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分析师跟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以2004-2013年发生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主要探讨证券分析师跟进目标公司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并购经济后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分析师跟进目标公司以及当目标公司的分析师跟进人数较多时,并购公司的短期并购绩效会降低,目标公司的短期并购绩效会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公司分析师跟进对并购公司的长期财务绩效和长期市场表现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损益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研究发现,A股公司管理者在并购活动中表现出偏度偏好,过度追捧有小概率获取极高收益、即收益分布正偏的“彩票”型并购标的。并购标的的预期收益偏度越大,管理者为其支付的并购溢价越高,而这一非理性行为显著损害其并购绩效;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机构持股比例低、以及总部所在省份博彩氛围更浓的主并公司中更强,且在考虑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偏差、以及替换主要变量度量方式时依然稳健。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偏度偏好的视角揭示管理者并购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丰富偏度偏好影响管理者公司财务决策的研究,并进一步理解文化因素对并购绩效等资本市场产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决策群体构成与决策绩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决策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模拟创业的不确定性特点,通过组间实验设计,对群体构成中的形成方式和群体结构与群体决策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经多元方差分析发现,"自愿形成",且"有领导"的群体决策绩效,显著地优于其它三种组合的群体决策绩效,从而揭示了促进群体成员进行"信息驱动"的互动、提取加工"独占信息"的前提条件;此外,研究还发现,决策的主观绩效与决策的客观绩效之间没有相关性,从而间接地发现了群体成员的异质性是群体互动方式与群体决策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此外,群体决策不一定优于个体决策。该研究结果对创业者构建创业团队、改善创业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反收购强度对公司控制权防御的影响与最优反收购强度的选择,并将大股东掏空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首先,在三种不同的反收购决策权归属的情况下,分别考察目标公司的中小股东,代表大股东利益的管理层以及潜在主并企业的三方博弈行为.其次,构建了反收购强度如何影响公司控制权防御的理论模型.最后进行了数值分析,综合阐述了反收购强度对潜在主并企业的出价及目标公司并购概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除开传统文献中提出的谈判收益假说与管理层堑壕假说,反收购条款的控制权防御作用同时也受到目标公司反收购决策主体的影响.2)在三种不同的反收购决策权归属的情况下,主并企业的最优出价均随着反收购强度增加而升高,且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高,最优出价也将会进一步提升.3)反收购强度和反收购决策权的归属是影响并购概率的两种重要因素,当明确反收购归属权时,并购概率随着反收购强度的加强而下降;当目标公司改变反收购归属权时,即使反收购强度增大,并购概率也可能会上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任安 《系统工程》2007,25(11):114-119
现代西方并购理论和很大一部分实证研究结果都支持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作用,可以作为外部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我们对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间控制权转移前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权转移给交易双方均带来绩效改善,而且对收购公司的影响尤为显著;控制权转移确实可以改善交易双方公司的绩效,从而证明了中国的控制权市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企业绿色并购行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微观机制,但其实施动机和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分阶段实施为外生冲击,考察环境规制政策对污染上市企业绿色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能显著提高污染企业绿色并购概率,并且绿色并购带来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环境绩效的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目标企业并未集中于环境规制强度弱的地区,排除了污染转移的替代性解释.同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激励的绿色并购具有重大并购占比高、关联并购占比低,业绩承诺金额少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漂绿”工具的替代性解释.最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的绿色并购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和外部关注度高的企业.本文对绿色并购行为进行深入考察,这对理解环境治理压力下的企业具体应对策略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深化环境治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整车销量不断上升,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为此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寻求并购机会,希望通过并购快速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本文以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福耀集团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因子分析的财务指标分析法从股价、财务绩效等多个维度分析了福耀集团三次典型的并购事件对其短期和中长期绩效的影响;其次结合Bai-Perron断点检验分析并购事件对于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该企业三次典型并购事件均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行业特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选取三个具有显著行业差异的代表性行业上市公司1998-2004年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分析行业特征差异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样本行业具有不同的盈利驱动力,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受行业特征因素的显著影响、因行业而变。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单纯的总样本教据分析可能掩盖了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行业差异性,因而更多的小样本研究是必要的;只有深入发掘相关性背后企业盈利的真实驱动力,改善股权结构形成机制,才能建立起中国企业股权鲒构与公司绩效之间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非关联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财务指标和市场反应两方面着手,用统计方法和事件分析法重点分析1997年非关联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重组活动未能有效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尤其是那些绩优公司的重组活动效果更不理想;相对而言拥有B股的公司其重组绩效优于总体;投资者对上市公司1997年的重组事件反应不强烈,对重组活动整体并不看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58起跨国技术并购样本,研究了我国企业技术能力、与目标企业的技术相似性、文化距离、跨国并购整合经验、整合程度对跨国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得到4种我国企业跨国技术并购的成功模式,分别是实力驱动型、稳中求进型、扬长避短型和风险对冲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并购模式和整合策略选择合理时,不同技术能力的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都能取得较好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1.
