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贵阳市乌当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乌当地区平面呈东西向展布的五条断层,其断层性质均同南倾斜的逆冲断层,五条逆冲断层的扩展方式由北向南依次形成的后展式,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间为三迭纪之后,白垩纪之前。  相似文献   

2.
安邦涛 《科技资讯》2009,(25):99-100
本文根据纳绕逆冲断裂带的分布及特征,从构造线的几何学、运动学等进行了研究,并浅析纳绕裂逆冲断裂帝的形成机制,这一系列北西向构造是倾向北东的叠瓦式逆冲断层,其在逆冲系统前面形成推挤带,后面形成牵引背斜。同时这些北西-南东向叠瓦状逆冲断层为紫云-水城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证实紫云-水城断裂带在区内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揭示逆断层活动过程中沉积层的破裂扩展特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断层倾角为45°时不同沉积层厚度对逆冲断层破裂特征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随沉积层厚度的增加,断层活动对沉积层的作用力沿断层倾角方向从沉积层底部向上渐衰传递,接触点作用力最大,产生的变形随厚度增加在垂向上降低,并转化为横向传递,且横向影响范围逐渐增大。(2)逆冲断层破裂在两个临界沉积层厚度δ1,δ2的区分下存在三种扩展形式;沉积层厚度小于δ1时,基岩断层可扩展至沉积层表面并在表面形成破裂带;沉积层厚度大于δ2时,断层破裂只扩展到沉积层底部,其位移被沉积层内部的变形所吸收;沉积层厚度在δ1与δ2之间,基岩断层扩展到沉积层底部,并在表面形成张拉破裂带。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层厚度是影响逆冲断层破裂扩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逆断层发震的地表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中新世中期以来构造的运动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达木盆地是位于青藏高原内部的山间盆地,盆地新生代的变形受到两侧山体隆升的主导.通过贯穿盆地地震剖面的精细构造解释和分析,依据生长地层的结构,我们认为自中新世中期以来昆仑山前冲断楔体以平均4.7 mm/a的速度向盆地逆冲,导致盆地南斜坡向昆仑山方向仰冲;这为东昆仑山北麓出露的倾向北向南逆冲的多条断层和盆地南部向南逆冲的断层控制的断层相关褶皱作用所证实.盆地北部祁连山前冲断楔体向盆地方向逆冲,导致盆地北部向北逆冲的断层在地表形成北翼陡、南翼缓的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向北逆冲的断层在盆地东部局部位置出露地表.昆仑山前冲断楔体和祁连山前冲断楔体的楔顶已经相向冲断至盆地中部,并造成第四系的变形.  相似文献   

5.
淮南地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南倾逆断层,断面均下延收敛于一个近水平的拆离滑脱面,构成连锁逆冲断层体系。断层体系压缩率与相对扩展速率、相对滑动速系和发育深度间,具有特定的函数关系。目前,虽难以求其数位特解,但可用图解法表示断块内应变状况;构造变形特点,计算盖层绝对缩短量和拆离滑脱面的最大埋深。研究席体收缩率变化规律,可揭示断面扩展形式与岩石力学性质的关系。从而阐明连锁逆冲断层体系在区域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骅盆地孔西构造带的构造几何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震和钻井资料揭露的孔西构造带前第三系潜山的地质特征可以归纳为:构造带总体上不对称;构造带内部有地层重复现象;石炭—二叠系地层的位置明显高于两侧的同一地层的高度。用由3~4条向东倾斜的逆冲断层组成的叠瓦扇构造模式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上述地质特征。该带向东倾斜的逆冲叠瓦状断层组主要影响前侏罗系地层,侏罗—白垩系与卷入逆冲构造变形的古生界地层之间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但是部分地段的逆冲断层前锋也已切割到侏罗—白垩系底部,表明在侏罗-白垩系发育初期仍有逆冲作用。沿着潜山构造带走向,逆冲构造样式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断层错动下隧洞结构的破坏规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揭示地震破坏机理。首先建立数值模型,研究3种断层错动的形式:逆冲断层错动、走滑断层错动、倾向滑移断层错动,根据工程资料与回归公式选取断层错动的距离,并把错动距离逐级施加在模型上。然后分析了隧洞弯矩、剪力以及衬砌的内力沿隧洞轴向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相关规范判断隧洞的安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层错动,距离断裂面上下盘各10 m,隧洞内力急剧变化,断层错动的影响较为集中和剧烈;在该模型中,走滑断层的影响范围最大,倾向滑移断层的影响范围次之,逆冲断层的影响范围最小;倾向滑移断层错动对隧洞应力的影响介于逆冲断层和走滑断层之间,逆冲断层和走滑断层错动下隧洞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出现在拱腰,而倾向滑移断层错动应力峰值出现在隧洞的拱顶和拱底;远离断裂面一定距离后,隧洞的最大主应力逐渐减小并趋近一个较小值,此时衬砌安全,说明断层错动对隧洞的影响范围有限;结合相关规范以及工程背景,发现远离断裂面65 