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办高校推行两级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玲  王芳 《科技咨询导报》2007,(22):196-196,198
不难发现,民办高校现有的管理模式存在弊端,推行两级管理已成为必然。本文主要从民办高校管理体制的现状入手,阐述推行两级管理的必要性,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推行两级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的链板冲裁技术,该技术通过压边、反压和两级精冲的方式,防止了废料堵塞,使得冲裁可以连续进行,从而得到优质链板冲件,提高了链条在高速下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系级学生管理工作不能仅仅看成是学院上传下达的机构,而是要明确责任,把握方向,一切以服务为中心。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研究,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努力培养体格健全,身心健康,成绩优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张虹 《科技信息》2010,(35):I0164-I0164,I0124
高校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后,管理中心下移,赋予二级学院相对独立的人权、财权、物权。本文根据激励机制和理论,研究在两级管理模式下如何科学运用激励机制,更好地激活二级学院内部办学活力,促进学科整合和发展,发挥教师在学院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Ajax技术的优点,以及如何运用Ajax技术来实现在Web应用中的两级级联列表.  相似文献   

6.
由于在三期技改中,攀钢热轧生产设备和工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诸多的新产品的开发,就要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和实验,而这一切都需要在不影响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去完成。因此,攀钢热轧板厂十分需要建立一套两级自动化仿真系统。有了这一系统平台,就可以在离线状态,进行任何实验和调试,而不必担心会影响生产。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经过在仿真系统上的反复调试,再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这样既安全又高效,而且风险降低到最低,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本文就是对这套系统的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进入鲁迅精神后园的路标--重释"两株枣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系作者的创作心态和时代背景,通过深入的文本细读和对相关文本分析,对长期争执不休的《秋夜》开篇"两株枣树"的写法给予新解。指出这奇崛的两株树是破译鲁迅《野草》的密码之钥,是进入鲁迅"精神后园"的入口路标。  相似文献   

8.
陈月艳 《科技资讯》2007,(13):157-157
构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督导与评估体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此能发挥学校宏观监控和院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双重积极性,促进教学督导由重“督”向重“导”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徐丹  谢露静 《科技信息》2010,(34):218-218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两级教学督导模式的产生,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对两级教学督导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推进此项改革“创新理念”是前提,实现校院“合理分权”是核心,“重建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和“转换机关职能”是关键,“提高管理能力”是保证。  相似文献   

11.
鲁迅毕生专注于中国国民性研究,其围绕国民性问题所论述的各个方面和观点,己伸展到该命题的各个重要领域,从其对国民性这一命题思考的深度、幅度及广度来看,在理论和实践上己构建了独特的自我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中论及的国民性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国民性批判的理论武器、国民劣根性的根源、理想的国民性、如何改造国民性等方面无不具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对当代中国人思想的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叶,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部分师生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筹划创建的进程。当今需要悉心钩沉考订这一风云际会、聚散离合的史事,以期去讹存真,还原历史。  相似文献   

13.
艾芜是一位体验过人世底层苦难生活的作家。他在进行文学写作时,自觉地取材于中国底层社会,将下层劳动者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观照对象。他在自己著名的小说《南行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奇异而丰满的底层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注入了鲁迅因子。因此他们有着与鲁迅笔下底层人物一样的暗淡人生、灰色命运和悲苦境遇。但又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待相同的命运时,却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意向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4.
以往在对浙东学派和浙江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双重的立场,即一方面是站在非主流的立场上对浙东文化的某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则是站在主流立场上对之的批评和贬抑。此外对浙东学派注重功利和史学所以经世的特点也存在着模糊之处,因为它们是明清社会的普遍趋向,不足以表现浙江思想的地域特征和特殊性。要准确地把握浙江精神和思想的特征,需要从自然环境的差异,文化学、社会学,以及主流与非主流的对立和变迁等角度,将浙江思想家放在人类文化的整体和运动中来考察。浙江思想家的特征是与某种非主流文化相联系的,其哲学上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和历史主义等特征也只有放在类似的背景上才能得到解释,它们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鲁迅和梁实秋关于”丧家狗”的争论,双方都过于意气用事,而且意气中都蕴藏了逻辑锋芒。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鲁迅以其独特高超的逻辑思辨主导了意气,严谨周密而又形象生动破斥了论敌的两个核心三段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狂人形象诞生、狂人特点和狂人形象意义三方面来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两篇《狂人日记》,虽然鲁迅在体裁、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都借鉴了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但是,由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只是简单地通过"狂人"的遭遇表现当时沙俄社会的腐朽和丑恶,因此没有鲁迅运用象征的手法在其作品中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仁义道德"概括为"吃人"以及对"吃人者"遍布在社会各处的认识等内容"忧愤深广",更兼之鲁迅是站在启蒙人的角度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彻底否定并表现出复杂的内涵,这更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与之相比而显得缺乏那种磅礴大气和厚重感。我们在相通之中寻不同之处,进一步探求鲁迅和果戈理《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事批评是时间上的历史哲学批评范式,亦是空间中人类本体生存方式.鲁迅本事批评"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断裂,致使鲁迅时间汰变"感旧",空间侧身"碰壁",从而铸就了一个特异的文化诗学存在.鲁迅本事批评观念不仅成就了鲁迅生存论的特异诗学,而且还典出了"故事新编"的文本诗学.  相似文献   

18.
“浙学”的东西异同及其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朱熹针对南宋浙东事功学派而提出“浙学”一词后,“浙学”即有“浙东之学”与“浙西之学”之分。然浙西自古以来就与苏南难分你我,故后世以吴、会(稽)或吴、越分称浙西与浙东。由于吴地属于浙江的太少,更由于江苏的吴地太过显耀,于是浙江向来以越自称。在吴文化的强势渗透下,“浙学”表现出了“东”强“西”弱的特点。浙东地区多山,宗族组织完备,故有敦朴淳善、嗜古笃行之民风;浙西商品经济发达,政治权利深透,故有繁丽奢靡、浮竞淫侈之民风。由于文化性格上的差异,浙之东西的文人雅士彼此瞧不起。改革开放后,当不便的交通条件和地理隔阂逐渐消除后,浙东人在其特有价值观念的支配下很快便显示出了明显的后发优势。然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进程中,宁绍地区有向“大浙西”靠拢的趋向,而温台地区则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浙东”风格。两者相较,似乎宁绍地区更能适应“一体化”的挑战,而温台地区则有被边缘化甚至落伍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大时代是鲁迅中后期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鲁迅历史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词。从鲁迅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的写作中可以看出,在其思想中,启蒙者与革命者是合二为一的整体。在革命的催动下,大时代才可能到来。大时代是方生方死的时代,可以因之生,也可以以此死。鲁迅对大时代的解读和思考,是其生命意志的深刻体验,亦即其生命哲学在历史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20.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以独特的商人眼光,以异人为“奇货”,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获得了“泽可以遗世之利”的资本,并有计划地使赵姬有身而献于异人,为加强与秦王室的关系奠定基础,最终促成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这一系列之手段,与其后来所编的《吕氏春秋》极为不符,最终导致自杀身亡。究其原因,乃齐家失败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