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半球夏季的斜压波包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小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3):379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使用局地能量诊断和三维准地转波动通量等工具分析了2002年北半球夏季的一次斜压波包过程。结果表明:波包发展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斜压转换获得,频散项对波包的影响很小;波包进入衰减期以后,波包的东侧和南侧作为垂直方向的波动源,向下传播波动通量;向下的波通量进入对流层低层气旋范围,对气旋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中国1736-1948年历史洪涝灾害资料和1949-1998年报刊数据,以县为空间单元,统计出了每年洪涝灾害的持续时间,以持续时间为指标,首先分析了中国每年洪涝灾害总的持续时间和平均持续时间的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其次按照流域范围重建了中国10个流域的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序列并分析了其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736-1948年洪涝灾害年总持续时间在波动中逐渐增长,洪涝灾害平均持续时间地略有增长,1949-1998年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总洪涝灾害持续时间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3.
利用美国 NCEP 1 95 8~ 1 998年高斯网格月平均再分析的向外长波辐射 ( OLR)资料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全国 1 60站 1 95 1~ 1 998年月平均降水资料 ,分析了南海及周边地区 (以下简称南海地区 ) ( 0°N~2 0°N,1 0 0°E~ 1 2 5°E)对流活动的时空变化及和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遥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南海地区对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转换特征 ,主要呈一致性的分布形势 ,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不同时间尺度振动的周期显著性和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SVD分析表明 ,南海地区夏季对流活动与中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2003年夏季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并且分析了造成2003年淮河多雨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在2003年夏季,在热带外地区,200hPa存在一个东西向明显的Rossby波列结构,而在副热带地区,850hPa存在一个明显的从低纬到高纬传播的波列结构。通过对大气热源的分析,发现,赤道地区大气在03年夏季偏热,这有可能是产生副热带地区波列结构的原因。正是由于上述两种波列结构的存在,有可能是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多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Hillbert变换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南半球夏季长生命期的斜压波包的结构和传播特征。结果表明,波包位相速度平均为11.2°/d,波包的包络传播速度(群速度)平均约为25.4°/d,群速约为相速的2.3倍。波包的位相垂直分布在波包发展阶段、成熟时期和衰减阶段是不同的。在发展阶段,波包位相在对流层低层西倾;对流层低层至高层波包位相随高度是近于垂直的;在对流层高层,其位相又开始西倾。在波包成熟阶段,在对流层低层仍然是西倾,对流层中低层以上其位相近于垂直。在波包衰减阶段,其位相在整个对流层都是近于垂直的。波包传播过程中其能量随时间变化比较复杂。有时波包呈现出一次“增长-成熟-衰减”过程,但有时却呈现出多次“增长-成熟-衰减”过程。 相似文献
6.
孔繁哲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1):60-62
分析了1998年长江大水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对环境保护工作今后应努力的方向提出了建议.最后就1998年大水得到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特征,于1999年台风季节利用SBE-26型浪潮仪在长江口外皮礁测点对9904、9906和9912号三次台风过程进行波浪观测,并对H1/3>1.2m波高春对应周期进行统计分析,对测到的全部90组波面记录进行功率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9.
1998年长江洪水大暴雨的卫星云图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GMS卫星的逐时红外云图做成了日、候、旬、月和季平均云图,在此基础上对1998年夏季长江中、上游洪水期间暴雨的云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日平均云图可以概括地揭示降水系统的主要特征。它不仅可展示天气尺度的暴雨云带,而且在日和候平均云图上也可以相当清楚地展示出云带内所包含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旬、月和季平均云图表明,长江上游从6月中旬开始到8月中旬长达两个多月对流的频繁发生是“98洪水”长江上游洪峰多,中游高水位维持时间长的重要原因。候和日平均云图表明,降雨云带上频繁产生中α尺度暴雨云团造成了7月下旬长江中游连续出现特大暴雨。用每小时一次的红外云图作出的日平均云图与日雨量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显示出用日平均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来估算径流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永刚 《科技导报(北京)》1999,(3):55-58
一、江河堤防标准要适应社会、经济条件 嫩江、松花江系我国大河之一,其干流堤防在黑龙江省境内总长1899km,达到百年一遇标准的仅26km,50年一遇标准的仅80km,20年一遇标准的693km,20年以下标准的1100km。嫩江干流堤防在今年的大洪水中突出地表现如下特点:一是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堤防临水和挡水时间也长,导致堤防滑坡现象大增;二是江道两岸多丘陵且支流多,使堤防形成众多不连贯的堤段,山丘与堤防衔接处易出险情;三是大多堤段是堵塞山口的短堤段,决口漫堤易发生,且一旦出险,危害性较大。松花… 相似文献
11.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对53年(1958?2010年)冬季的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异常下传期间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活动特征分别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 在平流层NAM负异常下传期间, 阻塞高压事件的发生频次更高, 生命期更长, 并且在空间上发展得更加深厚。阻塞高压崩溃之后, 冷空气主体偏北, 所造成的我国北方地区降温也更强。通过对E-P 通量分析发现, 在NAM负异常下传期间, 乌拉尔山区域的波动更容易向上传播, 更有助于对流层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维持和发展。这些结果对利用平流层环流异常信号预测我国北方冬季短期气候变率, 尤其是寒潮天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贾永斌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7):202-204
介绍了岚漪河流域的概况和几何特征,分析了岚漪河流域的暴雨洪水特征,对用于防洪水文分析计算的暴雨洪水特征和洪水基本资料进行了审查分析和还原修正。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夏季6-8月北半球异常高温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方地面气温偏高,局部地区气温异常偏高,地而气温距平值达+6℃;北半球对流层平均气温正距平值达近30年以来最大值,并且各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的区域,在对流层各层次都表现为一致的偏高;北半球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