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介绍用普克尔斯效应反射测量系统测量绝缘膜睛有面电荷分布的方法,与原来的透射法相比,反射法可以避免薄膜本身光这特性的影响因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采用高速光检出装置,反射法可用于测量直流,脉冲及交流沿面放电时约膜上表面电荷密度及分布,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低密度聚乙烯交流沿面放电时表面电荷分布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
介质阻挡放电中的表面电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质阻挡放电中,计算不同的放电间隙,气压,介电常数和介质厚度等放电条件下的表面电荷量,在VD和SD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实验和计算结果,并讨论其机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介质阻挡放电(DBD)中表面性质改变对气体放电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介质表面覆盖或不覆盖金属膜时的放电特性,观测了放电丝时空演化行为. 结果表明,未覆盖金属膜的DBD是典型的丝状放电,而覆盖金属膜后DBD放电丝数目锐减而且随时间缓慢游动. 金属膜使介质表面等电位化,电荷表面自由移动使得放电空间只存在少数的放电丝;空间电场梯度减小以及局域热作用导致的自禁止效应使得放电丝在空间中连续随机运动.  相似文献   

4.
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空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中,研究了狭缝边界内的放电特性.采用高速录像机对放电进行10μs曝光录像.通过观察高速录像机短曝光录像照片,发现此放电包含体放电和沿面放电2种放电形式.采用光电倍增管采集光信号发现,随着电压的升高体放电的放电次数逐渐增加.通过观察放电照片可知,电压升高放电丝平均间距也逐渐增大,经分析得出体放电位置处壁电荷积累量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
油/纸绝缘沿面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局部放电测量方法,研究了油/纸沿面从局部放电起始到贯穿闪络整个过程中局部放电量、放电谱图、放电频率及单个放电脉冲的变化情况.采用两种具有不同老化程度的油样研究了油样在沿面闪络过程中对局部放电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电子产生阶段,放电量和放电频率均很小,放电集中在工频峰值处,随着电压的升高,放电量和放电频率随之升高,放电处于工频上升处.当临近沿面闪络时,放电量会迅速增大,放电脉冲呈现脉冲序列形式,会听到较大的放电声.油样的老化会降低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并导致沿面放电在流注发展阶段的放电量和放电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利用液滴自身的带电来测量液滴粒度分布的测量系统-电荷探针法测量系统已初步研制成功,并在大型搅拌装置上进行了实际测量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质阻挡放电中相邻沿面放电之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观察了60kPa气压下氩气的放电情况,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放电图像中的电场和电势分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相邻两沿面放电之间的影响.在空气-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随着电压的升高,放电区域内放电丝的数量从4个增加到5个,放电丝周围的沿面放电区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对影响沿面放电分布的因素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对电流波形图中放电脉冲进行积分,从而对放电区域的电势和电场线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8.
臭氧发生器中放电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分析不同放电形式对臭氧形成的影响,阐述了电晕放电产生臭氧的机理。详细分析了3 种典型的放电形式(金属电极间的直接放电、无声放电、沿面放电)的产生以及发展的物理机制。结合臭氧形成机理研究,比较了 3 种放电形式在产生臭氧方面的特点。研制成功了产品化臭氧发生器,经检测,在使用未经处理的室内空气作为气源时,该发生器的臭氧生成效率为68.44 g/(k W ·h)。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电源水平下, 3 种放电形式中沿面放电在产生臭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载流子的注入对液晶盒中电压的影响,构建了光折变液晶系统中表面电荷调制的载流子注入模型。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液晶中的载流子向表面聚集,形成界面双电层。该双电层屏蔽了大部分的外加电场,使外加电压基本上都降落在界面双电层上。非均匀光照射时,在光亮区,来自于ITO电极的电荷将越过界面,产生载流子复合。而处于暗区的表面电荷密度基本保持不变,界面电荷层继续屏蔽外加电场,在液晶体内形成了与光强空间分布相对应的空间电荷场。基于以上模型,给出了界面附近的载流子和电场的动态演化过程,理论分析与已有的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求取电气设备的空间分布电容值,对三维空间表面电荷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曲面三角形单元取代平面单元,并用二次多项式对内部点,可以更好地模拟电力设备的结构,获得高的计算精度。