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烷基酰胺型甜菜碱是一类性能优异的两性表面活性剂,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广泛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之一,如Tego—L7在欧洲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EMPIGEM BS、Gaheric B—30、Scherocotaine CAB等牌号的商品生产量也很大,目前在欧美等技术先进国家已形成系列产品,广泛用于日化、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我国两性表面活性剂工业起步较晚,加上受工业原料的局限及应用单位产品更新意识不强,使我国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品种开发缓慢。至目前为止,仅开发了烷基甜菜碱(即BS—12)、咪唑啉和氨基酸三只产品,且品种单一,产量少,而烷基酰胺型甜菜碱则还处于开发应用阶段。因此,加快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应用研究,特别是烷基酰胺型甜菜碱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促进我国日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确定了其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得到了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和BSA作用的结合点位数、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其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3.
十二烷氧基双氧乙烯基乙酸咪唑啉乙酸盐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二烷氧基双氧乙烯基乙酸为原料,与二乙三胺反应合成了咪唑啉环,进而合成了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测定了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和临界胶束浓度,讨论了反应条件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成环反应的最佳条件.即以乙酸异戊酯为溶剂,二乙三胺/十二烷氧基双氧乙烯基乙酸摩尔比为4∶1,在184℃以上反应8.5h.  相似文献   

4.
成果简介 咪唑啉使用天然脂肪醇为原料,具有无毒、无刺激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不污染环境,是表面活性剂中的“绿色产品”。由于这类产品具有优良的泡沫性及泡沫稳定性、再生性,优良的洗净能力、润滑性能、乳化性能,优良的杀菌性能、多价螯合性能、抗静电性能,两性衍生物具有与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良好的配伍性能,  相似文献   

5.
酸化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态挂片法对咪唑啉型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缓释协同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验温度为70℃,表面活性剂与咪唑啉型缓蚀剂复配,对碳钢的缓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咪唑啉型缓蚀剂,缓释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满足油田酸化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西北大学化学系史真讲师、刘华强工程师等教学科研人员,艰苦攻关近2年,研制成功的咪唑啉——L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最近由陕西省教委主持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咪唑啉——L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既有阳离子基团,又有阴离子基团,它优于其他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纺织、印染、化纤、石油、医  相似文献   

7.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及界面张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驱油用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剂、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指出Gemini表面活性剂、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应用需解决的问题和国外近年较重视驱油用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趋势;总结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与降低界面张力性能的关系,指出研究甜菜碱类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形成机理对指导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合成的五种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以及不同链长的醇类,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各种油的增溶作用,从各种条件得到对水最大增溶作用,验证了从微观结构出发所得理论结果。同时,对水最大增容的各种条件是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在实验应用中,十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正癸酸及N-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不同加水顺序条件下癸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简称DIAS).以红外谱图对2-壬基-N-羟乙基咪唑啉(化合物1)结构进行跟踪,对样品总固含量、氯化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样品有效物含量.通过对样品表面张力和泡沫力的测定,探讨了2-壬基-N-羟乙基咪唑啉两性化时加水顺序对样品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DIAS合成中,两性化时先加水所得样品2b有效物含量、CMC值和泡沫力均略高于两性化时后加水所得样品2 a相应的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0.
烷基咪唑啉二羧酸盐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月桂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分别用溶剂法、真空法和乙二胺盐酸盐法研究烷基咪唑啉二羧酸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并测试了其表面张力和泡沫性能,对合成方法和产物结构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油酸、N-(2-羟乙基)乙二胺和氨基磺酸为原料,经环化、硫酸化合成了咪唑啉硫酸酯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和泡沫性能等作了测定。认为将其用于山羊服装革的加脂剂中,可使皮革丰满、柔软、有弹性,具有良好的加脂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与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SB12)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X)、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及理论计算,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1.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 单位名称:广东省化工研究所 单位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棠下 联系人:李群英 邮政编码:510630 研制人:肖淦平 转让方式:转让。转让费用:面议。 应用范围:用于高档洗发香波和婴幼儿洗涤用品外,还可作为织物柔软剂,抗静电。 技术指标:该表面活性剂具有丰满、细腻的泡沫,对皮肤、毛发特别是眼睛的低刺激性,耐毒性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并介绍其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十二烷基溴代烷分别与乙醇胺、 N,N-二甲基乙醇胺、 N,N-二丁基乙醇胺进行烷基化反应 ,再经五氧化二磷酯化 ,合成了 4种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 ,其中 3种未见文献报道。对 4种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性能比较研究 ,对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 ,其中磷酸酯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N,N-二丁基十二烷基羟乙基铵磷酸酯和 N,N-二甲基十二烷基羟乙基铵磷酸酯的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在煤成浆过程中的作用,指出此类表面活性剂特别运用于含氧量高的煤种成浆。作为活性剂,其亲油端链长应在14个碳以上,亲永端可以为铵基或其它,体系的PH值应为酸性。  相似文献   

17.
我校化学系石明理教授指导的精细有机合成专业研究生刘庆俭、刘云廷、丁兆云,经三年刻苦攻读分别完成了题为“桥连双MIT化合物的合成与研究”、“含N、S杂原子和芳基咪唑啉衍生物的研究”及“聚氧乙烯脂肪醇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表面活性的研究”的硕士论文。  相似文献   

18.
马广存  魏丰华 《山东科学》1997,10(3):34-35,38
研究了烷基咪唑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的催化合成法,优化了工艺条件,选用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可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烷基咪唑啉产率90% ̄95%。  相似文献   

19.
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在正丁醇,正辛烷,盐水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多相微乳液。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和氯化钠的浓芳对该体系中相微乳液的形成及科技司的影响,得到了中相微乳液的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20.
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新合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经咪唑啉中间体制备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C-12的一种新合成方法,并对咪唑啉还原开环反应及DC-12的其他合成路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