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超  程久苗 《科技信息》2013,(13):136-137,167
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论文探讨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方法,并针对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和多目标规划整合模型(SD-MOP)的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研究了SD-MOP整合模型的构建过程,为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探索出了一套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规划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多目标决策理论、组合优化理论以及预测科学技术为依据,首先建立了土地功能配置模型,帮助规划师对各种不同功能土地的片面布置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合理的城市土地布局;然后以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3.
许多地理现象的演变与其影响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并往往具有时空动态性.本文针对城市土地集约优化配置的实际情况,引入元胞自动机(CA)模型,对其主要参数元胞、状态、转换规则、平滑规则等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GIS和CA的城市土地集约优化配置思路;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经构建CA优化配置模型后进行局部优化,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应坚持的原则是: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实现土地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保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城市土地的集约化配置需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在于形成利润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配置的主要路径是推进城市用地置换,改造旧城区和土地的立体化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多目标决策理论、组合优化理论以及预测科学技术为依据 ,首先建立了土地功能配置模型 ,帮助规划师对各种不同功能土地的片面布置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最合理的城市土地布局 ;然后以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 ,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配置的权力因素及其互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对城市社会权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了系统分析,并以西安市为例,在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内城市土地配置现状特点与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实现城市成化配置的协调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现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线性规划方法的不足,尝试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并在分析新疆兵团农十师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该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借助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法)求解2010年农十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数据,最终找出符合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效益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原理分析及分类结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原理,根据可拓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结构模型加以改进,设计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分类结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来解决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空间优化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实现城市水资源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优化配置势在必行。文章对绿地水资源进行了简单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阐述了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要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村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优化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配置,全面实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集约用地,走内涵型新村发展的道路,优化河南省土地资源配置,确保新农村高效、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土地资产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银川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资产的集约利用及土地产出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城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一体化等城市土地经营思路.从强化土地资产的管理,完善土地有形市场,健全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等方面探讨了优化银川市土地资产的方略.  相似文献   

12.
以绵阳市城市发展规划区为例,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在探讨城镇规划发展区土地利用生态景观的空间结构基础上,提出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景观途径:编制科学适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用途管制体系;开展土地整理,实施综合开发;建立复合稳定的城郊土地生态系统;优化城乡土地配置,建立城镇地价体系;运用现代技术,建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加强可持续的资源环境观念教育,完善土地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秭归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应用LP—SD方法,把株归县土地资源分为全县土地资源、农业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3个层次,分别进行优化配置.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提出了优化配置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地价监测点配置关系到城市地价水平的真实反映,影响到我国城市地价监测体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提出以空间分层抽样技术为基础,首先确定城市地价监测点总量,然后选择一定的指标,分别确定地价监测点在城市内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不同土地级别中的分布,经综合平衡,最后确定地价监测点配置方案.该模式解决了我国当前地价监测体系建立中如何配置监测点这一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矿区复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垦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土地复垦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简要介绍了遗传算法(GA)的基本原理。根据土地复垦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基于GIS和GA进行复垦区土地资源优化的方法。详细阐述了优化配置模型及基于GA的优化过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用地方案不仅满足了各类用地要求,同时也将各类用地布置在较为适宜的土地上,获得了合理的空间布局。该方法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入手,剖析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的基本结构,并就新时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存在城镇拓展空间紧缺、农村建设用地却低效利用的现象.为了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亟需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空间优化配置以释放空间效应,增加经济供给.首先,阐述了优化配置与适宜度评价间的关系;其次,以栅格为空间单元对城镇土地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适宜度进行评价,并考虑城镇土地扩张的连续性与居民点整理的可操作性,分别划定了新增区与拆旧区;最后,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前后的数量及布局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优化配置后,城乡建设用地平均适宜度由61.67提高至64.26,效益有一定提高;优化配置后城镇土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为495.81km2,344.49km2,空间分布更加集聚有序.  相似文献   

18.
王志伟  臧华磊 《科技信息》2009,(15):143-143,196
论文从高炮营战斗队形配置的依据和要求出发,建立了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优化配置的方法和步骤,实现了高炮营战斗队形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一种客观、量化且能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目标约束下,设计应用于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多智能体遗传进化算法,构建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MOSOLUA(Multi obiective spatial optimization model for land use allocation)模型;以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为例,进行多目标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OSOLUA模型得到的优化后的土地利用格局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程度较优化前有明显提高;MOSOLUA模型的收敛速度较普通遗传算法模型的快,实证应用所花时间由8.57 h减少到3.31 h,运行效率提高61.38%;模型的总体适应度与采用普通遗传算法的优化配置模型相比提高了12.57%.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统计分析1989-2018年间国内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标准、配置评价及配置优化等相关研究,探讨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领域的研究现状,发现我国现阶段相关领域缺乏对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的规范引领,缺乏空间配置影响因素的研究,空间配置研究方法有待优化,空间设计缺少与宏观规划的结合考虑等问题,为保障我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合理配置,满足儿童对开放空间的需求,提出相关建议,为未来展开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