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法炼锌净化钴渣新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氨-硫酸铵体系处理湿法炼锌净化钴渣的新工艺.该工艺首先用铵-氨水溶液浸出烘烤后的钴渣,再用锌粉对浸出液净化除杂并进行锌与镉、钴、铜及铜与钴的分离.在最佳技术条件下,金属浸出率(质量分数)分别为Zn91.18%,Cu96.98%,Cd99.38%,Co89.35%;净化所得的富钴渣含Co3.79%,富集比达8.4,从这种钴渣中可直接提取钴或钴盐;而净化液可直接制取活性锌粉.氨-硫酸铵法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设备防腐要求低,能常温操作,能耗低,除杂容易等优点,是处理湿法炼锌废渣、综合利用有价元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1868年 Leclanche'的(一)zn/NH_4Cl Zncl/MnO_2 C~( )干电池问世,迄今一百余年,虽然已有不少电池新系列出现,但锌——锰干电池的产量仍居优势;据报导,1974年全世界一次电池总产量为100亿个以上,锌——锰干电池约占90%,消耗的二氧化锰达56万吨〔1〕,但二氧化锰的有效利用率仍不理想,因此,关于二氧化锰的电化学特性是干电池发展历史上引人注意的一个课题,从事化学电源研究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3.
锌锰干电池内阻Rx包括: 1)、电池中正极、电液、负极等材料的电阻和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总和,以RΩ表示。 2)、电池中正极、负极的极化电阻总和,以R_(?)表示; 3)、电池正极对电液、电液对负极存在着的双电层电容C。 电池内阻的等效电路为(图一)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锌-锰干电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等方面应用相当普遍。尽管电池新品种不断出现,发展极为迅速,但锌-锰干电池因具有原料丰富,成本低,制作方便,性能较稳定和适用于较长期间歇放电等等优点,与今尚被广泛采用,故在化学电源中仍占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大多于天然二氧化锰矿掺入电解二氧化锰或活性锰以提高电池容量,但  相似文献   

5.
从氨浸法和酸浸法两方面分析了湿法炼锌工艺净化钴渣中的金属回收方法,认为传统的硫酸浸出工艺是适合湿法炼锌高钴锌渣处理的最佳方法。酸浸后锌以硫酸锌溶液的形式返回主流程,再通过氧化沉钴或中和沉钴的方法回收钴。通过试验探讨了适合锌湿法冶金高钴锌渣的浸出方法,采用MgO选择性分步沉淀,可以得到含钴约40%的钴渣和含铜约36%的铜渣,钴总计沉淀率约94%。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废干电池处理技术回收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剪切破碎—真空氯化焙烧—玻璃固化处理干电池新工艺。经对氯化焙烧产物的玻璃固化块做浸出实验,发现剩余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可以达到国际规定的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氯化焙烧 玻璃固化法处理锌锰废电池,具有流程短、耗费低、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可将废旧干电池回收利用,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废旧干电池芯与FeSO4-H2SO4混合液反应制备硫酸锰溶液,经过净化,浓缩,干燥制备一水硫酸锰,对其工艺流程、技术条件以及检测方法进行探讨,产品质量符合GB1622-86标准,锰的回收率在93%以上,在有效解决废旧干电池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为锰盐工业拓宽了资源渠道,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的是直接浸出法。将废旧干电池中的锌、锰等有价金属成分溶出。经过滤、滤液净化后.采用加碱沉淀的方法,在pH=8.3时。Zn(OH)2的生成量最大。氧化锌回收率为66.284%;用溶解——沉淀法回收锰离子,二氧化锰回收率为87.8%;用石灰混凝法去除汞离子.处理后的汞离子浓度为0.0428mg/l,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锌烟灰、软锰矿和机械厂铁屑为原料,经同时浸出、净化和共沉淀后制取锰锌软磁铁氧体用前驱体.结果表明,同时浸出过程中铁、锰、锌的直收率分别为97.84%,92.47%和90.18%,浸出液中硅、铝杂质含量分别为29.29mg·L-1和6.7mg·L-1.经过净化后,净化液中的硅、铝、铜、镉、铅等杂质含量低,相对较难去除的铅、镉杂质的脱除率分别为92.61%和95.90%.经过共沉淀后, 共沉粉中的钙、镁杂质含量分别为 0.07%和0.05%.所得到的前驱体经传统铁氧体工艺后,产品质量均优于PC30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触氧化法的工艺过程与运行参数,以使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达到饮用水标准.方法用地下水配加MnSO4·5H2O,FeSO4·7H2O,NH4Cl和腐植酸、尿素、淀粉,模拟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采用锰砂-陶粒-锰砂三级接触氧化过滤法处理,滤层总厚度1.5 m,滤速1 m/h.结果经过三级曝气、过滤后,出水主要指标达到饮用水标准.Fe2+氧化还原电位低,只采用跌水曝气DO值已满足要求,平均去除率为95.36%.CODMn质量浓度相对较低,在只跌水曝气时已达标,平均去除率为44.21%,增大曝气量后出水质量浓度更低,平均去除率为53.69%.采用简单的跌水曝气方式时,出水锰和氨氮质量浓度均较高,经增加曝气强度后,出水氨氮、锰逐渐开始达标,达标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22%和96.50%.结论三级曝气、过滤接触氧化法处理复合型微污染地下水能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DO对锰和氨氮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MnO_2是锌锰干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它对电池的电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目前干电池生产使用的锰粉材料,仍以天然MnO_2为主,其化学组成及结构相当复杂,正确认识单一锰粉的电性能,评估混合锰粉的搭配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对指导干电池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广西大新和靖西、福建连城、山西灵丘、湖南桂阳等地生产的天然锰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单一锰粉的理化性质、组装电池后的电性能,以及将上述锰粉按不同比例搭配制成电池后的电性能测定及分析,对天然MnO_2的搭配进行研讨和简评,  相似文献   

12.
