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吴荣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11-113
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新浪漫主义者的凯鲁亚克,在其成名小说《在路上》中刻画了一些人物,他们试图构建一个脱离空虚堕落的现实社会的浪漫之梦,这个浪漫之梦是建立在过去—现在、纯真—腐败、精神主义—物质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几组二元对立之上的。但是,这几个对立是不稳定的,随着它们的自我消解,主人公的浪漫之梦也随之幻灭。对小说《在路上》的解构主义解读有助于理解作者对"垮掉的一代"看似乐观实际上却悲观的处世态度——他们尽管可以用疯狂的行为来表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为了生存最后只能妥协。 相似文献
4.
6.
根据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此在"的存在方式通常以非本真的状态出现,而其本真的方式迷失在"常人"之中。但"良知的呼唤"能够把"此在"带到本真状态中。运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分析《在路上》的主人公萨尔和迪安对本真的追寻,认为萨尔在本真的追寻路上摇摆不定,最终回归常人的生活方式,而迪安却一直执着地追求本真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刘悦聪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1)
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在路上》真实地反映了一群不满现实、精神苦闷的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小说揭示了现代生活中的最基本问题是精神问题,被推为“垮掉派”文学经典。它超越了疆域、年代,具有永久的魅力。“在路上”象征了追求个性自由,勇于探寻,不循规蹈矩,不知疲倦的人类精神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最全面地表现了垮掉一代的生活方式、最深刻地探索了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在垮掉派运动刚兴起之时预见了他们身上的弱点和危险,即精神上的探索可能被感官上的放纵和享乐所取代并最终被葬送。《在路上》可以说为垮掉派运动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张可秀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2(3):14-17
本文讨论了拓扑空间的相对分离性,证明了若Y在X中是Ti的, 则Y在X中是Ti-1(i=3.4);当Y是X的既开又闭子空间时, Y正规、Y在X中正规、Y在X中拟正规和Y在X中强正规是等价的.同时给出子空间的相对分离性. 相似文献
14.
15.
杰克.凯鲁亚克的名著《在路上》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品。书中深刻反映了"垮掉的一代"不安于传统,逃避现实,热切追求个人自由理想的生活态度。他们放荡不羁、桀骜不驯、执着坚毅,无所畏惧地挑战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在种种极端、离经叛道的行径下却反映了"垮掉的一代"心中永不放弃的理想追求和不屈信念。 相似文献
16.
17.
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运精品工程是水运建设人所追求的目标,做到节约资金、合理分布、局部与整体统一、与环境和谐,景观的塑造紧密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体现航道简洁、朴素的中式仿古风格,让生硬、枯燥的航道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十一五"期间,中国公路建设规划将紧紧围绕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来制定,进一步调整,与筹资能力相适应。要通过加快公路建设,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拉动片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及增加财政收入的支撑点。公路建设要坚持"服务发展、生态优先、可持续经营"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7,(6):1-4
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党建的成功实践。全面从严治党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后全面从严治党并不是终结,而是永远前进在新时代的路上,并逐渐完成三个转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