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影响颇大的一次战争。在政治上,它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在军事上,它不仅是我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范例,而且是一群小将打败一位老将的壮举。当时曹操五十四岁,身经百战,声名显赫,而诸葛亮只有二十八岁,鲁肃三十六岁,周瑜三十四岁,刘备四十八岁,孙权二十七岁。从整个战争来看,刘备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战争的决策人是孙权,谋划者是鲁肃、诸葛亮,周瑜不仅是谋划者,而且是卓越的指挥者。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三国时代,曹操带领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这形  相似文献   

2.
<三国志演义>里的周瑜,被很多人视为气量狭小、目光浅短之流.罗贯中"尊刘抑吴贬曹"的观点并没有一味贬斥孙吴,对周瑜并没有太多的诋毁,只是将周瑜作为诸葛亮的配角来安排上场.演义里的周瑜并非大部分人认为的那样疾贤妒能,气量狭窄.本文试从英勇善战、智略过人、赤诚谦虚等方面来探讨周瑜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正>草船借箭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利用大雾模糊曹军视线",借"了10万支箭,不仅增强了己方的战斗力,而且削弱了敌军的实力,一举两得。事件回顾有一种说法叫"既生瑜何生亮",周瑜想为难诸葛亮,让诸葛亮在10天内制造10万支箭。这项工作很有难度,诸葛亮却说3天就可以完成。诸葛亮借来20只船,每只船上有30  相似文献   

4.
吾亲率四十只草船,前去“借”回箭来!唉,被诸葛亮摆了一道,真不爽!此必是曹操欲报借箭之仇而来。可传令下去,速速放箭,放最新品牌的!哈,今番诸葛亮中吾之计矣!哇哇哇,吾又中诸葛之计!赤壁之战之草船借箭(番外篇)@林晓佳  相似文献   

5.
预言大揭秘     
“吾已料定,三日之内,江上必有大雾,故而夸下海口,承造十万之箭。”——诸葛亮。 “同学.我预言你这学期期末,至少有一门课会考到60分以上。”——小预言家BOBO  相似文献   

6.
王墨洋 《少儿科技》2014,(12):39-3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当有人背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总能勾起我的"馋虫",让我想要再读一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描写了许多人物,有多谋、多疑的曹操,有仁义、善良的刘备,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气量狭小的周瑜……  相似文献   

7.
依上图所示,周瑜火烧赤壁后,曹操只能由乌林小道逃往襄阳。而诸葛亮,则早料到了这一切……哈哈!诸葛无谋,周瑜少智!若是在此伏下一彪军马,吾等岂不……哈哈!吾受军师之命在此等候多时啦!呼,总算逃出来了!于禁,看看损失了什么东西?报告主公!除了不值钱的东西,其孔明定计一劫曹操@林晓佳  相似文献   

8.
在作战中,天气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兵家历来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就是指气象条件。巧妙利用气象条件而克敌制胜的例子很多,如《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巧借东南风”、帮助周瑜火烧曹操战船的赤壁之战。当然,也有因气象条件败走麦城的事例,如元世祖忽必烈1274年和1281年两次东征日本,均遭风暴袭击,导致船毁人亡而败退;法国皇帝拿破仑对莫斯科的远征也被冰雪严寒所打败。  相似文献   

