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秋美  侯军才 《科技信息》2011,(15):J0018-J0018
对不同变形量的ZK60镁合金进行不同固溶温度和不同固溶时间的固溶处理,分析ZK60镁合金变形和固溶处理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变形量的增加,固溶温度的升高和固溶时间的延长,ZK60镁合金的硬度均提高。固溶温度的升高对硬度值的影响最明显,固溶时间次之,挤压变形量对硬度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双相不锈钢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为扩大2507双相不锈钢(DSS2507)的实际应用,本研究探讨固溶处理温度对DSS2507组织结构、硬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定量金相法及硬度法研究固溶处理温度对DSS2507显微组织结构以及硬度的影响;通过电化学实验分析固溶处理温度对DSS2507抗腐蚀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上升,铁素体α相含量增多而奥氏体γ相含量减少,固溶处理温度为1 050~1 100℃时可使钢中铁素体相跟奥氏体相的比例达到1∶1。固溶处理温度为1 000~1 050℃时DSS2507的硬度降低;但固溶处理温度从1 050℃升高到1 200℃时,其硬度又逐渐升高。另外,随着固溶处理温度从1 000℃升高到1 200℃,DSS2507的耐均匀腐蚀和点蚀性能先增强后减弱,1 050℃处理的DSS2507抗电化学腐蚀性能最优。【结论】固溶处理温度为1 050~1 100℃时可以使DSS2507两相比例达到1∶1,经1 050℃固溶处理的DSS2507抗电化学腐蚀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固溶处理后Ti-22Nb-6Zr形状记忆合金在0.9%NaC 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固溶处理温度对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用拉伸法测定900℃固溶处理后合金的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后Ti-22Nb-6Zr合金的室温组织为单一的β相,晶粒尺寸随固溶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大.合金的腐蚀电流随着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耐蚀性逐渐提高.900℃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在室温下拉伸变形,应变为5%时,总的最大回复应变达4.12%,其中超弹性回复应变为3.91%,记忆回复应变为0.2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热处理和热循环Ni-Al-30Mn高温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600-1100℃固溶淬火时,随固溶温度升高,该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升高;在1000℃固溶淬火后,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马氏体逆相变结束温度为分别为465℃和549℃,(2)在1000℃固溶处理处理和400℃时效处理后,该合金可获得良好的相变特性;热循环使相变行为的稳定性提高。(3)该合金的淬火组织由马氏体和γ相组成,其中马氏体的体积约占60%,马氏体的硬度高于γ相,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相组成未变,硬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测定FGH95和Rene′95高温合金,末经热等静压制,在固溶处理前后的密度变化,研究了热等静压制品中热诱导孔隙(TIP)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热诱导孔隙随固溶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固溶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初步确定热诱导孔隙检验中的两个具体参数一固溶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升温固溶对Al-Zn-Mg-Cu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7075合金升温固溶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升温处理可使极限固溶温度高于多相共晶温度,同时能避免过烧组织的形成,有效强化了残余结晶相的固溶,显著提高了7075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强化固溶,7075合金的断裂和屈服强度可达660MPa和606MPa.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950~1150℃固溶处理时温度对00Cr26Ni8Mo3Ti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050~1100℃之间固溶处理可以得到最佳的组织与强韧性配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XRD,OM,SEM,EDS,EPMA表征了不同铝质量分数(6%,8%,10%)的铸态Fe-Mn-Al-C钢经过不同温度固溶处理1 h后的组织,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铝质量分数的Fe-Mn-Al-C钢的硬度经900、950、1 000℃固溶处理后,随固溶温度的升高硬度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3种钢的硬度在950℃固溶处理时表现为最大值,分别为240、298、337 HV.固溶温度升高时,3种铝质量分数的Fe-Mn-Al-C钢组织中铁素体相体积分数增加,奥氏体相的形貌发生变化;w(Al)=6%的Fe-Mn-Al-C钢的抗拉强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 000℃时达到最大值455 MPa;w(Al)=8%的Fe-Mn-Al-C钢抗拉强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降低,但较铸态有所提高;900℃固溶时达到最大值504 MPa.