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苯酐、顺酐、二丙二醇、丙二醇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合成法得到不饱和聚酯,并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产品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经探索发现本实验在醇过量10.9%、酸值为23.78~29.18 mg KOH/g、椎板粘度控制在10.25~15.50 Pa.s、反应时间32±2 h、反应温度204.5±0.5℃的条件下,可获得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子量分布为1.17~1.18)的不饱和聚酯(分子量为4 000~4 500),为获得窄分子量分布的不饱和聚酯产品的合成条件的选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某些不饱和聚酯应用NMR分析、研究确认,不饱和聚酯顺-反异构转化不是在 H+催化作用下进行,而是在反应温度下聚酯分子链中顺式双键瞬间发生断裂成单键,实现了顺- 反异构转化.其异构化程度与聚酯分子链节结构有关,与分子量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3.
以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原料,制备乙酸酐封端的对苯型不饱和聚酯,并测定其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通过优化制备不饱和聚酯的醇解、酯化、混合和固化的工艺参数,得到了力学性质与常规不饱和聚酯相近,且具优良耐水和耐化学腐蚀性能的不饱和树脂。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聚氨酯和不饱和聚酯的合成以及聚氨酯对不饱和聚酯的强度及韧性的影响以及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入聚氨酯后,不饱和聚酯的延伸率随聚氨酯的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其拉伸强度却随着聚氨酯的含量的增大呈现出先变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饱和聚酯用作装饰板、波纹板等建筑材料;而其增强塑料则主要用作汽车和船的外壳。因此,难燃化要求很高,目前,难燃化不饱和聚酯在不饱和聚酯的总消耗量中所占比率还很小,但随着对材料难燃化要求的日益重视,予料难燃化不饱聚酯的比重将会迅速提高。不饱和聚酯的难燃化采用下列几种方法:①添加无机填料;②添加有机难燃剂;③单体(酸、醇或不饱和单体)的改性;④有机金属化合物与树脂的复合等等。在难燃性填料中,已经广泛使用和有效的是水合氧化铝。磷酸酯类和氯化石腊可以作为难燃性的有机添加剂。据报导,双氯桥环辛烷更为有效。此外,也可以将无机物与磷酸酯、卤化物难燃剂等并用。一般氧化锑与卤代单体并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一种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熔融温度,并使用Avrami方程和Jeziorny法、Ozawa法和Mo法分别对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偏光显微镜对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等温结晶后的结晶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熔点受升温速率的影响;等温结晶的温度越高,结晶速率也越大;晶体形貌为球晶;结晶性聚酯存在二次结晶,且随着相对结晶度的增大,结晶变得越来越困难。由于存在二次结晶,Ozawa法和Jeziorny法均出现偏移,而Mo法用于不饱和结晶性聚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国产不饱和聚酯的气干性,选用部分饱和的二元酸酐并添加干性油,合成了适合配制汽车修补腻子用的非蜡型、于空气中可速干的不饱和聚酯。此外,还研究了工艺流程对不饱和聚酯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反应必须在反应开始的回流温度下至少保温1h。  相似文献   

8.
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并对不饱和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黄麻纤维质量分数及长度对交联后的黄麻纤维/不饱和聚酯酰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不饱和聚酯酰胺可完全水解,黄麻纤维质量分数高的黄麻纤维/不饱和聚酯酰胺复合材料交联后的弯曲性能和冲击强度均有提高,长纤维比短纤维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9.
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清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双环戊二烯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工艺,合成了气干性优良的树脂,并研制了气干性不饱和聚酯清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方。对其固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可完全环境降解材料以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本体熔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并对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交联及水解性能。结果表明,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有多种交联方法并可通过热处理有效地增强其力学及降解(水解)性能。因此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可完全环境降解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不饱和聚酯的起始聚合度、交联度与溶胶分数之间的一般关联式。并指出不饱和聚酯与乙烯基类单体通过链交联反应进行共聚生成不溶性网络。阐明了不饱和聚酯共聚交联与无规交联的基本区别是在于凝胶点的交联度和交联指数,q_C和r_C均为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GPC法,测定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从而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的反应机理.制备某些模型化合物,应用化学分析、IR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研究结果确认,松香酸的羧基与聚酯链的端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使其失去反应活性,起到封闭端基的作用.反应过程中无Diels—Alder加成反应发生.为合成性能优良的松香改性不饱和聚酯提供了合理的合成路线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从提高不饱和聚酯温度指数入手,对不饱和聚酯(UPE)所用原料对其温度指数(TI)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还进行了树脂用固化剂的选择和固化工艺的优化,以得到良好的电性能.此外,对铜绿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对树脂耐水性、贮存性及其电性能受温度的影响也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以缩水甘油苄基醚代替部分二元醇与不饱和二元酸酐进行缩聚,制备出气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探讨了聚合温度、缩水甘油苄基醚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对不饱和聚酯气干性的影响.并对聚酯涂料的硬度、耐腐蚀性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个工业化聚酯(PET)生产过程中的分子量分布模型。选择影响指标的主要工艺参数作为决策变量,以产品理想分子量分布为目标,采用序贯二次规划(SQP)算法对缩聚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值和输出指标与工艺分析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7.
对用两种不同催化体系合成的聚酯切片进行了分子量分布测定(GPC法)。结果表明,现生产采用的催化体系生产的聚酯分子量分布与新催化体系生产的聚酯分子量分布大体相同,这与两种体系所得聚合物纺制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基本相同的结果完全相符。另外,对用新催化体系所合成聚酯切片出料过程中的头、中、尾部料进行了GPC分析。分析指出,头部料分布较宽,高分子量尾端表征值较大,而中、尾部料分布较窄,且峰值向低分子量部分偏移,但低分子量部分並未增加。文中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的高分子量的聚羟基醚砜的分子量分布,建立了聚羟基醚砜在N,N—二甲基甲酰胺淋洗液中的GPC标定曲线,本文还测定了聚羟基醚砜的溶度参数并取得了与理论计算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改性海泡石填充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表面活性剂对海泡石进行改性,用DTA分析研究了改性剂种类及海泡石用量对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海泡石的加入可显著改善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海泡石填充效果较好.海泡石的最佳用量在8%-11%左右.  相似文献   

20.
关于聚酯的分子量分布问题,至今未有完全一致的结论。P.J.Flory用统计方法,唐敖庆等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聚酯等缩聚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得到 _w/_n=1+PP为反应程度,当P→1时,_w/_n→2。另一种看法,如等认为,由于裂解反应和交换反应的结果,分子量分布变窄,即尽管反应程度P→1,_w/_n不可能趋于2。我们曾经应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綸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现就分子量分布宽度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