9.
张蕊 《华东科技》2013,(4):28-29
4G这个问题是从我到每一次公开场合都会被必及的问题,我给不出更多的新意,但是可以说,当政府决定在某个时点上发放4G牌照的时候,中国联通必须要根据自己的战略引进方向去获得4G牌照。虽然没见过公开打架,但在大家普遍的印象中,"联通"和"移动"这两位中国通信界的周瑜和诸葛亮,明里暗里总少不了互掐。但在今年的两会上,这两位水火不相容的大佬居然达成了统一战线,交了相同的提案。这份令人啧啧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艺术瑰宝,以描写战争为主线,在广阔的背景上,演绎了一幕幕波澜跌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其中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三国演义》中充满了经世致用的处事哲理和为人智慧,对一个人的启迪,是渗透在学习、工作、生活和社会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本文遵循艺术的真实性,从《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人物形象和处事哲学,从人格魅力和行为艺术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科学就业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集束箭弹命中概率分析的Monte-Carlo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集束箭弹命中概率的分析与计算方法.讨论了集束箭弹小箭分布特性,构造了小箭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分析集束箭弹命中概率的Monte-Carlo模拟方法.编写了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的集束箭弹命中概率计算程序并对实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集束箭弹的命中概率及其与小箭散布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并证明了Monte-Carlo方法是分析集束箭弹命中概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而且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从而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争辩,不仅使真理“愈辩愈明”,而且在争辩中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如在《草船借箭》这一课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我觉得课文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是要得到别人的同意,诸葛亮没有得到曹操的同意,不是‘借’箭,而是‘骗’箭”.教师应该抓住这个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东汉末著名历史人物。其业绩为后人景仰,并在后世传播过程中,形成一种诸葛亮文化现象。《三国志》为信史,在其基础上衍生出的是较贴近历史本原的诸葛亮“历史形象”。此后,经多方演绎,特别是经《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形象逐步走向神化。在诸葛亮的神化过程中,其德、行、言等自身条件是最基本前提;戏剧、小说、诗歌等社会传播方式则在其中起到了一种外在推动作用;此外,封建统治者、封建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也在诸葛亮的神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晨,我们乘坐小船在苍茫的薄雾中出发了。这次的考察惊险而刺激,我们将深入偏远的亚马逊盆地,寻找传说中与世隔绝的印第安部落。这些印第安人是食人族、箭族?他们吃什么,用什么?他们怎样捕鱼、狩猎、造独木舟?想知道的话,就快和我们走一遭吧!  相似文献   

15.
下挂式空射系统机箭分离阶段运载火箭处于无动力飞行阶段,高空阵风会对其运动轨迹产生较严重的干扰。为研究下挂式空中发射运载火箭机箭分离阶段系统的离散阵风响应,引入"网格速度"思想来计入阵风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非定常Euler和N-S方程,对机箭分离过程进行了动网格仿真分析。通过模块化方式搭建了机箭系统离散阵风响应仿真平台,平台由火箭状态及网格更新模块、力与力矩CFD解算模块、飞行状态参数求解模块和离散阵风干扰模块组成。仿真计算了机箭系统穿越1-cos离散阵风区的动态响应,并与无阵风条件下机箭分离气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阵风条件下机箭分离后机箭系统可以较好地满足火箭的点火要求;在遭遇离散阵风后,机箭系统稳定性被破坏,可能导致发射失败,这对于机箭系统的控制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规定箭线过滤法在实际运用中的过滤顺序,大量减少了箭线过滤法的基本图形数量,提高了网络计划的过滤效率,并 介绍了箭线过滤法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嗓户灯写七二叹悠—仁孔明先生,水战需箭,限你十日造十万支,完不成处死!〔可今。.一、、“‘粼炙昧耳嘿鞘募戳肇磷蒸刹时间箭如雨下,每艘草船上都扎了五六千支箭,犹如刺猖一般。赤壁之战之草船借箭@林晓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开口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应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15个产地72份开口箭样本以及4个弯蕊开口箭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并对这些样本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口箭15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082 1~0.303 5、Nei’s遗传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0.139 8~0.170 2,弯蕊开口箭4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162 9~0.369 1、Nei’s遗传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112 4~0.128 1。7对SSR引物表现出了较高的多态性,可以区分19个居群的开口箭属植物样本;开口箭和弯蕊开口箭在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高,遗传分化显著,聚类分析和主相关性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种群亲缘关系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读《三国演义》,心里便生疑问:诸葛亮这一形象可谓神奇,他纵横三国,神机妙算无所不能,小说第57回里,司马徽也曾预言:伏龙、凤雏两人,刘备若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可诸葛亮最终并没能让蜀国问鼎中原。是司马徽欺骗了天下人?是诸葛亮欺骗了天下人?还是罗贯中本人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20.
论诸葛亮的将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诸葛亮隆中定策,佐刘备创立基业,鼎足而三。刘备薨后,又辅佐刘禅,外抗强敌,内修政理,以身率下,忠公体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难能可贵的人品和治国安民的才干,深为当世人所景仰。陈寿在西晋朝,奉命定诸葛亮《故事》,在给晋武帝的上言中论诸葛亮云:“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并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传评中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此论一出,争议迭起;同书裴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