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荣廷二次兴兵图粤与孙中山援桂讨陆之战是粤桂战争的延续,导致了陆荣廷政权的全面覆灭,促成两广统一,奠定了北伐基础.本文结合史实对战争的起因、社会背景及失败原因进行评述、分析.陆荣廷的跨台,是曾经作为革命同行者的军阀势力被革命者所取代的历史写照.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护法失败后,孙中山移居上海,在他直接赞助下,以驱逐陆荣廷、建设新广西为目标的“改造广西同志会”于一九二○年成立。孙中山令陈炯明粤军从福建打回广东,十月底攻克广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兵败逃回广西。孙中山返穗,重组护法军政府,主要目标是进行北伐,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全国,“拔乩返治”,“发展实业”,“保护平民”。(注一)为此,首先要肃清负隅顽抗的旧桂系残余势力,以免它为患广东,牵掣后方,一九二一年五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桂系兵分三路,进攻广东。孙中山下  相似文献   

3.
岑春煊是清末有名大吏,镇压四川、广西等省人民革命运动的剑子手,以“劳勋最着”而飞黄腾达,爬到两广总督、邮部尚书等高位。岑春煊与袁世凯同是清朝最得势的官员,时有“南岑北袁”之称。岑家“三世为官”,岑春煊利用权势,对南方各省施加影响,在两广培植亲信,扩充势力,广西旧桂系军阀的崛起与岑春煊的发家有着密切的联系,旧桂系军阀头子陆荣廷等人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辛亥革命后,岑以讨袁护国、护法为名,与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合而为一”,串通西南军阀,处心积虑地反对孙中山的革命。岑出于自身利益,曾长期与袁世凯敌对,他的“反袁”实质上只是为了  相似文献   

4.
《民约论》是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书中的许多基本原理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权革命,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颇受其影响。在“全民政治”、在“平等观”、在“人权”、在“分权理论”与“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等方面,孙中山和卢梭两人的观点,既有一致,也有分歧。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政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从一个新的独特的视角解读孙中山先生关于立法与行政关系的思想,介绍孙先生对西方立法与行政关系的批评,以及对西方立法与行政关系制度的改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孙中山是引领中国顺应世界潮流的伟大先行者之一,他鼓吹共和、缔造民国、护法北伐,历尽艰辛而不悔。而这一切,与他对世界潮流的洞察与坚信有很大的关系。世界先进文明之子孙中山生于1866年,这正是中国遭受劫难的时代,内忧外患使许多仁人志士奋发而起,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邻国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的崛起,给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以极大的刺激和启示。孙中山青少年时期先后在檀香山和香港就读,对国际局势和西方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甲午战败后,他在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时曾提到自己的求学背景:“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全面评价孙中山思想、事业和精神品格,认识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革命导师”,确立了中国共产9党与孙中山在为振兴中华而奋斗这一历史接力运动中的继承关系,要求共产党人始终高兴孙中山的旗帜。  相似文献   

8.
杨衢云,厦门海沧人,与孙中山创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并被选为第一任会长。他主张共和,反对帝制,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代杰出人物,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均权主义、地方自治体系架构和民族自治。均权主义学说包括了均权的主体、均权的对象、均权的标准等方面,构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地方自治是整个民主共和的基础,但它与中央与地方关系紧密联系。通过这一理论,孙中山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从城镇乡地方自治,中经县自治,再到省自治的地方自治体系,这是他的地方政制设想的基本内容。在如何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方关系上,孙中山形成了大中华民族观、民族平等、扶植弱小民族以及自决自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独立和振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自己的煌煌业迹,伟岸挺立于世界伟人之林,为普天下人所瞩目、所景仰。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它的熠熠光辉,对现实仍有烛照作用。谈到孙中山,人们往往冠之以资产阶级革命家,由此推断他革命成功后必定建  相似文献   

11.
鲁迅敬仰孙中山坚强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伟绩,他赞颂孙中山是一位“永远的革命者”。在孙中山逝世后,有些人对其施行攻击,鲁迅则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家进行了全面的衡量、公正的评价,对反动论客进行尖锐的批评。鲁迅还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他认为: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清除封建残余势力,这是最大的失败;革命党人将革命果实送给袁世凯,导致了更多的革命者流了更多的鲜血;革命党人没有自己充足的武装力量,这加速了革命的失败。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合作,继承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愿,将中国革命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2.
重评陆荣廷     
本文从“义盗”与“反骨仔”,功臣与罪人,拥袁反袁,前进与倒退四个方面对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作了全景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夕这一历史时期,广西先后被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旧桂系和新桂系两个军阀集团所统治。陆荣廷是广西旧挂系军阀头子,他原是清朝官吏(广西提督),后来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充任广西都督,他网罗了一批亲信,如:谭浩明、陈炳煜、莫荣新、马济、沈鸿英、韩彩凤、林虎、林俊廷、韦荣昌等,形成了以他为首的旧桂系军阀  相似文献   

14.
民生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目的 ,其内容极其丰富。孙中山说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 ,国民的生计 ,群众的生命便是。”1他还说 ,民生是经济活动的中心 ,政治活动的中心和一切历史活动的中心。2实现其民生思想 ,孙中山提出了两个办法 :第一是平均地权 ;第二是节制资本。3 民生思想及其解决办法的提出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它要求打破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节制资本”的口号。这些都是现代化内容不断丰富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表现。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与梁启超针对如何解决近代中国的贫弱问题上,不约而同的想到利用外资一法。两人在对外资的态度、如何吸引外资、如何利用外资等三个方面既有一致又有分歧。正确看待这种异同,对我们今天合理引进外资加快经济发展仍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的“力行哲学”是其实行封建、买办法西斯统治的理论基础,他鼓吹这种“力行哲学”是以“国父”主义的名义为标榜,打着孙中山“行易知难”说的旗号推行的,因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为了揭破这种欺骗性和迷惑性,剖析蒋介石的“力行哲学”和孙中山“行易知难”说的关系,还其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主义真面目,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史学界在秦力山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除了有关的论文陆继发表外,还出版了《秦力山集》。但随着史料不断挖掘,有关秦力山的一些问题有必要再认识。最近有的同志认为,秦力山“是留日学生中热情宣传孙中山的第一人”。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此观点的第一条理由是,留日学生秦力山拜见孙中山、介绍孙中山与章太炎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界对于孙中山的研究逐渐向一门独立的学科——“孙学”发展,从国内外研究状况来看,成果蔚然,取得了长足发展。至于孙中山研究之所以为“孙学”之成因,主要体现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来看,内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孙中山思想丰富,涉及面广泛,其论著众多,还有名人效应所驱使;外部因素主要基于现实需要,表现在孙中山政治、...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技》2011,(11):27-27
《孙中山传》是著名的孙中山研究专家张磊及其弟子张苹的最新力作。本书立足于孙中山的著述、当时的报刊文件和亲历者的回忆等第一手资料,结合后期整理的文史资料及部分中外研究论著,对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作了扼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新桂系的崛起与孙中山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政治上,孙中山是新桂系的引路人,新桂系的主要领导人是受孙中山的感召才走上革命道路的;在统一广西的过程中,孙中山在军事上给予了巨大帮助;在治理广西、壮大实力的过程中,新桂系借鉴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