章算法》(半部)十分粗漏,清宋景昌依据戴震所校孔刻《九章算术》与李潢所撰《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将其校勘,使之可以年读,一定程度上补戴震屏此书于《四库全书》以外之憾,意义重大。然采景昌既使用了戴、李大量正确的校勘,也采用了他们不少错校。宋氏本人提出的少量校勘,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尤其是他对贾宪细草、杨辉详解这两部分内容,有大量漏校、错校。因此,重新校勘此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新仪象法要》所记载的北宋水运仪象台枢轮运动控制机构被认为与近代机械钟锚状擒纵机构相似。该文论证了枢轮上的受水壶可以相对枢轮运动是枢轮机构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并在原书中找到了相关的佐证。通过比较两种机构的作用原理和发展,该文认为枢轮运动控制机构不具有机械钟中擒纵调速器的性质,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同时还分析了流行的错误说法的产生过程。关于《新仪象法要》中星图的制法,该文对其横图进行了测算,发现所谓横图绘制“采用了”或“采用了类似于”墨卡托投影法的流行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善兰《考数根法(》1872)与方士《数根丛草》(1897)是晚清讨论素数判别法的两部主要著作。解读两书内容,考察《数根丛草》对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的运用以及对《考数根法》求"定次"方法的完善等两项工作,可以看出晚清数学家对于费尔马小定理与费尔马因数分解判别素数法的深刻认识与灵活运用。此外,改正了以往关于《数根丛草》内容解释的一些错误和遗漏,并认为《考数根法》与《数根丛草》的内容与数学方法的来源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前半部探讨了张衡地动仪功能测试的背景,并分析了历来主要各家对张衡地动仪的评述。后半部分,对张衡地动仪的感震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地面层P、S、R三类地震波循序演变的新认识。此外,还评述了我国近60年某些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论文。从而肯定了张衡作为世界地震仪的最早发明者的崇高地位。又指出:某些人不吃透张衡地动仪设计思路,贸然提出任意增添部件的设想,却以“复原张衡地动仪”为名,发表论文,有损张衡声誉。  相似文献   

16.
We argue that abduction does not work in isolation from other inference mechanisms and illustrate this through an inference scheme designed to evaluate multiple hypotheses. We use game theory to relate the abductive system to actions that produce new information. To enable evaluat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approach we have implemented the procedure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mpact of new information in a computer model. Experiments with this model display a number of features of collective belief-revision leading to consensus-formation, 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bias and prejudice. The scheme of inferential calculations invokes a Peircian concept of ‘belief’ as the propensity to choose a particular course of action.
T. R. AddisEmail:
  相似文献   

17.
“细胞”一词最早见于日本宇田川榕菴的《植学啟原》(1834),但据沈国威研究,《植学啟原》中的“细胞”是指小胞,非cell。真正用来指cell的“细胞”始见于韦廉臣和李善兰合译的《植物学》(1858),后来该词通过《植物学》传到日本,并在那里流行、定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该词又传回中国,并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列举分析了一些纺织类书稿中常用且易混淆的名词,包括几组《现代汉语词典》中未收录的,但在行业中常用的专业名词,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帮助,以达到利于交流、正确认识纺织知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The reductionist/holist debate is highly polarised. I propose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of pragmatic holism. It derives from two claims: firstly, that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all natural systems are theoretically reducible, for many systems it is utterly impractical to attempt such a reduction, and secondly, that regardless of whether irreducible 'wholes exist, it is vain to try and prove this. This position illuminates the debate along new pragmatic lines by refocussing attention on the underlying heuristics of learning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动机或者广泛意义上的科学的动机促使蒯因追求特殊的/相对的相似性概念以及普遍的/绝对的相似性概念。蒯因根据不同的标准提出了繁杂的相似性概念的类别,在他看来,相似性概念对于语言和思想来说是最根本的,而他的自然主义的形而上学其实是一种语言哲学和思想哲学。因此,准确理解蒯因的相似性概念便成为准确的理解蒯因哲学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