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中的糖代谢及其相关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糖在植物代谢、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总结了糖代谢相关反应及相关的酶:如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转化酶、己糖激酶的亚细胞定位,酶学特性。论述了通过转基因等手段探知的这些相关酶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芽孢杆菌纤溶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茵纤溶酶是一种微生物来源的新型溶栓酶,作者研究了pH,温度,金属离子及某些有机物质对该酶稳定性的影响,应用“系统数值化及数值全面反馈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系统行为控制实验,优化了酶复合稳定促进剂.同时,为研究其作为溶栓药物的应用前景,在模拟人体胃肠环境中对该酶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胃环境中酶活损失较大而肠道中相对稳定,有望开发为肠溶型溶栓新药.  相似文献   

3.
共代谢为难降解物质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新途径.该文介绍了共代谢的特点和建立在“关键酶”理论上生化机制.重点总结了两类典型土壤污染物——多环芳烃和氯代有机物的共代谢机制,从共代谢途径、共代谢基质选择、相关微生物和酶、中间产物分析、共代谢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凌利  陈光旨  周河治 《广西科学》1999,6(2):115-119
代谢控制分析(MetabolicControlAnalysis,简称MCA)是一种以系统观点对细胞内代谢调控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结果MCA理论,代谢控制是细胞内代谢的系统属性,并可以用酶动力学性质进行定量表示,MCA指出了“限速步骤”观念的局限性,认为代谢途径中酶促反应步骤对代谢的控制作用随系统内外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用理论计算或试验确定的控制系数能够加深对代谢的控制结构特性的理解,MCA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7,(7):1079-1082
为进一步改善绣球菌栽培特性、提高栽培产量,对绣球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绣球菌原生质体再生量为指标,对等渗剂、酶反应温度、pH和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2%的溶壁酶溶解绣球菌菌丝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以0.6 mol/L蔗糖为等渗剂,在30℃、pH值6.0环境下反应3 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再生量为11 850个/mL.  相似文献   

6.
自谷氨酸发酵不正常的罐中,分离一株与松井等的三种溶菌类型不同的噬菌体。这噬菌体在营养肉汤中不能传代,它的增殖需Mg~(++)或Mn~(++)离子;模拟发酵实验,在发酵初期,以低感染量,影响发酵产酸不显著,高感染量,使发酵延迟12小时左右,以后又可恢复到近乎正常;发酵中溶菌强度与Mg~(++)离子浓度有关。 实验证明,受噬茵体感染的寄主菌,可形成较高频率的抗性菌。推测是噬菌体在细胞内形成暂时性的整合或成自主性的质粒。这些抗性菌在传代中又可恢复为敏感菌。  相似文献   

7.
蔗糖脂肪酸酯合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世界上对蔗糖酯合成方法的研究十分活跃,发展趋势是较经济实用的水溶剂法和无溶剂法。但由于蔗糖亲水,在许多有机溶剂中不溶,且易焦化;而脂肪酸酯亲油不溶于水,因此二者反应非常困难,合成条件苛刻。现有方法都存在一些缺点,或溶剂有毒、价高,或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或操作要减压,或要惰性气体保护,程序复杂难控制。本文提出优选乳化剂和采用固体超强酸碱催化剂改进蔗糖酯合成方法,通过试验,优化了实验条件,得到了较  相似文献   

8.
噬菌体污染,常给谷氨酸发酵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查明系外源噬菌体的污染或溶原菌诱导出的噬菌体污染,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我们从谷氨酸生产菌北京棒状杆菌突变株——FM820-7紫外线、丝裂霉素C诱导分离到二株噬菌体526,528,从FM820-7菌株生产环境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噬菌体530,对分离的噬菌体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就溶原菌株诱导方式、噬菌体的检测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为迅速澄清污染源,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按照生态系统组成特征,在流动沙地人工构建了集防风固沙、局部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3 大功能于一体的模块沙障。为掌握模块沙障对局部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程度,测定了土微生物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研究设置了5 年后的模块沙障内部及其对周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块沙障内部土壤3 大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样地0~10 cm 土层高1.91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分别比对照样地高1.33 倍、1.76 倍和2.83 倍,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样地增加2.47 倍和67.64%;模块沙障覆盖下0~10 cm 土层土壤微生物总量比对照样地0~10 cm 土层高1.22 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分别增加0.83 倍、0.87 倍和2.14 倍,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样地增加2.01 倍和29.41%。此外,模块沙障及其内部填充基质能够通过降雨淋溶、填充基质扩散等作用有效的改善沙障迎风侧或背风侧70 cm 范围内土壤微生物含量和蔗糖酶、脲酶活性,实现了“肥岛作用“改善土壤的生物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石英粒度、摇床转速及温度对石英在微生物浸出黄铜矿体系中溶出规律影响,并探讨溶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石英在微生物-化学作用下Si溶出规律由于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与单独酸作用下溶出规律不相同。随着石英粒度减小、摇床转速对Acid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菌生长适宜性和温度的增加,石英在微生物浸出黄铜矿体系中溶出Si的溶出率逐渐增大。当石英粒度r43μm,摇床转速为160 r/min,温度为40℃,浸出48 d时,Si累计溶出率最高可达到2.37%。石英的溶解反应过程可用收缩核动力学模型1-(2/3)α-(1-α)2/3=k1t描述,该模型反映了控制整个溶出过程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是内扩散速率,其表观活化能为78.51 k J/mol,由于浸矿细菌存在使其无法根据表观活化能判断控速步骤。铵黄铁矾等沉淀物覆盖在石英表面,增加了浸出液和溶出离子扩散阻力,验证了石英溶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三氯蔗糖是一种新型蔗糖氯化衍生物产品,由蔗糖和三苯氯甲烷合成,目前采用较多的生产方法是化学一酶合成法,以蔗糖汁的总收率可达30%,其甜度为蔗糖的600倍,是所有的强力甜味剂中性质最为稳定的一种,可以贮藏一年以上而不发生行何变化,现已广泛应用于焙烤食品、饮料、口香糖、咖啡、乳制品、冰冻点心、冰淇淋、布丁、呆冻、果酱、糖浆等的加工制作。三氯蔗糖作为非营养性甜味剂,不会损坏牙齿、代谢不耗用胰岛素,且性能稳定,甜感好、安全性高,在1991年就已获得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批准。我国已于1995年批准使用。在实际…  相似文献   

