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实验测定,3头繁病因荷斯坦公牛在兰州地区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性欲旺盛,14-16月龄可进行早期采精,冻精活力达到“国标”。1-4岁的评定等级均在一级以上,36月龄体高,48月龄体重均达到中国荷斯坦牛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石河子垦区养牛业是以荷斯坦奶牛为主要品种,以七十年代末引进推广冷冻精液技术,到八十年代后期冷冻精液技术全面应用于生产,对垦区牛的育种改良工作给了很大的促进.牛奶平均单产大幅度提高.由八十年代中期单产不足一吨,提高到现在的三点五吨以上.与全国及自治区先进单位及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尽快缩小这一差距,从种公牛方面已无问题,我们引入了全国最优秀的种公牛冷冻精液.但采用常规的改良方法,逐代改良提高将需要多年,因此利用新的改种方法和技术,试验推广牛胚胎移植技术,加速我区荷斯坦奶牛的良种化进程,是一条可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对安格斯牛、海福特牛和荷斯坦牛共计1088头的超数排卵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SH来源对超排效果影响不显著,FSH剂量、超排季节、个体差异与公牛精液品质对牛超数排卵有一定影响;安格斯牛以10-10.25mg的超排效果最好,荷斯坦牛以9.5mg的超排效果最好;在季节对超排的影响方面,安格斯牛在秋季的效果最好,荷斯坦牛、海福特牛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超排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但荷斯坦牛在冬季的效果较好,可用胚数为7.13&#177;7.94;海福特牛在秋季的效果较好,可用胚数为4.57&#177;4.42。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公牛精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利用不同个体的海伏特、安格斯和荷斯坦种公牛精液进行体外受精,观察了不同品种不同个体种公牛精液的体外受精效果,利用五种海伏特种公牛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为17.6%~74.7%,囊胚发育率为1.0%~32.6%,不同个体间差异极显(P〈0.01)。利用五种安格斯种公牛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为34.7%~85.3%,囊胚发育率为6.2~40.5%,不同个体间具极显差异(P〈0.01)。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奶牛的遗传基础对耐热性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对弗荷杂交牛(弗莱维赫×荷斯坦F1)与荷斯坦牛的生理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品种分组试验设计,根据组间胎次、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取18头弗荷杂交牛和18头荷斯坦牛.结果表明,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血清T4,CORT,IL-1,T-AOC和SOD水平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IgG,TNF-α,CD4和CD4/CD8水平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直肠温度、红细胞钾和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非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血清IgE,Ig M和CD4质量分数极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1),血清IL-6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荷斯坦牛(P0.05),血清MDA质量分数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二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热适应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高于荷斯坦牛,能较好地适应高温高湿的外界环境;非热应激期,弗荷杂交牛的免疫功能高于荷斯坦牛,机体的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克隆猴,就很难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类的医学技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2018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10天(12月5日)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克隆猴在中国成功了,与人类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是一个国际上的技术难题,这一难题甚至花费了从克隆羊“多利”的诞生直至今日的21年的时间!疾病研究、新药测试将大幅提速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表示,克隆猴的成功,将为脑疾病、免疫缺陷、肿瘤、代谢等疾病的机理研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3,(9)
最小的纳米电动机问世7月25日,科学家用碳纳米管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电动机,它的直径约为500纳米,比头发丝还要小300倍,能够在电压驱动下转动。纳米电动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设计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电动机的旋转叶片是一片金叶,长度不到300纳米,叶片安装在一根由多层碳纳米管做成的转轴上。“姐姐生妹妹” 首匹克隆马出世8月6日,意大利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宣布,他们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匹“自体克隆马”。这匹名叫“普罗米塔”的小母马的“妈妈”同时也是其“姐姐”。“普罗米塔”于今年5月28日…  相似文献   

8.
科学追踪     
概述:2002年12月的世界科技领域,正当人们忙于总结1年的工作时,突然一邪教组织12月宣称世界第一个克隆婴儿已经于当月26日诞生。这一消息引起全世界巨大反响。有关专家认为,克隆婴儿的真实性有待核实。此外,12月世界科技领域引人注目的成果和事件还有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完成水稻基因组“精细图”,IBM 开发出世界最小的硅晶体管,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飞船。此外,中国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9.
运用RT-PCR技术从患乳房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乳汁炎性细胞总RNA中扩增出CD54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1608bp,编码535个氨基酸,其中前28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信号肽序列,482~504位为跨膜区,505~535为胞内区,在胞外区上存在13个N-链糖基化位点,在第394~472aa发现存在1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与GenBank中报道的牛CD54相比,存在 6个核苷酸变异,导致4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但N-联糖基化位点的数量和位置没有差异.与其他物种相比,荷斯坦奶牛CD54基因与猪CD54基因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人、类人猿和猕猴亲缘性较远,与小鼠和大鼠亲缘性最远.  相似文献   

10.
历经数十年的艰辛和磨难,英国胚胎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利用从绵羊身上抽取的乳腺细胞,成功地克隆出另一只一模一样的绵羊,终于使他25年来孜孜以求的克隆研究梦想成真。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象一枚重型炸弹震惊了整个世界。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意思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的方法。它和无性繁殖的区别在于需人工操作。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维尔穆特博士从一只雌性成年绵羊的乳腺  相似文献   

