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1砼、砂浆地面起砂1.1表现症状表面不光滑、不坚实,面层有松动的水泥砂粒或成片水泥硬壳剥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1.2原因分析材料方面:水泥标号偏低,影响地面强度及耐磨性能;砂子粒度过细,使拌合物的泌水性增加;砂子含泥量超标,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骨料级配不好,使拌合物产生离析现象等。拌合物的坍落度方面:拌合物水灰比过大,造成粗骨料  相似文献   

2.
<正>泵送砼适用于整体砼浇筑、运输不便的砼浇筑、大体积砼浇筑。它与传统的施工方法不同,除满足设计强度、耐磨性之外,还要满足管道输送对混凝土拌和物的要求,即良好的可泵性。所谓可泵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能顺利通过管道,摩擦阻力小,不离析, 不堵塞和粘聚陛良好的特性。泵送混凝土对材料、  相似文献   

3.
王俊德 《科技信息》2012,(8):455-455,456
随着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水泥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而其中以砼水泥消耗量为之最多。因此千方百计在砼配合比的设计与施工中多下些功夫,是提高砼质量,节约水泥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从减少砼拌合物中的水分、降低砂率、骨料合理级配三个方面做了尝试,并有了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一、砼路面的控制:根据在以往的砼路面施工中来看,大部分出现小平大不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施工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尽量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检测安设好的模板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加固是否牢固。模板接缝处是否平直,在施工中应随时观察模板是否变形,是否出现接缝错位。2、提高砼的品质,严格控制水灰比、拌合时间、摊铺厚度及拌合物的匀质性,振捣程度等,相邻砼水灰比偏差过大,缩水程度不同,收缩程度也不相同,粗细骨料相邻不匀时,振捣后沉降量也不相同,振捣程度不同密实度也不相同,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发具有绿色特质的现代高性能钢纤维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了水灰比、钢纤维体积率、粉煤灰取代水泥量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和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配制强度等级LC35的钢纤维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可采用水灰比0.30、钢纤维体积率0.4%~1.2%和粉煤灰替代水泥量0%~20%。在该参数范围内,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大流动性和良好的粘聚性与保水性,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符合结构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1700要求;随钢纤维体积率增加,混凝土受压破坏形态转变为塑性破坏,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均有所提高;粉煤灰替代水泥量对各受压性能指标影响较小;钢纤维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取值满足现行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3D打印混凝土中天然骨料及胶凝材料的用量,本文采用再生混凝土细骨料替代部分天然细骨料,砖粉替代部分水泥,首先开展单掺再生细骨料(取代率为0、25%、50%、75%和100%)、单掺砖粉(取代率为0、5%、10%、15%、20%和30%)和两者双掺的现浇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试验,以获得再生细骨料和砖粉的适宜取代率;然后探究50%再生细骨料和10%砖粉双掺及配合比调整方式(附加水、提高减水剂用量)对3D打印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及硬化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再生细骨料的掺量不超过50%时,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幅度在10%以内;随着砖粉掺量从0增加到30%,现浇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呈现先增后减、再稍有增加的趋势,当砖粉掺量为1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相比于单掺50%再生细骨料的混凝土,50%再生细骨料和10%砖粉双掺时混凝土强度有所增加,而流动性基本不变。对于3D打印混凝土,同时掺入50%再生细骨料和10%砖粉,并采用添加附加水的方式保持3D打印混凝土初始扩展度不变,会使得混凝土的可建造性提高,但坍落度、开放时间、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降低,强度各向异性加剧;而提高减水剂用量不...  相似文献   