硫酸锰深度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用锰粉去除工业硫酸锰中杂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温度90℃,锰粉加入量1.9%,反应时间4 h,静置时间48 h后,工业二级硫酸锰可净化达到肥料级、饲料级硫酸锰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
矿井水中悬浮物特征及其净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解决含悬浮物矿井水净化处理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特征,并对其净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矿井水中悬浮物低于300mg/l的矿井占近80%,悬浮物中平均88%的粒径在50μm以下,悬浮物的平均密度约1.2-1.3g/cm3,矿井水中悬浮物的ξ电位介于-19.14mv至-30.15mv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电性,与混凝剂亲和能力弱,混凝过程中矾花形成困难,混凝沉降效果比较差.为此,混凝反应的水力条件(GT值)和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是含悬浮物矿井水净化技术的关键,建议反应GT值在10000左右,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取地表水的0.6~0.8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皮还原电芯中的高价锰为二价锰,并通过同槽电解的方法,阴极得到金属锌,阳极得到二氧化锰,实现高附加值、低成本综合回收利用废旧锌锰电池的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3.0~4.0,阳极电流密度0.6~0.8 A/dm2,阴极电流密度0.9~1.2 A/dm2,电解温度80~85℃,Zn2 质量浓度60~70 g/L,Mn2 质量浓度30~50 g/L,可使阴、阳极的电流效率均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怀山药中的锰、锌、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FAAS法在同一体系中测定怀山药中微量元素锰、锌、铜的方法.考察了硝酸、过氧化氢的用量以及消化时间长短对试验的不同影响和在同一体系中锰、锌、铜的彼此干扰情况.在选定条件下,锰、锌、铜的检出限分别是:Mn 0.0110μg/ml、Zn 0.0085μg/ml、Cu 0.0065μg/ml;相对标准偏差2.1%~3.7%,回收率94.1%~101%.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仪表工业的不断发展,形形色色的干电池也随之产生,目前日本生产的干电池有六种,即锰干电池、碱性锰干电池、水银电池、银电池、锂电池和镍铬干电池。现介绍其中几种干电池的构成材料及含量,供参考。一、锰干电池本干电池可用于收音机、录音机、电动玩具等方面。其构成材料及型号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R20型锌-锰干电池在不同放电状态下的交流阻抗图谱,解释了阻抗变化原因。分析表明,从阻抗半圆求得的电容值C_(?)与放电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这一规律对于Zn-MnO_2干电池电容量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种人工湿地植物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氨氮、总磷的去除能力差别较大,菖蒲对总磷和氨氮净化效果较好.试验7d后,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和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对总磷和氨氮的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93.4%和77.6%、72.4%和71.6%、70.4%和70.9%,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的一级标准.该工艺投资少、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以湿法炼锌过程中的中浸渣和挥发窑渣为原料,经浸出、还原、净化和共沉淀等过程制备软磁铁氧体所需的锰锌铁氧体共沉淀粉料.确定浸出工艺条件、硫化沉淀和氟化沉淀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中浸渣的最佳浸出工艺条件如下:温度为90~95℃,搅拌速度为200 r/min,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5倍,时间为2.5 h,液固比为4:1;制得的共沉淀粉料中铁、锰和锌的平均含量比例与理论配方较符合,尤其是共沉淀粉料中各杂质元素含量很低,各杂质成分含量分别为Ca 0.018 0%,Mg 0.008 5%,Si 0.003 8%,A1 0.007 8%,Ni 0.017 0%,Pb0.001 2%,Cu 0.003 3%,Cr 0.002 8%及Cd 0.000 2%,达到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对粉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p204为萃取剂,260号磺化煤油为稀释剂,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考察萃取振荡时间、p204的体积分数、相比率(O/A)以及料液初始pH值对锌萃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p204从铜转炉烟灰酸浸净化液中萃取分离锌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室温条件下,当萃取平衡时间为6 min,p204的体积分数为30%,相比率(O/A)为2∶1,料液初始pH值为3.0时,锌的一级萃取率达到57.32%.经4级错流萃取可以将料液中锌的质量浓度降低到0.027 g/L,锌萃取率达到97.26%.负载有机相经2 mol/L的H2SO4反萃,锌可完全反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