11.
尹志平 《甘肃科技》2011,27(2):142-144
选择30头胎次、体重、产奶量均相近的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为期60天的饲养日粮摄入测定。结果显示,各类饲料日提供给荷斯坦泌乳牛的总营养成分量分别为:干物质16.9kg,粗蛋白质2.61kg,粗脂肪0.69kg,钙0.13kg,磷0.1kg,泌乳净能121.68MJ/kg。锦屏镇奶牛荷斯坦奶牛日粮干物质、能源、粗蛋白、钙、磷略低于中国饲养标准,在以后的目粮中应添加干物质1.30kg,产奶净能4.5MJ/kg,粗蛋白质0.03kg,钙0.03kg,磷0.01kg,而粗脂肪、粗纤维则高于中国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克隆“多莉”羊的英国科学家跳槽新加坡成功克隆“多莉”羊的一名科学家辞掉在英国的工作,加入新加坡一家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公司。世界第一只克隆的哺乳动物“多莉”羊,是苏格兰一组科学家的集体研究成果,现在这组科学家中的科尔曼博士将跳槽新加坡的 ES 细胞国际公司,从事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技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科尔曼说,新加坡在  相似文献   

13.
选用6头13月龄左右的中国荷斯坦生长公牛,分别饲喂6种NDF水平(NDF的质量含量分别为30.26%,32.49%,34.71%,36.94%,39.16%和41.39%)的日粮,并采用6×6的拉丁方试验设计,考察了日粮NDF水平对生长公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DF水平为30.26%的日粮组中,生长公牛的干物质(DM)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NDF水平组的DM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其他各组之间,生长公牛的DM的表观消化率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NDF水平为30.26%,32.49%,36.94%的日粮组之间和NDF水平为32.49%,34.71%,36.94%,39.16%,41.39%的日粮组之间,生长公牛的有机物(OM)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其他组之间,其OM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日粮NDF水平对生长公牛的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较明显(P<0.05),且随着日粮NDF水平的增加,其表观消化率也随之升高;NDF水平对生长公牛的淀粉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则不明显(P>0.05);氮的沉留效率受日粮中NDF水平的影响,过高和过低的NDF水平都不利于氮的沉积;生长公牛在采食不同NDF水平的日粮时,其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日粮NDF水平的增加,其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1,(7)
就在英国刚宣布他们正在制定世界上首部“禁止克隆人法”时,美国又爆出惊人新闻:一批转基因婴儿出世。此前,美、意两位科学家宣布,他们将联手尝试克隆人,以帮助不育夫妇获得后代。预计12个月内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就在关于“克隆人”的问题被炒得灸手可热的时候,中国的“克隆”技术研究者目前称:克隆人比克隆动物更容易些。早在1990年便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克隆出两只小羊的西北农林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4,(2):62-63
克隆技术让灭绝物种有望复活2003年 12月22日,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克隆鹿。克隆这头取名为“杜威”的白尾小鹿所用的成纤维细胞是从一头死去的白尾雄鹿皮肤样本中分离出来的,实验中采用的卵母细胞取自白尾雌鹿的卵巢。研究人员随后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克隆胚胎,并将其植入代孕母鹿体内,最终获得了克隆小鹿。这一成果被认为在濒危鹿种保护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国产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2003年12月30日,我国最先进的民用直升机H425在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机场飞起,这标志着第一次由哈飞人自主担纲整机设计的世界先进民…  相似文献   

16.
牦牛乳的凝乳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麦洼牦牛乳的若干凝乳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荷斯坦牛乳作了比较,全乳加入凝乳酶后,所测定的牦牛个体乳样均能正常凝乳,而中国荷斯坦牛乳中有35%的样品无法凝乳,降低牦牛乳的pH值或在全乳中加入CaCl2(20mg/100ml乳)可显著减少凝乳时间,-20℃保存一个月的牦牛乳样无法正常凝胶,提示凝乳与酪蛋白微团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同一时间采集的全奶牦牛与半奶牦牛乳的凝乳时间未见明显差异;牦牛乳的凝乳时间与乳的常规厉分含量及乳蛋白组成之间也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由于牦牛中未检测到象中国荷斯坦牛那样无法凝乳的个体,这一特点使得牦牛乳更适合制作乳酪,实验还对牦牛凝乳后的酶乳清、凝乳酪蛋白进行了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0月,英国伯明翰大学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托玛斯·贝尔教授专程来到中国与徐滨士会晤,就中英双方共同进行“表面工程”的深入开发研究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是世界“表面工程”研究领域顶级权威的会晤。看到徐滨士教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贝尔教授由衷地赞叹:“‘徐’使中国领先于世界!”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中国威胁论”、“人民币应该升值”、“中美贸易摩擦”、“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等等,诸多刺激中国人神经的字眼儿接踵而来。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中国到底“惹”着谁了?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崛起。中国的一举一动引起了世界如此大的关注。引用本栏目曾发表过的赵晓博士文章中的一个比喻:一只蚂蚁钻进瓷器店,必然是无声无息;但如果是一只公牛闯进了瓷器店,其结果可想而知。拿破仑所言的“睡狮”在醒过来后,必然会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按照经合组织(OECD)经济学家麦迪森的计算,中国在几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处于领跑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贡扬 《世界博览》2014,(15):54-57
在欧美流传着一种说法.“在高尔夫场上谈的是上千万的生意,在马球场谈的是上亿的生意”。如今,马球运动已经是世界政商贵族最追捧的顶级运动.继高尔夫之后.马球运动也逐渐在国内兴起.成为中国富人们热衷的又一项社交运动。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佛朗肯斯坦》吗?拿小说家玛丽·雪莱的这本“全球第一部科幻小说”开玩笑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儿,尤其是当我们想到“怪物”那张狰狞的脸——“怪物”是由野心勃勃的佛朗肯斯坦医生所制造出的“悲剧作品”。虽然他是由一具具尸体拼接而成的“仿生人”,并最终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收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佛朗肯斯坦不是也成功地给那些死去或残缺的肢体注入了新生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