以2003~2009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低碳产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集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低碳产业上市公司并购对公司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产业上市公司并购有利于增加公司劳动力需求。本文研究不但从理论上丰富了并购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范围,从实证上明确了并购对公司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关系,并且为相关政府部门合理制定就业政策提供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集团归属、控制权集中度与关联并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席酉民 《系统工程》2008,26(1):8-14
运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4年间的关联并购数据,对上市公司集团归属、控制权集中度与关联并购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进行了二项逻辑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附属于集团公司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关联并购行为;上市公司控制权集中度与关联并购行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成为了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壮大的重要方式,企业并购效率较高,中小企业通过并购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加速科技发展、增加市场份额等效应,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2006年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权转移方式对促进中小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中小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是决定并购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小上市公司并购还具有外部控制权治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385次并购投资事件为样本,放松传统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同质信念假设,首次运用并购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来构建意见分歧的替代变量。分析管理者和投资者对于并购投资的未来收益存在意见分歧是否会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方式。结果表明意见分歧程度与公司总负债率正相关,即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的意见分歧会导致企业的激进负债行为。此外,意见分歧越大的公司越倾向于采取短期债务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雷辉  郝艳艳  陈收 《系统工程》2008,26(2):7-13
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使中国股市实现了全流通的格局,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在中国沪深两市2006年完成股改分置改革的并购事件的主并公司为样本,按照并购融资偏好的不同分类,对并购事件的短期价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的国际化已经成为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浪潮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本文采用2006-2017年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Wind《中国企业库》与海外并购数据库Zephyr、SDC,通过相互匹配,构建了全新的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新新贸易理论视角,检验了国际化动因、生产率异质性对国有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同时,针对国有企业的独特性,进一步考察了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寻求的国际化动因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国有企业越有可能采取海外并购的进入模式.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正向调节国际化动因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生产率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包含序贯进入阶段和竞价阶段的动态竞争并购模型,分析了不确定竞争环境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主并企业竞争并购策略,重点求解了均衡状态下竞价阶段的最优竞价策略,序贯进入阶段后进入主并企业的进入决策、先进入主并企业的初始报价策略和进入时机. 研究表明,先进入的主并企业可以通过抢占式报价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并购竞争,且存在随机冲击的一段区间,使其可以单方并购目标企业. 通过把模型扩展到进入顺序内生情形,确定了主并企业抢先进入的必要条件,并对主并企业的最优竞争并购策略及其相应的并购期权价值进行了求解. 结论表明,抢先进入威胁将加速并购的发生,并且竞争主并企业之间进入成本差异越小,并购竞争越激烈.  相似文献   

18.
以1999~2009年发布盈余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价格模型和报酬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重述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重述信息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市场对重述传达的盈余信息的信任度较低,重述没有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但非核心重述具有显著的负的市场反应。因此,对盈余重述行为应重点关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19.
张峥  柏春华  何园 《系统管理学报》2012,(5):662-667,683
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提升持续创新能力。通过运用动态战略地图方法,构建了基于持续创新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并购整合模型,并在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的基础上,对产学研合作力度、市场集中度和污染排放因子进行动态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适度的产学研合作力度能够有效提升持续创新能力;而仅提高市场集中度难以显著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提高污染排放标准有利于提升持续创新能力,但边际增长效应呈现递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