给出了单元上的数值离散格式,并将均压环对地电容作为算例进行了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计算值与测量值间的相对误差仅有2%,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绝缘介质中的载流子除杂质离子外一般是徕自电极注入,文中采用电极表面涂敷改性SP硅漆,形成“金属电极-涂敷层-涂体介质”复合界面,有效地降低了电极注入强度,由地电极注入与其极板极性有着密切关系,还讨论了涂敷不同极性的电极极板对电荷注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用Si_(16)H_(21)模拟Si(113),Si_(35)H_(30)模拟Si(112)高密勒指数表面,用Si_(37)H_(39)模拟Si(111)及Si_(19)H_(18)模拟Si(100)表面.通过SCF-LCAC-CNDO理论计算,研究了各种表面上的净电荷分布.发现,各种表面上存在不同程度且不同分布的净电荷,表面原子sp~3轨道中的电荷做了重新分布,净电荷较多地局域在悬键方向上.表面上台阶的存在强烈地影响着表面净电荷转移的性质.此现象在Si(112)面上尤其突出.本文据此解释了不同晶面上附加表面电偶极子及态密度等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孤立导体球壳的一个特点,即对壳内的各种静电荷分布,壳外的场总是表现为一个点电荷的场,壳外表面上的电荷总是作球对称的均匀分布。并从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两方面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孤立带电导体上的面电荷密度按导体表面的法向量的模的分布规律:1.导体的凸面上的面电荷密度σ与该点法向量的模{↓△f}之积为一常量,即σ{↓△f}=const;2.导体的凹面上的面电荷密度σ与该点的法向量的模{↓△f}之商为一常量,即σ/{↓△f}=const.曲面的法向量的模的几何意义是:对同一曲面而言,法向量模较大处,该点曲率较小,法向量模较小处,曲率较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颖曲面测量技术下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一种新颖曲面测量技术的研究, 提出了一种利用NURBS技术进行复杂自由曲面建模的新方法, 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测量出的丰富表面信息, 并在建模时可以计算出各测量点的权重, 从而使NURBS方法的优点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具体计算,对静电场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计费一般采用单一价格或者按时间计费的方式,但它们都无法有效地调节用户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行为.按用量计费是一种新的计费方式,它是根据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计费,使得用户更加理性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从而避免网络拥塞的发生.从理论上对这种计费方式进行分析,首先从端用户的角度出发建立用户的行为模型,指出其本质上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的形式,然后根据有关网络博弈问题的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的网络用量计费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等效电阻率法为理论基础,导出了几种常见情况下,体极化介质表面上一次电流场和二次极化电流场以及总电流场的面电荷密度的表达公式,并分别对点电流源场中多层介质分界面上的面电荷密度及在均匀电流场中球状和水平圆柱状极化体表面上的面电荷密度进行了具体计算,得到了某些表征电荷分布规律的理论曲线。利用本文中给出的研究结果,可以简便地对一次电流场和二次极化电流场的异常电位及异常电流强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光谱法测定盐酸羟胺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盐酸羟胺与对苯醌 (p BQ)的荷移反应 ,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乙醇介质中 ,二者在 30℃6 5min形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 4 95nm处有较强的吸收 .盐酸羟胺浓度在 6~ 80 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2× 10 3 L·mol-1·cm-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 1.7% (n =8)  相似文献   

20.
采用MNDO法计算了苯酚和它的一些衍生物的最稳定的几何构型(用能量梯度法优化得到)的电荷分布,探讨了羟基、甲酰基等取代基对电荷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这类化合物中绝对值最大的负的净电荷总是出现在羟基的邻位,适当配置羟基、甲酰基等取代基的位置可使苯环上的某些点(如羟基的邻位)上的净电荷变得更负.1个基团是“拉电子基团”或是“推电子基团”不能准确说明取代基对电荷分布的影响,必须从取代基在分子体系中的诱导、共轭效应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藉助量子化学计算,才能获得准确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