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了相变扩散焊接中热循环对焊接强度的影响。通过对热循环温度、冷却速度、热循环次数对合金元素扩散行为和焊口组织影响的分析,确定了热循环参数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2.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Ti–V–Al shape memory alloy with refined grain and in-situ TiB phase was modified by doping minor Boron (B),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superior mechanical performances and strain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other quaternary Ti–V–Al-X alloys, the Ti–V–Al–B alloy showed the largest ultimate tensile stress due to the solution strengthening, grain refinement and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of in-situ TiB phase. Moreover, the Ti–V–Al alloy added 0.1 ?at.%B possessed the maximum yield stress of 701 ?MPa and the largest tensile fracture strain of 27.6% at the temperature of 150 ?°C. Meanwhile, the excellent strain recovery characteristics with fully recoverable strain of 4% could be obtained due to B addition. Besides, B addition suppressed the precipitation of ω phase during thermal cycling and further improved the thermal cycling stability of the Ti–V–Al alloy.  相似文献   

3.
在热循环条件下,对电镀纯Sn覆层的器件引脚的锡须生长进行了评估.当器件经历500与1 000次温度循环后,纯Sn镀层表面会产生致密的热疲劳裂纹,伴随生长出许多锡须.由于镀层表面的SnO2氧化膜与镀层中Sn的热膨胀系数(CTE)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温度循环条件下发生SnO2与Sn的热失配,进而在其界面处产生了极大的交变应力,最终导致SnO2氧化膜破裂,为锡须生长提供了条件.此外,在Sn镀层与Cu基板界面处形成的Sn-Cu金属间化合物(IMC),提供了锡须生长的驱动力.镀层中的Sn原子在压应力的驱动下,沿着氧化物表面裂纹位置挤出,从而释放了压应力形成锡须.在锡须生长的初始阶段,阻力较大,故而速率较慢,在锡须突破表面氧化物层后,阻力较小,故加速了锡须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CuZnAl形状记忆材料(或记忆合金元件)随着热循环反复相变周数增加,相变温度往低温漂移,相变速率与相变热滞减小而记忆性能无大的变化,正电子寿命谱测量表明这些现象主要与空位聚集形成空位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搅拌摩擦焊接过程温度场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一种简易直观的搅拌摩擦焊接热源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焊接过程温度场动态仿真,得到了焊接过程中不同时刻和位置处的热循环曲线,确立了温度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并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时的温度场.结果表明:焊接最高温度为496.5℃,低于铝合金的熔点;沿焊缝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值依次从初始温度迅速升高到最高温度500℃左右,然后又缓慢回复到初始温度附近;离焊缝越近,温度升高得越剧烈,最高温度越高;焊接工艺参数对搅拌摩擦焊接过程温度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验丙方面对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非平衡模型,以蔗糖和还原糖的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并采用计算机对该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非平衡数学模型计算出的理论流出曲线与实验流出曲线比较吻合,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双柱循环色谱分离产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采用双柱循环色谱分离获得的分离产率比传统的色谱分离可提高50%以上,当体系中表观选择性系数较小,轴向扩散较严重以及液固两相间的传质阻力较大时,使用双柱循环色谱分离可比使用单柱色谱分离获得更高的分离产率。  相似文献   

7.
高速客车制动盘材料SiCp/A356 细观热疲劳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高速客车制动盘的非连续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体元的循环热应力应变场.并按球对称模型,对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热膨胀差(DCTE)热应力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发生晶界分离失效的形成机理.证明了温度达到最大时,界面结合处产生热压应力;而在温度冷却至室温时,产生热拉应力,而一般认为压应力对疲劳损伤没有影响,因此,可将循环热疲劳过程简化为某一恒温下的疲劳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SYSWELD的搭接接头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软件SYSWELD对搭接接头温度场进行了3维动态模拟,得出了瞬态温度场分布图和特征点的热循环曲线。同时通过对SYSWELD后处理分析,得出了焊件上任一点的温度变化与相演变的关系。与文献资料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拟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焊接温度场,为研究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煤岩热流固耦合试验系统(THM-2)对砂岩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加、卸载速率对其变形和渗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循环时,岩石的轴向变形量△ε1较大,随着循环试验的进行,△ε1趋于稳定,受卸载速率v2的影响较小.加载变形模量和卸载变形模量均逐渐上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同一循环内,卸载变形模量大于加载变形模量,且随着加、卸载的进行,差值逐渐减小.加载阶段和卸载阶段渗透率变化量的差值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从第5次循环开始,渗透率曲线呈“∞”形,渗透率演化规律可以用轴向应变的变化特点表征,轴向应变的变化量△εi1受到卸载速率vi2和应力加载上限σimax的综合作用,二者对应变在卸载初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幂函数表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有限元软件SYSWELD对不锈钢0Cr18Ni9平板TIG焊的温度场进行三维动态模拟,得出了瞬态温度场分布图和特征点的热循环曲线,同时也得出了焊缝上任一点的温度变化与相变的关系.与文献资料比较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拟仿真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焊接温度场,为研究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室温组织为马氏体的多晶CuZnAl形状记忆合金为试验材料,通过保持一定拉伸应变并在相变温度范围进行热循环实现了记忆合金在周期变化的温度和应力复合作用下的热机循环.用电阻法及应力测定法研究了热机循环中电阻-温度曲线及应力-温度曲线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对热机循环后合金中的热弹性马氏体转变特征及获得的双程记忆效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大变形等温压缩试验,研究Cr-Co-Mo-Ni齿轮钢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分析材料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关系,建立热变形过程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该材料的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用双曲正弦函数式可描述其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热变形活化能为487.21kJ·mol-1;热加工图显示的适宜加工区间为温度1000~1100℃,应变速率0.1 ~1s-1.在热模拟试验基础上进行该钢种锻造工艺的有限元模拟,并结合热加工图分析初锻温度和加工道次对于锻件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模锻工艺参数为初锻温度1000~1100℃,锻造道次15次.  相似文献   

