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污泥生物干化中嗜热菌的荚膜染色效果,找出效果最好的嗜热菌荚膜染色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污泥生物干化中的生物内源产热规律及其脱水机理奠定了基础.方法以嗜热菌为实验对象,采用湿墨水法、干墨水法、Anthony染色法、石炭酸复红墨汁法、刚果红盐酸负染色法、刚果红盐酸负染色法的改进等7种方法,结合1 600倍油镜镜检,从荚膜清晰度、实验操作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及其存在的缺陷等方面进行比较,评价其染色效果.结果将7种方法对比分析,发现湿墨水法染色效果好,Anthony染色法和石炭酸复红墨汁法一染色效果较好,石炭酸复红墨汁法二和刚果红盐酸负染色法染色效果差,干墨水法和刚果红盐酸负染色法的改进染色效果较差.结论湿墨水法染色效果好,但荚膜易粘黏在一起,而Anthony染色法和石炭酸复红墨汁法一不但染色效果较好,而且更有利于后续生物内源产热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细菌鞭毛染色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文探讨了鞭毛染色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RYu氏法、改良法、媒染剂与染液分装法进行鞭毛染色。结果 :改良染色法较RYu氏法杂色效果清晰。在不同培养时间染色显示 ,培养18—24小时 ,细菌鞭毛染色效果好。在不同种培养基中 ,以肉汤培养最能保证鞭毛染色的效果。1 5%琼脂培养基次之 ,30℃较35℃更易观察到鞭毛。结论 :改良后的鞭毛染色效果较RYu氏法好 ,选用肉汤培养或1 5%琼脂培养基 ,在30℃左右培养18—24小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细菌鞭毛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供试细菌菌株的培养基、菌种转接次数及培养时间,采用银染色法对细菌鞭毛进行染色,使鞭毛染色更易进行,大大提高了银染色法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微生物学实验教材上介绍的Schaeffer-Fulton氏芽孢染色法进行了改进。用石碳酸复红试剂代替0.5番红水溶液作为复染剂,并对比不同石碳酸复红浓度及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碳酸复红的10倍稀释液为复染剂,复染30 s~1 min时能达到最佳的染色效果。改进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染色效果对比鲜明,可使学生更易将菌体与芽孢区分开来。将改进的染色方法运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广大中、小学生物学教师,大学普通动物学教师以及从事纤毛虫研究的工作者介绍两种简便的草履虫细胞核的染色方法,即石炭酸品红染色法和吖啶橙/Hoechst33342双重活体荧光染色法。  相似文献   

6.
宋瑛琳  王芳  田明 《实验室科学》2012,15(1):122-123
芽孢是微生物的重要结构,对于微生物的分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芽孢染色上虽有不少方法,但仍存在染色效果不明显的缺点。对三种芽孢染色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方法三着色强,观察清晰,染色效果更理想,而且该方法快速、有效、简便易行,更适于在实验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小立  刘代成 《科技信息》2007,(34):100-101
本实验将一个月的昆明系小鼠经7天过氧化氢皮下注射处理后,用多种染色方法对其石蜡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如HE染色法,改良的HE氧化汞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甲基绿——派若宁染色法,甲苯胺蓝染色法,中性红染色法。经过这几种染色方法的比较,得出对大脑组织尤其是海马组织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观察效果好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HE、亚甲基蓝、焦油紫、中性红和Cajal’s等不同染色方法,对正常成年家鸽的大脑冰冻切片进行染色,光镜下对其海马腹侧区颗粒细胞层的神经元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焦油紫染色法显示的神经元胞体、突起、胞核及核仁最清楚;中性红染色的神经元细胞核的长径,大于亚甲基蓝(p0.05)和焦油紫染色(p0.01)显示的结果;Cajal’s染色法显示的神经元胞体及胞核均明显小于(p0.01)其他染色方法的显示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染色方法下显示的神经元大小有差异,家鸽海马区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以焦油紫染色法最佳。  相似文献   