12.
由于噬菌体对发酵工业造成广泛、严重的危害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发酵工业中微生物杀虫剂、抗菌素、化工原料、生化药品、调味食品等发酵生产普遍受到噬菌体的威胁。近几年来,我国筛选的谷氨酸生产菌在一些工厂投产时也相继出现噬  相似文献   

13.
补体对大肠杆菌的致死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证明,在不依赖特异性机体的条件下,在E.coliB接触补体后的溶菌反应中,先释放碱性磷酸酶,后释放β-半乳糖苷酶,在一段时间内体外两种酶与溶菌率成正相关性,说明该情况下补体最初作用部位是细胞壁,但致死效应则涉及对细胞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蜂房芽孢杆菌B-91几丁质酶的合成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厦门地区牡养殖场分离筛选到一株产几丁质酶活力较高的蜂房芽孢杆菌(Bacil-lusalvei)B-91,研究了该菌几丁质酶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该菌在以几丁质为碳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能合成多量的几丁质酶。酶的合成受各种几丁质诱导。在产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有机或无机氮源,均能促进酶的合成,而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对酶合成有阻遏作用。该菌几丁质酶合成的最适培养基初始pH为6.8,最适温度为28℃。在25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量为2%,振荡培养60h时,培养液中几丁质酶活力可达2212u/mL.  相似文献   

15.
NADH氧化酶是一类催化NADH氧化为NAD+并消耗氧气的氧化还原酶,因其能够再生NAD+而成为人工调控微生物代谢流向的重要调控酶.文中综述了NADH氧化酶的分类、理化性质、反应机制,并分析NADH氧化酶清除细胞内氧毒性、介入细胞代谢过程,以及调节细胞生理和代谢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磁场对农作物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已经证明,磁场对多种农作物产生一定的磁生物学效应.一定磁场强度可以促进或抑制农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初步认为磁场处理农作物种子的生物学机制与磁场诱导生物体中携带的某种信息有关,从而促使一定的反应发生.磁场增强种子的酶活性,加快了种子的吸水过程,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并可加速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7.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放线菌,是一类新型微生物资源,在农业和医药业上有潜在应用价值。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和广泛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等。从植物内生菌的种类及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他们在杀虫、抗菌、抗肿瘤等生物胁迫和在促进土壤修复、促进植物生长、抗氧化、抗渗透等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抗菌剂及其抗菌机理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抗菌剂包括无机、有机和天然生物抗菌剂三大类型.无机抗菌剂以新型光催化型和载银的纳米复合型抗菌材料为主要发展趋势,其中光催化型无机抗菌剂依赖光致激发的强氧化自由基而起杀菌作用;载银等金属离子型抗菌剂通过与活性基团如巯基键合或置换金属离子辅基等方式使微生物的生命活性物质失活而起抗菌作用.有机抗菌剂则以开发专效于生物分子(如微生物代谢酶、膜受体等)的抗菌剂为其拓展方向,其通过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膜系统、生化反应酶、遗传物质等达到抗抑或杀菌作用.天然生物抗菌剂可来源于所有生物体,主要包括多糖、多肽及糖肽聚合物类物质,是未来抗菌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它们作用于微生物胞外结构层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影响微生物的运动、跨膜物质运输或生化反应等.不同的抗菌剂对同一种病原菌有不同的抗菌作用机理和有效性,同一种抗菌剂对于不同的病原菌也有不同的抗菌作用机制和抑制范围;得到既长效又广谱、既高效又安全的抗菌剂,对其抗菌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绿色反应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绿色化学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超临界水、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子液体及无溶剂反应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认为超临界流体和离子液体对于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选择性,提高催化剂催化效率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无溶剂参与的反应相对于经典溶剂参与的反应有产品收率高、选择性强、操作简单易行、产物的提取和纯化简单、不需要有机溶酶或用无毒可循环使用的溶酶等优点,但是有些绿色反应技术的有关规律、机理还需进一步加以研究,实现工业规模的无毒化生产还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在抗生素、酶、酶抑制剂等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寻找新种属或特殊性状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生新型药物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最近几年人们把目光转向更具有药物开发前景的海洋微生物——海洋药物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