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构造运动一方面对先存盆地和古生油气藏进行着破坏与改造,一方面促进烃源岩热演化、提供优质储层、改造盆地疏导运移系统,为晚期成藏提供条件。本结合库车盆地的构造演化、构造样式,着重分析了新构造与油气系统的关系,进而论述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库车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最后分析得出该区域三个油气勘探目标区:拜城、阳霞凹陷南坡秋里塔格背斜带;库姆格列木一依奇克里克断层相关褶皱带;南部构造带。  相似文献   

2.
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库车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构造运动一方面对先存盆地和古生油气藏进行着破坏与改造,一方面促进烃源岩热演化、提供优质储层、改造盆地疏导运移系统,为晚期成藏提供条件.本文结合库车盆地的构造演化、构造样式,着重分析了新构造与油气系统的关系,进而论述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库车盆地含油气系统特征.最后分析得出该区域三个油气勘探目标区拜城、阳霞凹陷南坡秋里塔格背斜带;库姆格列木-依奇克里克断层相关褶皱带;南部构造带.  相似文献   

3.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层序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及地震资料对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的沉积层序进行了剖析,把下白垩统六盘山群划分为一个沉积层序,分别由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反映了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从形成、扩张、鼎盛到萎缩消亡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及上覆层)和作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关键时刻和保存)的发育特点,指出虽然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关键时刻整体上尚未到达,但在逆冲断块的下盘及断层带附近的局部构造中仍会找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三大含油气系统及勘探焦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达木盆地经多年勘探已形成北部侏罗系找油,西部第三系找油和东部第四系找气的勘探局面,但进一步的勘探却举步维艰,为了开创新的局面,寻找新的突破口,在综合分析该区地震,地质和油气藏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含油气系统新概念分析了各系统基本要素和特征,并对各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盆地含油气系统的纵横向变化规律。认为各系统烃源岩均有西好东差的特征,找出了各系统勘探存在的焦点问题,提出解决这些总理2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5.
北非含油气盆地经历了古生代早期的克拉通泛盆地及海西运动之后的拗陷作用阶段,形成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中生代拗陷盆地叠加而成的叠合盆地。在对三叠盆地中生界-古生界成藏组合研究中主要综合分析了:(1)烃源岩和储集砂体区域分布;(2)古构造、主要断裂及不整合面的特征与分布,油气运移输导系统特征及空间分布;(3)不同成藏组合烃源岩区域分布特征;(4)不同成藏组合盖层分布区域,特别是区域性盖层分布特征,同时结合不同类型圈闭的分布规律以及油气系统的保存状况,将盆地内中生界-古生界划分为三叠系Tagi组成藏组合、奥陶系Hamra组成藏组合及寒武系R组成藏组合。通过不同成藏组合的生、储、盖层基本要素的分析,认为盆地内海西期古隆起区,以及盆地斜坡区为有利成藏组合主要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6.
锡尔特盆地是世界上最有利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演化阶段,地层主要由上中生界和新生界组成.盆地的生油岩、储层、盖层发育,圈闭类型丰富,各种成藏要素之间的时空配置关系良好,油气资源丰富.盆地前裂谷含油气层系和裂谷期含油气层系内油气藏的形成,都受控于断块隆起.盆地可分为3个油气聚集带,其中,东部油气聚集带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复合含油气系统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车镇凹陷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的分析,发现其发育5个含油气系统,5个含油气系统在形成过程中共享油气运移通道和盖层等成藏条件,构成一藏多源、一源多藏的复合含油气系统.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源充足,成藏条件匹配良好,油气资源丰富,东营组和馆陶--明化镇沉积时期是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气运聚、成藏的关键时刻.斜坡带和盆地边缘凸起油气资源最丰富,是油气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提出含油气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系统中的过程是受地质因素控制,原有相对平衡状态不断被打破而形成新的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并以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为例阐述了这一观点,指出构造运动在含油气系统中的作用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9.
提出含油气系统由5大要素和5大作用构成,即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和运移通道(要素)以及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和成藏期后作用.含油气系统可进行超系统、系统和亚系统3级划分.其中超系统适用于叠合复合型盆地或跨盆地范围的含油气系统划分;系统和亚系统应限于盆地以内,前者至少应有一套烃源岩,后者可以不含烃源岩.根据盆地构造特点和成藏特点,将西北地区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前陆型、克拉通-前陆复合型及造山带型3种类型,并分析了每一类油气系统的成藏条件、成藏特点和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10.
贝尔凹陷含油气系统划分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基本方法,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可以划出3个含油气系统,即铜钵庙组含油气系统、南屯组含油气系统、大磨拐河组含油气系统.3个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趋于一致,均为伊敏组末期.油气运聚单元的划分有利于认识盆地内油气的分布聚集规律,根据油气运移分隔槽及隔挡条件,可将铜钵庙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2个油气运聚单元,南屯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6个油气运聚单元,大磨拐河组含油气系统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单元.  相似文献   

11.
IMMATURE OIL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WELL YI18 IN CHINA [1]. FROM THEN ON, MORE AND MORE IMMATURE OILS WERE DISCOVERED IN JIYANG SUPER-DEPRESSION, FOR EXAM- PLE, SOUTHERN SLOPE OF DONGYING DEPRESSION, GUNAN SAG IN ZHANHUA DEPRESSION, TAOERHE, DAWANGZHUANG…  相似文献   

