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正交调制解调器非理想特性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其非理性特性对自适应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用于校正非理想特性的简单方法,并把该方法应用到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中,从而提高系统的线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借助半实物仿真平台研究了环路器件的非理想特性对预失真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预失真器的模型及所用到的自适应算法,分析了这些器件的非理想特性以及它们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并通过测试平台评估了不同器件传输特性对信号邻信道功率比(ACPR)及误差向量幅度(EVM)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理想特性中相偏或相位抖动对系统影响较小,而IQ不均衡度大及量化位数少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并对硬件实现提出了一些有用的技术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3.
功率放大器广泛用于通信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中,设计功率放大器时减小其非线性失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章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几种线性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带有失真反馈的前馈技术和预失真技术,并浅析了今后射频系统线性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射频通信系统中补偿由于高功率放大器引起的非线性失真的改进式的基带查找表预失真方法.查找表预失真方法是基于对高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训练,由训练得到的功放非线性参数对功放进行线性化校正,以达到预失真补偿的效果.由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补偿算法简单、硬件开销较少、补偿效果较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记忆多项式的预失真方法相关矩阵条件数和复杂度随着阶数的升高而急剧增加,数值计算复杂且失稳的问题,提出一种并行两箱预失真方法,采用非迭代查询表和正交记忆多项式两个并行模块,分别补偿功放高阶非线性失真和低阶记忆非线性失真.两个模块相互补充,预失真精度高,只须对低阶正交记忆多项式系数进行迭代求解,复杂度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对非正弦时域正交调制信号的有效性,并与基于传统多项式的预失真方法以及查询表级联多项式预失真方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预失真方法收敛速度快,复杂度低,均方误差较传统记忆多项式预失真降低19dB,较级联预失真降低4dB,功率谱和误比特率性能接近原调制信号,均优于其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功率放大器广泛用于通信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中 ,设计功率放大器时减小其非线性失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对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几种线性化技术进行了比较 ,着重分析了带有失真反馈的前馈技术和预失真技术 ,并浅析了今后射频系统线性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延时估计偏差对多项式预失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时估计偏差通常会严重影响射频(RF)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的性能.通过对预失真技术中延时估计偏差的理论分析,发现若要保证存在延时估计偏差时预失真器仍能实现放大器的线性化,则设计的预失真器应是理论上理想预失真器的一个延时版本;并提出一种记忆多项式模型用于放大器的预失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记忆多项式模型比一般多项式模型对延时估计偏差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新的带外信号检测方法和自适应模拟预失真线性化技术,并应用于CDMA直放站的5W自适应射频线性功率放大器,通过自适应检测和自适应预失真控制,有效抑制临信道频谱再生,使输出信号的3阶和5阶交调失真分别改善8dBc和6dBc。  相似文献   

9.
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方法在功放线性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放具有非线性特性,其特征可用AM—AM特性和AM—PM特性表示,采用一种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方法,通过自适应算法实时产生与功放AM—AM特性和AM—PM特性相反的逆模型,从而消除功放非线性特性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此自适应预失真方法可降低互调失真(IMD)达16dB,有效提高功放效率,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字预失真技术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失真技术是克服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LS)算法的预失真技术可以获得很好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性能,但是其中的矩阵求逆运算在硬件上实现比较困难.论文采用坐标旋转数字计算算法(CORDIC)实现QR分解,并应用在预失真技术中,获得了较好的放大器线性化性能.通过在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硬件平台上的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补偿RF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分段多项式的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方法,使用多个直角坐标形式的低阶奇次多项式设计预失真器.分析多种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方法的计算复杂度,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它们的收敛速度和线性化效果.该方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抑制频谱扩展的线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数字预失真技术是宽带通信中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预失真技术在消除通信码间干扰和带外频谱扩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预失真原理提出一种手动预失真方案,利用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产生原因,对失真函数进行求逆,从而使减小功放非线性失真,使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接近,达到预失真的目的.该方法复杂度低效果较好,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数字预失真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记忆非线性放大器的预失真问题一直是预失真技术的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预失真器的几种模型结构和识别算法,它们虽然能够很好地实现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却存在运算量较大的问题.结合LS算法和Hammerstein模型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数字预失真算法,用几次简单的迭代运算代替一次复杂的直接运算,从而以较少的运算量,获得较好的线性化性能.通过计算机软件仿真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它能以较少的参数,快捷、简便地实现记忆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显著提高了放大器的线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对两种基本型式的预失真线性化技术——数字基带预失真和射频预失真的组成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技术具有线性度高、收敛速度快和便于实现等特点,因此可用于对移动发射机中的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图4,参8.  相似文献   

15.
延时估计误差对间接学习结构预失真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学习结构数字基带预失真器的实现需要估计模拟链路延时,而链路延时估计算法存在估计误差,此误差对预失真器性能的影响目前未有相关研究。该文以邻近信道功率比(ACPR)和归一化均方误差(NM SE)两项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研究了延时估计误差对间接学习结构预失真器补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接学习结构预失真器对延时估计误差敏感,在N yqu ist采样的预失真器系统中,只有当估计误差不超过系统采样间隔的1/64时,才能保证此预失真器能够有效地实现功放线性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OFDM系统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射频线性功率放大器在OFDM系统中的重要性作了简单叙述,然后重点论述了两种主要的线性化方法——预失真和前馈,并在ADS环境中对它们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包括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利用反并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完成了一种新型预失真线性化器的设计和制作。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制作的微波电路能在偏置电压的控制下调节AM-AM(amplitude to ampli-tude conversion)和AM-PM(amplitude to phase conversion)转换特性,该特性能补偿行波管失真特性;并且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调节容易、性能稳定、适合于工程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OFDM系统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技术。针对OFDM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对非线性功率放大器敏感的特点,并考虑OFDM的宽带特性引起的功放记忆非线性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辨识方案的非直接学习结构的自适应基带预失真技术,给出了自适应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抑制带外频谱扩散,减小带内失真,实现有记忆非线性大功率放大器(HPA)的自适应预失真。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由正交多项式设计的功率放大器预失真系统,提出一种系数可变的多项式预失真器,并给出相应的实现结构.该预失真多项式有多组系数组合,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不同,多项式选取不同的系数组合,从而降低估计误差.仿真分析表明,当使用2,4和8组系数时,相对于传统的正交多项式,采用该算法得到的估计误差可达到6.0 dB,23.6 dB和42.7 dB的增益,对应得到10 dB,30 dB和50 dB的带外谱抑制增益.该方法降低了预失真器设计中对多项式阶数的要求,提高了设计的灵活性,降低了预失真器后低通滤波器的设计难度.  相似文献   

20.
包络前馈预失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用包络前馈预失真技术实现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原理及理论推导过程。预失真器仅仅使用一个输入和输出信号包络的差信号来分别控制矢量调制器中的可调衰减器和可调移相器,以补偿功放的增益和相位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