9.
荚膜是细菌的重要附属物,细菌有无荚膜以及荚膜物质厚度和化学组成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染色和观察荚膜形态是微生物研究中的基本技能,但荚膜的低折光性与亲和染料能力差等特性,使其不易着色,制作一张好的荚膜染色玻片需要正确的染色方法和一定的熟练程度.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以其肥厚荚膜为显著特征,该菌的许多有益特性都与其产生肥厚荚膜有密切关系.本文以该菌为试验对象,尝试采用7种负染方法对荚膜进行染色.结果表明:7种染色方法中,墨汁染色法和刚果红盐酸染色法简便快速且效果较好;对刚果红盐酸染色法进行了改进,使染色效果更为理想,该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验对“改进的Blenden氏细菌鞭毛染色法”作了再改进。再改进后的方法不仅具有染色液配制简便、有效期长、所用药品定量化等优点,而且可获得更佳染色效果。文中还就载片的清洗,在固体斜面上的取茵部位提出了合理意见。并对染色过程中加热予否同染色效果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的温度、渗透压、离子强度条件下,利用脂质体材料L-α-phosphatidylcholine制备人工脂质体,借助结晶紫染液、美蓝染液、复红染液、钼蓝染液、苏丹黑染液,对脂质体进行染色,结果表明经结晶紫染色后的脂质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具有形态大小分明、数量多、立体结构清晰等特征.为了优化染色方案,进一步获取最佳染色配比,实验进行了梯度染色,得到了背景清晰、脂质体立体结构明显的最佳染色方法,解决了光学显微镜下不易分辨脂质体的问题,为后续实验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制备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 研究其形态组成与遗传重组特征,展示雄性小鼠遗传重组图谱并分析其重组位点(MLH1位点)的分布特征.4只小鼠共145个精母细胞在平均每个细胞的MLH1位点数为23.3±2.4; 在19个常染色体联会复合体中, 未发现有3个MLH1位点的, 具有1个MLH1位点数的较多, 平均为14.2; 无XY联会复合体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4.1%, XY联会复合体上有MLH1位点的细胞占30.2%; 联会复合体上有裂缝的细胞占0.7%.通过联会复合体免疫荧光染色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联会复合体(红色)、着丝粒(蓝色)和MLH1位点(绿色), 是遗传重组分析的是一种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某铝厂赤泥的基础特性分析,提出用含CO2为20%左右的石灰窑尾气对赤泥进行脱碱模拟实验。热力学分析表明利用石灰窑尾气脱碱是可行的,而实际影响脱碱的主要为动力学因素。实验以脱碱率为指标,分析液固比、CO2体积分数、CO2摩尔比、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5个因素对赤泥脱碱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脱碱工艺参数为:液固比8mL/g、CO2体积分数20%、CO2摩尔比40、搅拌速度400r/min和反应温度60℃,该工艺条件下的脱碱率为31.10%。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含CO2为20%左右的石灰窑尾气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该工艺能脱除赤泥中的可溶性碱,符合"以废治废"的循环经济理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固定方法、时间、染色液种类、染色方法及蛋白灵敏度的研究,确定了以10%三氯乙酸为固定液,室温固定10min的固定方法;染色液为:考马斯亮蓝G-250、95%乙醇和10%磷酸,染色时间为15min;蛋白质灵敏度与考马斯亮蓝R-250相当,达到0.1μg。  相似文献   

15.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已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临床等领域,但该技术的染色方法多沿用考马斯亮蓝和银染色,这两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如蛋白凝胶染色前须经酸或醛固定,不易洗脱且操作繁琐,脱色耗时等。而曙红Y染色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染色时间短,可对各种蛋白质染色,染色后的蛋白质可直接进行电泳转移印迹,也可将凝胶中蛋白质电泳转移后染色。染色后的蛋白质仍具有抗原性。此外,还具有试剂便宜,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非饱和土壤水流的运动特征,在原状土条件下运用碘-淀粉显色示踪方法,开展了6组入渗试验.通过对试验区域土壤水入渗分布的统计分析和土壤水深层渗漏量的计算,研究了土壤水流的非均匀流动与入渗水量和试验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流运动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特征;土壤水流运动的非均匀程度随着入渗水量的增大而表现出减小的趋势;土壤水流运动的非均匀程度随着试验尺度的增大而表现出增大的趋势;土壤水的深层渗漏率随着入渗水量和试验尺度的增大而呈非直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7.
对常用细菌芽孢染色法做了系统比较,并进行改进,提出了较实用的微波芽孢染色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节约试剂,缩短染色时间,染色效果好等优点,是适合学生实验教学的较好方法,也特别适合批量生产芽孢杆菌玻片标本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