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隽泓 《华东科技》2010,(7):72-73
<正>昨天中午,老板把我叫进办公室,告诉我:"公司暂时解散两个月,你去找找工作吧,等我拉进来资金,大家再回来。你们工资,我下个月给你们,我这个月房租也没交呢。"我愣了一下,看到他眼睛有些红,这分明是在宣告解散,宣告创业失败,一种委婉的说法而已,彼此心里都明白。  相似文献   

2.
正某大型露天矿场里,新一轮的矿石开采运输工作即将展开——监工巴里:伙计们,在开工前我有两个消息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想先听哪个?众工人:坏的吧,多半是老板又有"重大"任务了吧……监工巴里:嘿嘿,大家很了解他嘛。没错,5天内搞定16万吨的矿石!众工人:开玩笑吧,就算挖得出来那么多的矿石,我们现在的卡车也不够运啊!监工巴里:所以就有下面的好消息喽,老板调来一支超级运输车队,那可  相似文献   

3.
从17岁进入生产队开始,唐彦华就跟蔬菜行业打交道.30多年过去了,他已经从当年的"莱把式"变成了北京永顺华蔬莱种植有限公司老板,但他热情助人的本性却没变,经常把自己"压箱底"的经验都传授给周围的农户们,受到农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孙妍 《科技智囊》2006,(9):53-55
闻名全球的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说:“假使一把大火把公司烧掉,也可以在废墟上重建一个‘可口可乐’。”也就是说,即使现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全部厂房、机器设备等等资产全部被烧掉了,他一样有资本可以赤手空拳重新开  相似文献   

5.
1996年初夏.广州"63层"(国际大酒店)写字楼.某安徽籍老板的公司. 一个瘦瘦高高的人从总裁室出来,挎着个皮包.公司老板亲自送他走过大厅,并边走边指着员工向这个人介绍:这是我搞IT的队伍.这个人就是史玉柱,他对大家点头、微笑.而老板则点着他说:你小子,不捣鼓高科技,改行卖药啦.史玉柱笑笑,说"是啊,我不捣鼓高科技啦……"  相似文献   

6.
钻石配角     
柯良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当时很热门,毕业后就被一家公司聘用。那时距今十八年了。他聪明又好学,很得老板赏识,三年后升到副总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柯良如鱼得水,帮老板谋划了许多商业奇招,公司发展壮大得令  相似文献   

7.
孙老板的公司虽然不大,但也有两个厂区。别人叫他"孙总",但他却笑呵呵地说:"什么总不总的,我下面的两个小工厂加起来还没人家的一个车间大。"他的厂子一个在路东,一个在路西,也就是十来间平房的小院子。路东的机械厂生产一些小农机铸件,路西的针织厂则生产裤头背心。他的两个厂子虽然加起来不到六十人,但机械厂被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诺创优业信困息难技,术心创要始大人一、C点EO夏非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这样的性格让人第一时间不敢确信他是一个高新技术公司的"带头人"。夏非在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通信类公司,跟着老板一起创业,一展所长,这家公司发展得不错,老板功成名就。年轻人一腔热血,当时年轻气盛的他就想自己出来创业。2008年5月20日,他从珠海来到了上海,开始创业。  相似文献   

9.
如果分工不明确将会导致专业经理人干出非专业的事情,老板干出非老板的事情[编者手记]当我还沉浸在上期论坛几位职业经理人对如何做到“职业”的自省、对生存环境的判断、对做假账、假奶粉事件的处理态度和道德准则的激烈争论中意犹未尽时,这期论坛的老板们又把我的思想带到了另一个空间——博弈的空间。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问题没人避讳也不能避讳,怎么解决?有的老板要用事后的人事鉴定制度施加压力,有的老板要用招聘时的人格测试事前防范,即使这些都做到了,就不会出事了吗?不尽然。老板和职业经理人在真正工作中相处的时间更长,问题也更多,其实双方真的就是在进行一场博弈,他们的成长是相互的、提升也是相互的,此方的存在也因彼方的存在才有价值。那么到底该怎幺做,听听我们的老板们的高论吧。  相似文献   

10.
平日里我们看到老板们风光无限,其实他们烦心的事也挺多。上次刚为E公司的秦总解答了公司为什么会发生规模不经济的疑惑,F公司的黄总就接踵而来,为他们实行高工资却没带来高效率而困惑仿徨。专家独辟蹊径,为他指点迷津,且听专家的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11.
寻找字母E     
今天,字母王国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字母E失踪了。国王K很为E担心,让其余24个字母一起去寻找它。字母们想了很长时间,也想不出E会去哪儿,决定请教"智慧星"汤姆叔叔。它们走着走着,来到一条小河边。河上没有船、没有桥,字母们相互看看,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O对大家说:"我可以充当救生圈,你们抓住我漂过去吧!"另23个字母听了,都拍手叫好。不一会儿,O就把23个字母送到了对岸。  相似文献   

