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玻璃精细加工的数字化微流体器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基于微特性系统数字化微流体器件的玻璃精细加工方法.将拉锻好的玻璃微管道嵌入预先设计加工好的宏流道中,组合成微流道网络;宏流道采用CO2激光雕刻机雕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板而成,尺寸与玻璃微管道外径相吻合;微管道连接部通过PMMA微连接板连接而成,将基板与盖板进行热键合密封.该方法允许制造更细结构的微流道,可以灵活构建复杂的微流道,同时可保证微管道的连接和强度;圆截面玻璃微管道管壁光滑,流动阻力小.利用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对数字化微流体器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微混合实验和微流式细胞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2.
乳液聚合制备氨基硅油乳液及微乳液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简化设备及药品为目的,以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用乳液聚合方法,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制备得到氨值0.15~0.30 mmol/g,pH值6.0~7.0,粒径分布10~45μm的乳液及粒径分布10~35 nm的微乳液.确定了乳液制备的有利条件:反应温度70~80℃,降低初始水相含量,高速搅拌条件下加快油相滴加速率;微乳液制备的有利条件:反应温度80~90℃,高速搅拌条件下延长均质后的油相滴加时间.考察了工艺条件的改变对乳液及微乳液的透光率曲线及转化率曲线的影响;测定了粒径分布并将破乳离心所得氨基硅油进行红外表征.结果表明,无需增加药品,通过工艺条件的改变可以成功得到氨基硅油乳液及微乳液.  相似文献   

3.
微乳液技术在制备水基高聚物微乳液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微乳液的制备方法和各种微乳液聚合的特征研究,以及微乳液技术在制备聚丙烯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类微乳液中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定义的物质数字化是物质自身或相互间的数字化,物质能量信息统一数字化是这三者作为统一体组成部分而协调地各自传输与相互转化的数字化,把数字化界说为微传输与微转化在时间上是节拍化、物理量取值是规整化且该节拍和规整是脉冲序列可控的。阐述了在几何、物理、化学、生物诸方面物质微转化的内容和用途;分析了电效应与流体、化学、生物效应在所述两个数宇化中的互补作用;指出了现有信息数字化和我们的微流体数字化技术为实现两个数字化提供的基础和开辟的道路:指出基础力学体系对微米、纳米系统规模应用的指导意义,认为代表尺寸递减时系统历经3个层次,建议把牛顿力学、量子力学单独指导的第一、第三层次作为现阶段规模应用重点。  相似文献   

5.
微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别与十六醇、十六烷和十二烷组成的乳化体系、以丙烯酸丁酯分别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腈为混合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微乳液,测定了乳液电导值,水相残留乳化剂浓度,单体液滴大小,离心稳定性,静置稳定性,讨论了乳化剂种类,用量和微乳化处理方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纳米微粒的微乳液制备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纳米科学发展的基础,微乳液法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较全面地了微乳液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对纳米微粒结构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回顾了微乳液在金属、金属卤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碳酸盐、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等纳米微粒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微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氟碳单体、丙烯酸酯等为共聚单体,引入交联剂制备微交联氟碳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氟单体等对乳液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氟碳单体已键接到聚合物主链上。在单体中加入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使用R-A/R-D复配乳化剂,n(R-A)︰n(R-D)=0.5,w(引发剂)=0.4%,w(氟单体)=20%时制备的乳液性能较好,转化率达到98.31%,凝聚物量0.42%,乳胶膜接触角达到77°,吸水率仅为8.89%。  相似文献   

10.
11.
阐述了数字化工业设计的内涵,在分析其在产品开发中的定位后,提出了数字化工业设计系统的框架和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字化管理的管理会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也给管理会计带来巨大的冲击。基于数字化管理进行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创新 ,既寻到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途径 ,又为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找到了会计信息与方法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水性涂料用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合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将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结合在一起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可使涂膜获得更优异的性能,在水性涂料中有重要的应有价值.PUA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对复合组分的相容性以及复合乳液乳胶膜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主要合成方法的研究状况,并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为反应物,中空纤维膜为分散介质,采用双膜分散法制备氧化锌颗粒。研究了两膜组件间距、分散相流速及表面活性剂对颗粒尺寸和形貌的影响。所得产物的SEM和粒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两膜组件间距对颗粒平均尺寸无明显影响;无表面活性剂时,颗粒尺寸随着分散相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速从10 mL/min增大到40 mL/min时,平均粒径从307 nm增大到476 nm;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颗粒的生长,且颗粒尺寸随着分散相流速的增大而减小,当分散相流速由20 mL/min增至70 mL/min时,颗粒平均粒径由182 nm减小到45 nm。  相似文献   

15.
乳化剂的复配对w/o/w型复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液体石蜡作为油相,以Span85、Span80与Tween80复配作为亲脂性乳化剂,以Span80、Tween80复配作为亲水性乳化剂制备w/o/w复乳,不同的复配比例和乳化剂用量对复乳稳定性的影响.复乳的稳定性用黏度和离心分离实验评价.结果表明,Span80与Tween80相容性较好,适于复配作为复乳的乳化稳定剂,当它们以9∶1的质量比(Span80∶Tween80,)复配作为亲脂性乳化剂,以7∶3的质量比复配作为亲水性乳化剂所制得的复乳稳定性较好,其最适质量分数分别为亲脂性乳化剂在油相中的质量分数14%,亲水性乳化剂在外水相中的质量分数18%.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仿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杨氏双缝干涉的理论,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对该实验进行计算机仿真,该仿真程序能够绘制单色光和非单色光的杨氏双缝干涉图样和光强分布曲线,并且同步计算出相应的条纹间距和对比度;此外,设计了仿真实验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根据显示的杨氏双缝干涉模型更改实验参数,直观地分析各参数的变化对于干涉结果的影响,为光学的理论分析与实验教学提供了方便,为相关课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纯铁,10,40,45,60,T8等碳素钢进行了渗钼工艺的研究,探讨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阴极-栅极间距对渗层厚度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渗钼层的显微组织,渗钼层浓度分布,实验表明,双层辉光离子渗钼技术是一种新的离子渗金属技术,是离子渗钼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仿真与实验设计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双层多晶硅自对准PNP晶体管工艺流程,分析了关键工艺技术,器件性能达到fT=8.5 GHz,β=60,BVCEO=8 V。该工艺与已有的双层多晶硅自对准NPN晶体管工艺相兼容,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互补双极电路。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及其渗漏现状,指出了地下室外墙防水的重要性.首次提出了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并设计了施工工艺.从理论上说明了其防水机理,并在实验室进行了对比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双结构层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是传统做法的地下室外墙的防水效果的数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下室外墙渗漏问题.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将为地下室外墙防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变换域通信系统(transform domain communication system,TDCS)基函数的随机性与相关性,提出了采用双Gold序列控制产生变换域通信系统基函数伪随机相位的方法。首先通过Gold序列2控制产生相位映射抽头数,然后由Gold序列1映射产生基函数伪随机相位,所产生的基函数具有良好的类噪声性和相关性。仿真表明,与传统一维m序列产生方法相比,采用双Gold序列映射产生的基函数具有更好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可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提高变换域通信系统抗截获能力,具有良好的多址接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