13.
马蹄寺石窟群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常年受到温度、湿度、酸碱盐等作用的影响,石窟岩体性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劣化现象。通过开展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以上多种恶劣环境的循环作用对于岩体抗压强度、波速、质量的影响规律,同时使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循环作用过程中样品的矿物组分、元素含量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循环作用使样品中的长石类矿物和方解石含量降低,黏土类矿物含量增加,胶结程度下降,孔隙逐渐发展成为横向微裂隙,导致样品的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现象。循环作用对岩体性能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冻融循环、耐盐循环、耐碱循环、耐酸循环和温湿循环。  相似文献   

14.
稀土Er对ZK60镁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稀土元素Er对ZK60镁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通过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和双曲正弦函数构建了ZK60和ZK60-1.0Er镁合金的本构方程,同时采用应变硬化率θ-流变应力σ关系曲线确定动态再结晶发生的临界应力σc值。结果表明:ZK60和ZK60-1.0Er两种镁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温度T的升高,压缩流变应力σ值均减小;随着应变速率ε?的增加,流变应力σ值均增加。添加稀土元素Er使得ZK60镁合金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σ值和应力指数n值增加,在变形温度为160~320℃时提高了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力σc值,稀土相的存在促进了再结晶晶粒的形核,降低了平均变形激活能Qˉ值。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不同骑速能量消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间接测量法测定自行车不同速度的能量消耗情况并建立骑车能耗预测方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158名,年龄为20-30岁之间,其中女性78名,男性80名,使用CORTEX-3B(德国)便携式气体代谢仪测量受试者骑车过程中的耗氧量。结果及结论:耗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相同骑速下男性耗氧量高于女性,超重人群耗氧量高于低体重和正常体重人群,正常体重和低体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立骑车能耗回归方程:VO2(ml/min)=96.653speed+10.625FFM-85.735gender-708.550,R2=0.704,P<0.01,该方程能较好的预测日常生活中的骑车的能量消耗值。  相似文献   

16.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进行热压缩实验,研究变形温度为700~950℃,应变速率为0.001~1s-1时的热变形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有显著影响,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升高.原位生成钛基复合材料在(α+β)相区激活能为357.09kJ/mol,β相区激活能为227.18k.J/mol,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法构建其高温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根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原位生成钛基复合材料的加工图,并确定热变形的流变失稳区域.  相似文献   

17.
Void damage is the main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ained ductile metal foil.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ductile metal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t damage stress proposed by Lemaitre is modified by temperature normalization. A new concept of relative damage stress is advanced, and in the light of this concept,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is given to the thermal fatigue life data of solder joints under temperature cycling.  相似文献   

18.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半固态ZL201铝合金的压缩变形过程以及不同应变速率、变形量及变形温度对触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相同时,变形温度越高,ZL201合金半固态试样的触变强度越低.当变形温度相同时,在较低应变速率下(.ε5s-1),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触变强度又有减小的趋势.结果可为半固态成形工艺参数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新兴体育特色项目已成共识.本文论证、探究了兰州市高校开展自行车课的可行性及其价值和意义,并提出了开展自行车课的建议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对用近液相线铸造方法制得的半固态ZL201合金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压缩变形,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处理,建立了半固态ZL201合金在不同变形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相同时,压缩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应变温度相同时,压缩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本实验可为半固态合金触变成形的数值模拟和优化半固态金属加工工艺参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