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时期,它对人的影响伴随着人的一生。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童年的消逝》一书中从媒体时代对儿童的影响入手提出了童年消逝的观念,他所指出的这一儿童问题已经在中国上演并日趋成为全球危机。虽然童年边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教育难逃其责。因此,要努力构建教育者的童年意识,通过教育引导儿童走向童话,从而更好地呵护童年。  相似文献   

2.
赵东倩 《奇闻怪事》2007,(5):100-105
处于一个新的技术时代,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媒体所包围。各种各样的媒体不仅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的时代“童年消逝”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与之相呼应,对童年的保护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童年保护是一个需要广泛审慎努力的事情,本文将对此问题作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俄罗斯平民百姓的苦难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市民阶层的自私与贪婪,无情地抨击了沙俄统治的黑暗与罪恶,是苏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不长进的民族”。那么,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此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不长进的民族".那么,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此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7.
贾平凹自幼生长于商洛农村,有着孤独、痛苦的童年,这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始终流淌着一股依恋故乡、钟情女性的感情激流.  相似文献   

8.
《黄昏里的男孩》等四篇小说描写了儿童在成人世界里的生存状态:物质的匮乏,母爱的缺失,与成人的隔阂与冲突,儿童与生命本真状态的亲近,以及自我拯救的失败。这些小说以迥异于儿童文学视角揭示了童年的生命状态以及造成儿童苦难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童年经验作为一种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因其最接近人的本性,表现出天然率真的人性内涵,从而成为摄影家艺术创作"基本选择"的题材源泉。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不仅在题材、体裁、语言、结构等外在形态上,而且在艺术手法的运用、创作原则的确立等深层意识上都无形中受到其特有的创作个性的规范和制约,并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陈冬云 《科技信息》2011,(31):272-272
陈染和林白的小说中都体现了"恋父情结"的特征。张洁表现出的是相对清晰的由恋父向审父转变的纵向心路历程,而陈染笔下的恋父和憎父几乎是横向交错的。本文试图从作家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的角度去探寻个中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杜涓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239-239
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完全意义上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存在感觉,独特的价值观,独特的人生态度。童年期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在童年期,儿童有各种各样的愿望。本文以皮皮作引,从几个方面对童年的愿望试作探讨,以引起人们对儿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铁凝在当代文坛颇负盛名,文学创作成果丰厚。特殊的人生经历为她提供了多种写作视角。在北京的童年经验铺就了铁凝小说明朗、良善的底色,同时也启发了她政治意识的觉醒,并与政治身份一道促进她强调责任意识文学创作观的形成。对责任意识的强调使铁凝的小说创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女性写作,具有更深远的文化内涵,建构出了独特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询杜拉斯的作品与童年经历,发现童年对杜拉斯的创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童年经验形成了杜拉斯的印度支那情结,而童年时候的创伤经验是她反复描写童年生活的内因。  相似文献   

14.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时常通过对其笔下人物童年经历的叙述把读者带到情节之外的时空,甚至通过这样的童年意象直接揭示主题。本文就以童年意象作为打开昆德拉小说艺术的一把钥匙,通过对童年意象的分析来解读昆德拉小说创作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华兹华斯是一位具有浓厚生态意识的诗人,他在诗歌中咏赞大自然,强调回归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从自然与上帝,自然与人类,自然与童年三方面探讨了华兹华斯的具有生态意识的诗歌。  相似文献   

16.
徐谞 《镇江高专学报》2011,24(2):38-39,49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10篇反顾童年与青少年时期的回忆散文,其中前8篇皆为对童年故乡生活的记述。《朝花夕拾》表露出了铮铮铁骨背后的点点柔情,也正是这种铁血与柔情的碰撞,"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给鲁迅的散文作品增添了新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17.
童年的悲惨与不幸往往会构成一个人对童年的缺失性体验,这种体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讨论童年母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而通过张爱玲绝望而极端的书写方式来透视她乖戾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同时为我们敞开那个繁华而糜烂的社会一隅。  相似文献   

18.
重读女作家张洁的《拣麦穗》,使我为重温童年的梦幻寻找到了一分载体,使我原本未泯的童心重新获得激活。“在农村长大的姑娘谁还不知道拣麦穗这回事”,我曾无数次地回归精神的家园,梦中的故乡带给我无限的慰藉与释然。寻找梦里童年,是人精神的一种寄托。  相似文献   

19.
"十七年"时期,杂文与童话这两种在文体分类谱系上相去甚远的文体,由于文体属性与时代精神之间的矛盾,而遭遇相似的身份合法性危机,这一文学现象为我们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参照。童话在面对身份合法性危机时所呈现的与意识形态之间更为多元的关系层面,体现了童年视角在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回味自己的童年,因为时空的距离,童年却显得模糊而又遥远。列夫·托尔斯泰、马塞尔·普鲁斯特、加西亚·马尔克斯等大师运用特殊的路标,为我们复活了童年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