12.
马维业 《科技信息》2011,(14):44-44
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福特爱"才",取之有道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福特公司的一台马达坏了,公司出动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但是没有一个人能修复,福特公司只得另请高明。几经寻找,找到了坦因曼思,他原是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流落到美国后,被一家小工厂的老板看中并雇佣了他。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共和党内,廸克·尼克松是有“见风使舵的年青人”之称的。这个“见风使舵的年青人”不但善于玩弄江湖艺人的逢人便握手的一套办法,而且还有信口开河的吹牛本领。凭着这套八面玲珑的手腕和一根三寸不烂之舌,他很早就博得了华尔街老板的青睐,年方四十就被捧上了美国副总统的职位。尼克松颠倒黑白的本事确是十分惊人的。对于他来说,事实真相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为老板们效劳,为美国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侵略扩张政策文过饰非,他能够瞪着眼睛撒谎而毫不面红。比如,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过时”,他可以把美国社会吹嘘得天花乱坠,  相似文献   

14.
正在给老板们干活的职业经理人正琢磨着出来开公司,开着公司的小老板们又思忖着回去给大公司打工。 有经理人曾算过一笔账,按年薪20万计,10年才200万。买一套称得上豪宅的房子至少要100万,再加上车子、子女教育、医疗等等花费,实在剩不了几个钱。于是,有人慨叹,打工永远成不了“皇帝”。 也有创业者算过另一笔账,以前在公司里打工一年也能挣上三四十万,还不用担风险,现在自己开公司一年拼死拼活,比以前也好不到哪里,而心里的压力跟打工时真是没得比。于是,他们也在打退堂鼓,哪天还是回去做职业经理人吧! 也许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两种生存状态,打工时最高兴的一天是发薪水的日子,当老板时最怕的一天还是发薪水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奇闻怪事》2013,(9):47
位于英国威尔士北部的一家电话咨询服务公司为了应客户需求在夜间也提供服务,同时解决员工不想上夜班的问题,决定定期让员工飞越半个地球,到时差相隔12小时的新西兰上班,从而保证本土夜间继续提供服务。这家公司的客户多达6000家,每年接听电话量超过800万。公司老板称,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夜间也能得到服务。但是,公司的280名员工被问及"谁愿意上夜班"时,应者寥寥无几。公司老板瑞  相似文献   

16.
正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心理学副教授威吉纳德·迪尔伯格说,尽管人们认识到工作无聊问题可能导致有压力,但在心理学上还没有被认可,这影响了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妥善解决。一份工作干了很长时间后,难免会使人产生无聊的感觉。然而,一个名叫斯蒂夫·科斯塔的法国人最近把他以前的老板弗雷德里克·德斯纳尔特告上了法庭,要求后者向他支付多达36万欧元的赔偿金,因为对方提供的工作实在太无聊了,使他成了"工作的僵尸",他被"枯燥死了"。  相似文献   

17.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1月10—12日访美,与克林顿进行了冷战结束后日美间最重要的一次首脑会谈。特殊使命 70高龄的村山是带病而行,他正患感冒。新年伊始,日本社会党面临分裂危险,社会党和自民党、先驱新党的联合政权危机四伏。恰在此时,村山首次访美,其中有深刻的原因。国际舆论十分注意村山如何对待“二战结束50周年”。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投放原子弹,这些二战大事件在今年的美日关系中显得格外敏感。去年11月,美  相似文献   

18.
时下,人们习惯于把顾客称为"上帝"。大凡精明的经营者,为了提高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会挖空心思地去积极"创造上帝"。日本有家巧克力公司的老板便是一个"创造上帝"的高手,他抓住日本人逐渐兴起的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心理,设法在日本青年中培养过"情人节"的习惯,并在电视广告中宣称,凡在"情人节"期间购买他的巧克力糖果,可半价优惠。此招果然奏效,每逢"情人节",日本青年便把巧克力作为互赠的必备礼品。该公司由于创造了这批顾客,使巧克力糖果年销售量高达20万吨,销售额超过500亿日元。"创造上帝",说穿了就是不断拓宽销售领域,扩大销售渠道,用此独特的经营方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博览》2012,(16):52
正"这块业务看上去很小,但总量其实大得不得了;还能避免司质竞争。"IPO"终止审查"后没几天,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了爱国者学习俱乐部"畅想蔚来城——走进皇明太阳能"企业家大会。活动的第一天,董事长黄鸣慷慨激昂地推广了自己的"微排地球"商业理念。黄鸣说:"我们脱胎换骨了。"他还劝告同行们:"原来的产业已经被垃圾化了,抓紧胜利大逃亡吧。"  相似文献   

20.
更正     
《科技智囊》2005,(5):93-93
推荐书目:《赢销》推荐人:人济集团营销总监李番玉推荐理由:这本书是专门为从事世界上最伟大行业的员工而作的实用读本。"成功的关键是:以热情感染他人的能力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的定义,为正在职场上升的、向职业经理人迈进的年轻人展示一条成功的捷径。如何在茫茫商海中寻找到新的生意机会,每家公司的老板都在苦苦寻觅着能够为他们带来生意的职业推销员;而从被客户拒绝到成为他的座上宾,把自己和所服务的产品推销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