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传统媒体中的名誉侵权行为相比,因特网中的名誉侵权行为出现新的特点:侵权行为主体的不确定;侵权主体的低龄化;侵权行为审查的有限性;侵权行为的互动性;传播区域更具广泛性。这些新特点使得我国法律的预防作用在因特网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使得我国法律发挥制裁作用的难度加大。目前我国因特网行业的立法尚处于起始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加强网络服务商自身的管理,增强用户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
徐晓放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9,(4)
名誉权是一切公民或者法人依法享有的人格权,它代表着公民或者法人的人格尊严,关系到其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受到信赖、尊敬的程度。新闻舆论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正当权利,但行使新闻自由权不得侵犯公民或者法人的名誉权。因而,正确区分正当的舆论监督和名誉侵权的界限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4.
新闻自由作为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的重要表现形式,既依赖于法律的保护,同时又为法律所限制。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自由,超出法律规定的限度即可能构成新闻侵权。在现实生活,无论哪个国家,都存在着新闻报道侵权的问题。本文就此对新闻报道侵权的含义、构成进行分析,对其认定标准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中,名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给社会主体带来了许多利益。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侵犯名誉权的形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博客侵犯名誉权为例,虽然博客是现代社会中人们表达言论的工具之一,但是许多人却无法正确使用它,以致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本文着重对侵犯名誉权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希望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名誉权的相关知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6.
商业秘密作为人类的智力成果,凝聚着经营者的巨大智力投资。文章诠释了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商业秘密侵权责任的认定,以期公众对商业秘密及其侵权责任有一个全新的法律认识,自觉的遵守法律法规,更好的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护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7.
8.
由于在微博自身的特殊性,微博环境中的表达自由更为凸显,微博中名誉权较传统名誉权的范围更为受限。在微博中,对于名誉侵权行为应当有不同的利益权衡取向,微博的一些特殊功能也导致了一些新的名誉侵权主体争议的出现,以及如何在名誉受损后获得充分救济和名誉恢复同样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商标侵权赔偿数额的认定一直是商标侵权案件司法审判中的难点和争议点。对商标侵权诉讼司法实践案例的实证研究发现,审判实践中存在适用法定赔偿的案件比率过高、在侵权数额认定方面缺乏法定赔偿计算方法、赔偿范围过窄、权利人举证困难等问题。建议通过建立法定赔偿的量化标准体系,适用比例原则,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减轻权利人举证责任负担,扩大商标侵权的赔偿范围等策略,完善商标侵权赔偿数额认定制度。 相似文献
10.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新型的第四大媒介,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使得网络名誉侵权随着网络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网络侵犯名誉权纠纷比较复杂,涉及到用户之间,受害人与侵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用户通网络提供商之间的关系,又涉及到责任的承担及赔偿问题。而侵权责任认定问题一直也是法学界广泛关注的。与传统名誉侵权相比,它具有许多新的特点,故有必要对网络侵权责任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朱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1-33
鉴于隐私权在理论上不成熟,在实践中常与名誉权混同,本从客体特征、主体范围、侵害方式及责任承担四个方面,围绕两的主要区别进行学入的比较分析研究。从外国立法先例、立法的目的和理由以及隐私权的的性质和特征,论证隐私权与名誉权不同,只有公民才是隐私权的主体;指出隐私作为隐私权客体与名誉权客体名誉区别突出体现在隐私的个人性和秘密性;通过司法实践中真实的案例分析,阐明侵害名誉权与侵害隐私权在行为特征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荣誉权被侵害的样态:妨碍、破坏应当获得荣誉称号的人获得荣誉称号的行为;侵占权利主体的荣誉权;否定权利主体的荣誉,侵害荣誉权;毁损、侵夺权利主体荣誉证书、证物的行为。荣誉权被侵害的救济:对权利人应当获得荣誉称号而遭受侵权没有获得的,或已经获得荣誉称号而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的,一经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就认为被侵权方享有该荣誉称号,无须重新颁发、补发荣誉证书;其赔偿损失请求权,不以在财产损失为要求:对权利主体物质损害的赔偿,应当判令侵权方支付或退还权利人应得的奖金和其他物质损失,引起诉讼造成权利人经济损失的,也应包括对权利人精神损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3.
孙海龙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4):1-6
以北京市高院首例商誉侵权纠纷案件为基础,从理论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就商誉的法律概念和特征、商誉侵权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商誉侵权民事责任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聪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48-54
侵权损害赔偿是追究著作权侵权行为最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同时也是著作权法理论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著作权法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学界和实务领域所诟病,《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对著作权法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作出了积极回应。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中存在的赔偿数额计算方法缺乏可操作性、法定赔偿适用单位模糊、是否应当引入惩罚性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和争议亟需立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黄小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83-84
在对3类新闻博客及其传播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方兴东构建的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共生生态系统,并对新闻博客和草根记者的新闻规范进行了揭示,以期推动新闻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共生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柳倩宇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36-37
我国名誉权法律保护存在着言论自由和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的协调问题。合理界定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的范围与边界是化解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困难的出发点。加强公众人物名誉权的保护需要明确引入公众人物的法律概念,建立我国公众人物名誉权保护的强化机制,引进西方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恶意不实诉讼"制度和"实际恶意原则"。同时,公众人物的名誉权的保护也应受到合理的限制,国家需要制定新闻法以及相关法律保障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塑造企业信誉加强企业信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7):220-222
分析了企业信誉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信誉管理的具体措施,说明了加强企业信誉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