m外的隧洞衬砌安全,这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综述脉冲星的逆康普顿散射模型,包括考虑逆康普顿散射过程的内间隙结构,脉冲星射电辐射的逆康普顿散射模型手基本思想,以及利用逆康普顿散射模型对各种观测资料的解释,例如射电射束,偏振位置角的突跳,圆偏振的反向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逆断层附近易于发生煤岩动力灾害的力学机制,构建了由构造应力为主导的圆弧形断层面简化力学模型,得到了构造应力以及由其引起附加垂直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而建立了断层上盘逆冲滑动临界角度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水平构造应力与附加垂直应力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当断层倾角接近90°时,附加垂直应力突然增大且其值数倍高于水平构造应力;基于逆断层滑动的力学分析,理论计算了煤层沿断层逆冲滑动的临界角度,这将对煤岩动力灾害的危险性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力滑动逆断层一直以来是拉张型盆地中形成的逆断层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其研究意义重大,在油气运移与聚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通过对黄骅凹陷王官屯地区古近纪精细构造解析,对区域内特殊断层重新分析认识,结果发现前人对区域内出现的逆断层的解释存在出入,利用构造平衡原则,分析逆冲断层发育过程发现,这条断层并非晚期形成的逆冲断层,而是在早期形成的一条生长系数不大的生长断层,由于晚期沉积中心迁移,使得断层面倾角由陡变缓,甚至平躺,最后在晚期,在重力作用的促使下,使断层上盘沿着断层面滑动,并使得该断层呈现出逆断层的性质,这类断层虽然在形态上与前人所认为的晚期形成的逆断层极为相似(早期生长系数小,断距差别不大),但在成因上却有巨大的差异,这两种断层的石油地质意义完全不同,这一发现对该地区的构造研究乃至其他地区类似构造都有重要意义,为石油勘探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高师物理专业力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打通普通物理力学和理论力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我们实施改革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作者运用岩石力学、断裂力学及爆炸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预裂爆破准静载成缝力学模型,导出了每孔装药量及炮孔间距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故障字典法的雷达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雷达故障诊断中被测电路单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采用故障模式分类的方法。根据电路结构及特点建立故障字典,确定测前故障集,并采用基于故障事例推理的诊断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该方法大大减少了测试时间和测后分析计算量,加快实时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一次性软件测试中软件故障暴露率与检测的故障数和故障排除效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三角形模糊数算术运算下组件软件故障暴露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力线路运行部门最难处理的故障是解决线路跳闸问题.针对如何尽快找到线路故障点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地组织输电线路故障查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英国新版(第三版)的R/H/R6(下称R6方法)作为评定球罐失效的依据,并将概率方法引入R6方法中,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法计算球罐逐年的失效概率,其结果与其它方法相比,R6方法表现出它的保守性。同时,作者还对R6方法中的保留因素与失效概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浅析网络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网络设备在网络中的功能作用,论述了网络故障诊断的目的,阐述了网络故障诊断的入手点和解决网络故障一般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压力容器疲劳设计方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压力容器疲劳设计规范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现行的疲劳设计方法及模型,综述了容器疲劳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一种混合电路故障仿真技术,着重描述如何生成预响应信号,以及如何保证预响应信号的正确性。同时介绍了在故障诊断软件中处理模拟信号的方法,并以一个简单的测试用例来具体地介绍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模式的背景,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提出了"引导和考核①+设计和考核②+实验和考核③"三个环节的实验教学模式,介绍了"三个环节"实验教学模式的内容和特点,通过对"三个环节"实验教学模式实践情况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环节"的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工程力学的实验教学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