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集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特别强调了科学发展观与生产、生活、生态紧密相关,探讨了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等促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概念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界定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及其相互间的不同。方法在概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与用水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理论探讨,定性分析。结果深入剖析了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与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的内涵,辨析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生态需水与生态用水在概念上的不同。结论认为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的动态稳定,在天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改善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而环境需水实质上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功能健康所必需的水量,只有在明确了目标功能的前提下,环境需水量才能够被赋予具体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环境经济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的具体情况,构建了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论理论,建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度模型,计算出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并进行了评价.发现辽宁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不协调,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也会进一步制约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4.
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自编问卷对578名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城镇居民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在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在年龄上呈现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年龄越大,得分越低;环境态度及其各维度与环境行为之闻存在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环境与环境问题以及技术进步给环境带来的正负效应,探讨了促进技术进步与改善环境的措施,提出了应通过加强环境技术的可获得性,依据符合目的的价值观来选择、使用有益于环境的技术等措施,促进改善环境的技术发展,进而提高环境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环境经济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针对辽宁省的具体情况,构建了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论理论,建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度模型,计算出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以及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度,并进行了评价。发现辽宁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不协调,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也会进一步制约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是由人口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并以广西为例,采集了2000—2012年的数据,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测算人口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建立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型,运用模糊数学理论来测算协调系数、协调发展系数等指标来评价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地质环境的属性与功能、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联系、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三个方面为中心议题探讨了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地理学界兴起一股人居环境研究热潮,许多地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居环境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回顾了理学界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传统与优势的基础上,论述地理学研究人居环境所涉及的尺度与角度,归纳并总结了其中主要5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人居环境评价、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居住空间研究、人居环境预警研究和人居环境的社会性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未来地理学在人居环境研究中应当加强的4个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和交通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交通引发的环境问题。环境可持续交通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方式, 为交通环境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方向。作者详细阐述了环境可持续交通的概念、特征、管理对象与目标, 提出了环境可持续交通管理的预测-评价-优化-管理决策的一体化方法体系, 丰富了环境可持续交通的理论与方法,为城市交通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今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新方向。认为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性化设计,资源环境的循环利用等植入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当中,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当今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小区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已成为时尚追求。小区环境不仅限于小区的绿化,还扩大到小区的生活环境,而小区综合楼建筑是小区环境的主体。在环境设计上应该注重有利于小区的综合环境,在动态的建筑发展中追求相对的、整体的协调美和次序。  相似文献   

13.
高艳军 《山西科技》2013,(6):120-121
提出了新的住宅区环境设计理念——模糊性空间设计理念,从硬件环境设计、软环境设计两方面详细介绍了住宅区的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刘新环  李盼盼 《科技信息》2011,(19):333-333,332
本文阐述了居住环境的社会功能,介绍了从环境设计中营造居住区内的邻里关系的方法,根据邻里关系的产生,提出应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去营造居住区内的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住宅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质量,文章论述了住宅庭院空间的功能及作用,并提出了住宅庭院空间环境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浅谈居住区生态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遵循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原则出发,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环境适应现代城市化要求,满足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住宅与环境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分析了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了住宅设计中的文化与环境。  相似文献   

18.
停车位的严重不足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从居住区生态环境对停车的要求、新居住区的设计以及旧居住区的整改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居住区的停车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行性改变,提出遵循老人生理特征的住宅环境适老性研究方法和参考指南;以人机工程学的感知系统研究为基础,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3个方面对老年人生理机能特征与室内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并与住宅环境中各项设施要求进行关联,总结出老年人家居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障碍;结果从照明环境、色彩环境、声学环境及触觉环境等方面提出改善老年人住宅环境的设计建议,以满足老年人生理特点和需求;结论为住宅环境适用于老年人使用的标准提供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改善老年人住宅环境品质,进而提升老人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目标出发,提出规划原则,并对住宅小区各类用地规划的设计要点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求对住宅小区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