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自动-手动驾驶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未考虑智能网联车队队列行为,提出了考虑智能网联车队的混合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混入智能网联汽车车队的混合交通流特征。对混合交通流中的跟驰行为进行了分析,基于跟驰行为的特征,分别构建人工驾驶跟驰模式、自适应巡航模式、协同自适应巡航车队模式的元胞自动机规则,基于数值仿真实验对不同智能网联车渗透率下的混合交通流特性及拥堵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可显著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平均速度,进而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信号交叉口模糊控制模型,并以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式控制为比较对象,采用仿真技术,从各车道的排队长度、平均滞留时间、通行次数、通行时间和车辆通过率等微观角度分析了交通流的变化与控制方法的内在联系,从交叉口的平均延误、通行时间的均匀性和通过车辆数等宏观角度对比了三种控制方法下的交通效率和公平.微观过程的仿真剖析为交通控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宏观结果则表明模糊控制下的交通更加高效与公平.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业生产中铝挤压生产线存在的工序繁杂、排产量大等导致的生产工期较长、效率低等问题,建立了铝挤压生产线的时延Petri网(timed Petri net,TdPN)模型并进行合理性分析;将头脑风暴优化算法(brain storm optimization,BSO)引入TdPN模型,提出了基于变迁序列个体编码解码方式的铝挤压排产调度问题优化调度算法。算法中采用模拟退火局部搜索机制改善BSO算法在后期的寻优性能,实现最小化批次完工时间的排产调度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缩短生产线排产工期提高生产效率,为工业生产排产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交通信号优化是智能交通控制中的难点。对单交叉路口信号控制提出了一种优化控制模型,该模型先以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对交叉路口的车辆到达进行预测,并根据交通流饱和度理论,用模糊控制器对路口各方向的绿灯时间进行调整。仿真研究表明提出的控制模型可以提高交叉路口通行能力,减少车辆延误,达到交通信号优化的目的,同时比传统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变交通流的情形。如果做进一步的研究可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多路口的区域交通控制,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防空武器系统网络化协同交战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络化作战条件下,防空武器系统协同交战的过程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首先综合运用IDEF0和IDEF3建立了系统的静态模型,然后通过提出一种随机着色Petri(SPN),建立了协同交战过程的动态仿真模型。建模仿真分析表明,上述建模仿真方法为多防空武器系统的集成与分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体BDI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通过相邻路口信号控制智能体的信息交互和协调,在确保路口绿灯时间利用率较高的前提下,尽量使相邻路口驶来的车队不停车地通过路口.编制交通控制微观仿真软件,在一个由8个路口组成的交通网络中对多种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7.
快速路出口通行能力的可靠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长波  张宁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1):1595-1599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交通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快速路系统。快速路上没有交通信号灯,车辆可以高速行驶,但是在快速路的出口,由于右转车等待向右并线,使快速路上的车辆不能及时驶出,甚至导致整条道路的严重拥堵。出口成了影响快速路通行能力可靠性的瓶颈,无法有效地发挥快速路迅捷、通畅的作用。依据交通需求满意可靠性观点,利用仿真数据,研究在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不同到达率、右转率、让行率条件下,由右转车向右并线引起的道路通行能力可靠性变化,给出分析结果和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多无人地面平台协同控制能力,适应新形势下智能战争趋势,基于JADE和World Wind Java构建了多智能体地面平台协同控制仿真系统。运用多Agent理论建立无人地面平台仿真模型,基于JADE构建协同控制仿真平台,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任务分配机制。仿真实验表明,构建的协同控制仿真平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灵活性,优化后的任务分配机制使得多无人地面平台群体执行任务效率明显提高,且可应用于其他海上、空中无人平台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由于Petri网适于描述系统冲突和竞争,故在较多场合中引入了Petri网对通信协议及系统进行建模,但目前采用Petri网对现场通信系统建模和评价还很少,通过Petri网协议描述实现现场通信和评价系统性能双重功能更无先例,本文在时间Petri网的基础上加以拓展,提出了现场通信协议的类时间Petri网描述方法,针对多协议现场通信控制装置FCCD,从理论上建立了FCCD系统的类时间Petri网模型,实现了多协议智能设备的互连及其系统的性能仿真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李波  张承宁  李军求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407-5410