12.
优质烃源岩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聚集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叠系延长组是鄂尔多斯盆地最主要的含油层系,主力烃源岩为长7段中下部的"张家滩页岩",累计厚度大,分布面积约5×104km2.烃源岩地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张家滩页岩残余有机碳质量分数一般为6%~14%,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腐泥型,分布范围内烃源岩均已达到成熟,为一套优质烃源岩.勘探实践证实,烃源岩的分布和质量对石油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主要与延长组构造背景、储层致密性及后期保存条件有关.延长组长6段及其以上油藏与分布在陕北斜坡西部已发现的长8油藏平面上大面积准连续分布,且均分布在长7优质烃源岩展布范围内,因此,张家滩页岩分布范围控制了延长组长6及其以上地层油藏和西北、西南部长8油藏分布.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北部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探区上古生界烃源岩问题争议大。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盆地模拟等方法手段对研究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煤层是最好的烃源岩,泥岩为差烃源岩。煤层有机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平均值为61.32%;有机质类型好,以Ⅲ型干酪根为主,属于生气型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为0.8%~1.3%,已经进入生气高峰阶段。烃源岩生气强度为(0.1~1.3)×109m3/km2,具备为研究区天然气成藏提供物质基础的条件。盆地模拟结果表明山西组总生气量大于太原组,是主要的烃源岩层系。烃源岩从侏罗纪末进入大规模生烃阶段,生烃高峰为早白垩世。研究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煤层是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主要气源岩,天然气组分中甲烷含量变化、天然气侧向运移距离等证据进一步佐证了上述观点,突出了研究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原地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东濮凹陷孟岗集洼陷生烃潜力。方法综合运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依据洼陷内21口探井的资料,对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Es1)和沙三段(Es3)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热演化史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油源对比。结果孟岗集洼陷北部Es1烃源岩属较中—差烃源岩,Es3下部烃源岩属较中—好烃源岩,Es3上部属差—非烃源岩,洼陷南部皆为非烃源岩;有机质类型Es1为Ⅰ,Ⅱ1型,Es3为Ⅱ1,Ⅱ2型;Es1热演化程度低,为低成熟型烃源岩,沙三1-2亚段(Es31-2)为成熟烃源岩,沙三3-4亚段(Es33-4)为高成熟烃源岩,濮深8井原油来自Es33-4的高成熟泥岩。结论Es33-4为孟岗集洼陷的主力生烃层系,孟岗集洼陷北部是找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伊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合运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及机地球化学等方法,以地表剖面暗色泥岩的分析资料为主,结合部分井下暗色泥岩样品分析数据,研究了伊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的有机质生烃特征,并分析了控制烃源岩生烃条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二叠统塔姆齐萨依组暗色泥岩为二叠系主要的烃源岩层系: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部分层段有机质类型较好,可达到Ⅱ1型。认为二叠系烃源岩已不同程度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合线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和拉曼光谱等分析手段,从缝合线特征描述入手,分析塔河油田缝合线的成因及其油气意义.结果表明:研究区缝合线可分为3种,即顺层缝合线、倾斜缝合线和竖直缝合线;研究区缝合线有压实、压裂和压溶3种成因类型,其中顺层缝合线以压实成因为主,倾斜缝合线和竖直缝合线以压裂成因为主;压实缝合线或压裂缝合线是形成压溶缝合线的基础,而压溶缝合线是压实或压裂缝合线的延续;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合线比基质有较高的有机质丰度,为油气生成的有利场所,同时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有利通道,也有利于提高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成熟度参数,对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成熟度随深度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甾、萜的异构化参数、脱羟基维生素E的ω(β/ω)/ω(γ)值、热解转化率、饱和烃碳优势指数(CPI)和奇偶优势值(指数可以有效地确定烃源岩的成熟门限;而镜质体反射率、热解最高峰温和烃指数等是划分烃源岩更高成熟阶段的有效指标。综合利用多种指标确定烃源岩的成熟度,最终可将东营凹陷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划分出5个阶段:(1)未成熟生物化学作用阶段,对应深度为0~1800m;(2)低熟油生成阶段,对应深度为1800-2600m;(3)成熟阶段,对应深度为2600-3900m;(4)高成熟阶段,对应深度为3900-5100m;(5)过成熟阶段,对应深度大于5100m。东营凹陷古近系主力烃源岩层主要处于成熟和高成熟阶段,常规成熟门限较深,因而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适合油气的保存,这也是东营凹陷油多气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成熟度参数,对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成熟度随深度的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甾、萜的异构化参数、脱羟基维生素E的w(β)/w(γ)值、热解转化率、饱和烃碳优势指数(CPI)和奇偶优势值(OEP)指数可以有效地确定烃源岩的成熟门限;而镜质体反射率、热解最高峰温和烃指数等是划分烃源岩更高成熟阶段的有效指标.综合利用多种指标确定烃源岩的成熟度,最终可将东营凹陷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划分出5个阶段(1)未成熟生物化学作用阶段,对应深度为0~1 800 m;(2)低熟油生成阶段,对应深度为1 800~2600 m;(3)成熟阶段,对应深度为2600~3900m;(4)高成熟阶段,对应深度为3900~5100 m;(5)过成熟阶段,对应深度大于5100m.东营凹陷古近系主力烃源岩层主要处于成熟和高成熟阶段,常规成熟门限较深,因而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适合油气的保存,这也是东营凹陷油多气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