7.
黄建忠 《科技信息》2007,(22):92-93
泵送混凝土是通过输送管道将混凝土拌合物压送一定距离至一定高度,为了保证混凝土能顺利泵送,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而且泵送高度越大,对混凝土可泵性的要求也越高。本文对其基本施工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砼是由砂石等粗细骨料和水泥等胶凝材料用水拌合而成的一种混合材料。它的混合性、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使得砼裂缝差生的原因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将系统分析砼裂缝形成原因,提出对砼裂缝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是把土壤、波特兰水泥和水(有时还掺火山灰等掺合料)通过均匀混合、夯打密实并凝结固化的一种具有增韧补强、抗腐蚀防渗漏的工程材料。水泥土与混凝土的主要差别在于骨料粘结的方式不同。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有足够量浆体包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之间的孔隙;水泥土拌合物中的浆液含量则不足以填充土壤骨料的孔隙和包覆所有颗粒土。另一种差别为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的主要因素,讨论了CF-WF骨料级配理论在骨料级配优化中的应用.在CF-WF骨料级配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粗细骨料混合后的骨料空隙率分析及其与粗糙度因子(CF)和工作性因子(WF)的关系,研究了骨料空隙率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粗细骨料混合后的空隙率越小,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混凝土的强度越高.粗细骨料混合后的空隙率是衡量混凝土骨料级配优化的核心指标.通过多种不同粒径范围的骨料混配、骨料整形等措施,降低骨料混配后的空隙率是骨料混配及优化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在同一配合比下,在不同品牌的水泥砼拌合物中加入已合成的高性能聚羧酸高效减水剂RAWY-101,研究各种砼拌合物的性能,探讨实际应用中该减水剂用量对水泥拌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入水泥用量0.9%的高性能减水剂 RAWY-101时,不同品牌水泥拌合的C50混凝土强度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12.
无砂大孔砼是由水泥、粗骨料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无砂大孔砼具有与普通砼不同的特点:容重小、水的毛细现象不显著,透水性大,水泥用量小,施工简单等,因此这种新型的建筑材料的优越性不断为人所知,并在道路领域不断逐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跃春 《科技信息》2011,(29):340-340
用来改善砼某些性能的材料叫砼外加剂。在外加剂中,可以用来改变砼凝结时间或改善砼拌合物流动性、提高其密实度,从而增强其防渗能力和耐久性的外加剂有速凝剂、缓凝剂、引气剂、防水剂等。  相似文献   

14.
汪首元 《科技信息》2011,(23):341-341
高强度泵送砼配合比设计,高强度泵送砼可泵性理论分析,高强度泵送砼施工配比调整要点。  相似文献   

15.
曹忠良 《甘肃科技》2016,(16):110-112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过程中,骨料离析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水稳摊铺过程中经常出现局部粗集料集中,细集料较少的现象,碾压后密实性差、平整度差、容易渗水,路面极易发生早期破坏。影响骨料离析的因素来自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各个环节,从备料、拌合、运输、摊铺等环节均能导致骨料离析现象的发生。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过程中分析骨料离析的原因,讨论控制离析现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比性试验方法,综合分析了原材料各组分间的相容性关系以及掺合料品种与数量、搅拌时间、细骨料细度模数的影响,并测定了运输车的辅助搅拌功能.结果表明,采用水下不分散砂浆的原材料相容性试验可简化试验过程,快速判定合适的减水剂品种;活性矿物掺合料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坍扩度;合适的搅拌时间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絮凝剂和减水利的功能;采用中砂偏粗的品种有利于施工过程的正常运转;运输车的辅助搅拌功能可改变混凝土混合料的絮凝聚集结构.  相似文献   

17.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改进的L-800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测定仪,通过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流过40cm时的时间t,^40同时结合扩展度值、坍落度值及1h坍落度、扩展度损失情况,介绍了粉煤灰掺量、砂率大小、外加剂品种和硅灰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左右Ⅰ级粉煤灰、50%左右体积砂率、2%~6%硅灰掺量和掺有粘塑组分的复合高效减水剂是保证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工作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李国辉 《甘肃科技》2014,30(18):120-121
在建设工程中,通常把可以使用混凝土泵作业,并能通过管道输送装置将提前拌合好的混凝土拌和物传送到指定的施工作业面的混凝土,称之为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要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以及现场管道传输中发生离析和堵塞,因此,泵送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相对很严格。结合工作实际,就混凝土输送泵施工中,对泵送混凝土的骨料选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影响泵送混凝土可泵性的主要因素,造成砼泵送堵塞的原因以及改善混凝土可泵性的相应措施,并给出了避免堵塞,增强砼可泵性的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旧建筑物拆下来的废料中废混凝土约占34%,目前还没有得到利用,不仅带来环境的污染,又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本文对废混凝土破碎物代替粗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用废混凝土培植的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保水性好,流动性可满足施工要求。建筑物中低强度混凝土可用再生混凝土代替,并能取得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