建立和分析履带车辆动力学数学模型;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履带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地面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模型,联合动力学模型与控制系统模型构建完整的整车虚拟样机;利用该虚拟样机对整丰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并与实车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整车虚拟样机模型仿真的正确性,为电传动履带车辆的研发提供了新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控制车辆在交叉路口顺畅通行,本文在介绍交通信号灯系统结构、运行模式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控制中不同策略的方法,使用在不同的时段采用不同的路口控制模式,自适应地控制车辆通行时间,并根据路口间距采用不同的开启时刻以及使用交通诱导策略,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保证整个交通系统的高效流通,而且通过车载标签及时掌握的车速、车型和交通量等交通信息可以为该路段远期规划的交通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对智能交通控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城市交通中清洁车作业行为特征,运用交通元胞自动机方法和理论,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收集数据,绘制道路各车道流量图,时空图,车辆平均速度,车辆平均延误,车流平均密度和道路通行效率曲线,分析清扫车和洒水车两类清洁车作业行为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清洁车作业行为都会诱发明显的移动瓶颈,对城市道路交通流产生显著干扰,在上游形成较宽的车辆拥挤带,并向上游迅速传递,且洒水车作业行为对道路交通流干扰更为明显,得出当进车率较小时,两类清洁车作业行为即会导致道路通行效率下降,当进车率进一步增大时,道路通行效率降幅最高超过5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多智能协作问题的研究现状,借鉴自然界中物种之间协同进化机制而得到的协进化计算思想,提出了基于协进化机制的多智能体系结构和协作方法,介绍了协作化智能体的分层设计方法,协进化智能体之间以及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并设计了基于协进化方法的多智能体系协作系统仿真框架,以多武器平台协同的控制对抗仿真系统为背景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干线中相邻交叉口缺乏联动性,通行能力下降的现状,应用微观仿真技术构建交通流运行、控制与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干线信号控制效果以优化配时参数.借助于车辆发车,跟驰、避撞、换车道、信号控制等微观仿真模型,描述每辆车在干线中的运行参数;以交通效率、污染、安全,能耗为评价主体,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采用改进的AHP与熵值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定综合评价值;使用VisualC++编制仿真评价软件并应用于实例,评价结果表明了仿真评价指标、方法和软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保税港区海关卡口区域的建模问题,从海关监管、交通特征及排队网络分析出发建立了其离散事件仿真模型.并针对建模的可重构性要求,结合对车辆服务台选择和排队控制过程的分析,提炼出实体控制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时适应资源组织形式改变的面向服务的实体控制模型.同时,提出并开发了基于Arena仿真软件的实体控制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实验进行方案分析和比较,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道路交通问题日益显著。为提高城乡结合部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率、环境效益和交通安全,提出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延误、通行能力、停车次数、车辆尾气排放等因素构建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典型交叉口为例进行分析,给出改进设计方案并进行交通仿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可以缓解城乡结合部道路交叉口交通拥堵和污染物排放的问题,具有较好的交通信号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道口的车辆交通系统,将各道口描述为资源库所,车辆到达(离开)道口的事件描述为发生时间间隔服从泊松分布的赋时变迁,从而建立了该系统的随机赋时Petri网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开发了VB仿真系统平台,仿真实验显示该系统能够模拟道路口的车流动态过程,可以为交通调度算法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8.
林琳  刘振娟  李宏光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2037-2039,2043
论文研究了采用Matlab环境下stateflow软件包对赋时Petri网(TPN)模型进行仿真的方法,针对工业DMF(二甲基甲酰氨)回收装置,建立了其开车过程的TPN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可达图,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规划方法,给出了DMF开车过程的优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限量式单通道双向通行控制问题,基于GPS车流感知数据提出了一种端限量式单通道双向自适应通行控制方法。通过在单通道及两端划设扫描区、等候区、单通道内三大类区域,利用GPS定位数据实时感知分析车辆在单通道两端行驶的10种状态,构建了单通道车辆通行控制策略分析模型,对车流数据进行动态汇总和饱和度分析,然后根据"按需分配"和"端总量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双向通行信号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端限量式双向通行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最后利用某大型露天矿单道平硐进行了实例验证,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单通道车辆的双向限量通行,避免了车辆运输过程中的行驶冲突,减少了车辆"空等"时间和油耗,提高了单通道通行效率,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种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及仿真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承向军  杨肇夏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8):1970-1973,1976
在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道路交通控制概念模型和单路口交通信号自学习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区域控制方法。通过相邻路口信号控制智能体的信息交互和协调,在确保路口绿灯时间利用率较高的前提下,尽量使相邻路口驶来的车队不停车地通过路口。编制交通控制微观仿真软件,在一个由8个路口组成的交通网络中对多种信号控制方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定时控制和感应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