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等静压方法对气雾化316L奥氏体不锈钢粉末致密化,用箱式电阻炉对致密体进行了固溶处理,研究了固溶前后致密体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其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态致密体密度接近理论全致密,内部组织为细小的奥氏体,存在较多的碳化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95.3MPa和263.3MPa,延伸率为58.3%,硬度为HBS152.3;固溶处理使致密体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增加,且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强度迅速降低,塑性明显提高,最佳固溶温度为1050℃;在固溶温度为1050℃和水冷的情况下,最佳保温时间为20min;固溶处理前后拉伸试样断口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固溶韧性好于固溶前的,均高于热轧态产品的韧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金相显微分析,X衍射分析,测量显微硬度和电子探针分析研究了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时Fe-Mn-Al(Cr)-C系合金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在1120℃以上温度固溶处理时,合金组织中仍有少量的碳化物(Cr,Mn,Fe)7C3。合金元素在组织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Cr元素主要参与碳化物的形成,而AL、Mn元素的作用是固溶强化和稳定奥氏体组织和碳化物。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Fe-14Mn-5Si-9Cr-5Ni合金温轧板材在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以700℃加热600s水冷固溶处理,完全回复应变达2.2%,回复率为90%以上,固溶处理态奥氏体的微观结构对形状记忆效应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Fe-14Mn-5Si-9Cr-5Ni合金温轧板材在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形状记忆效应.结果表明,经700℃加热600s水冷固溶处理,完全回复应变达2.2%,回复率为90%以上.固溶处理态奥氏体的微观结构对形状记忆效应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2124铝合金热轧厚板的热处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和DSC,OM,TEM分析,研究了不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对2124铝合金40 mm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适宜的固溶温度为495~500℃,固溶时间为80~100 min;适当提高固溶温度或延长固溶时间,合金中过剩相的溶解程度增大,合金的固溶程度增大,因而合金强度提高,但过高的固溶温度或固溶时间使合金的伸长率降低;当淬火水温度在16~35℃范围内时,合金性能变化不大,但稍高水温淬火有利于提高合金的伸长率;随淬火转移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有所上升,但伸长率下降,为了提高合金的塑韧性,淬火转移时间应尽可能短;合金适宜的时效温度为185℃,时效时间为12 h,合金主要强化作用来源于S′和θ′过渡相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蒸汽发生器常用国产690合金管的抗微动磨损性能,通过实验研究不同的热处理条件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首先,对690合金管进行固溶处理和TT处理(也称脱敏处理),以改变690合金管的晶粒平均直径和晶界碳化物形貌;然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晶粒平均直径的大小,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晶界碳化物的形貌;最后,用显微硬度计分别测量690合金管基体和晶界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对于国产690合金管,当固溶处理温度为1 080℃时,晶界的碳化物未完全溶解,基体的显微硬度低于晶界;当固溶处理温度达到1 090℃后,晶界的碳化物完全溶解进入基体;升高固溶处理温度和延长处理时间,晶粒平均直径会增大,基体和晶界的显微硬度都会降低,并且基体的显微硬度高于晶界的显微硬度.对固溶处理后的国产690合金管进行TT处理时,晶界碳化物尺寸和间距都随着TT处理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晶界碳化物逐渐变得离散;基体的显微硬度基本不变并低于晶界,晶界的显微硬度在TT处理温度715℃、时间5 h都会出现一个峰值.研究表明,通过固溶处理可调整690合金管的晶粒度,TT处理获得不同的晶界碳化物形貌,进一步影响材料的显微硬度,进而可能改善材料在蒸汽发生器中应用的抗微动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研究固溶处理对TC16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16钛合金低于800℃进行固溶处理,初始组织为初生α相和亚稳态β相,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亚稳态β相会发生α"马氏体转变,温度达到900℃时,α"马氏体析出晶界完整的β相,出现过烧组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降后升,温度对塑性影响不大.该合金固溶处理后,冷镦性能差,不同的冷却速度使钛合金有不同的α和β相比率,冷却速度决定β→α转变反应中间相的形成条件,水淬、空冷、炉冷后的TC16钛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对难变形镍基高温合金 GH720Li 进行了亚固溶处理、亚固溶+单时效(650℃,24 h→空冷)或双时效处理(650℃,24 h→空冷+760℃,16 h→空冷)以及870℃时效3000 h 条件下γ相演变规律的研究。发现一次γ相受亚固溶处理影响较大,发生部分回溶的程度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效处理使一次γ相向球形或近球形转变;二次和三次γ相在亚固溶保温过程中完全回溶,在时效处理时补充析出明显且析出数量和区域随固溶温度升高而增大;870℃长期时效时,合金组织逐渐均匀,二次和三次γ相完全回溶,晶界一次γ相时效500 h 后有所粗化,合金硬度先降低而后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添加Cu–Ag合金颗粒制备Ag2205双相不锈钢,并分别在1 050,1 075,1 100,1 125和1 150℃对其进行固溶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试验、电化学工作站及覆膜法等研究固溶温度对Ag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及抗菌性能的影响,并与母材2205及Cu2205不锈钢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Ag2205材料内γ相体积分数逐渐降低且γ相先变粗后细化,而α相体积分数逐渐提高;此外,微米级的含Ag相主要分布于α基体及α/γ相界处,升高固溶温度会促进Ag相溶解;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含Ag材料洛氏硬度和抗拉强度均先降低后升高,但伸长率持续增大,当固溶温度为1150℃时,Ag2205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且优于母材与含Cu2205材料的力学性能;Ag的加入会降低2205材料的耐蚀性,但提高固溶温度可改善其耐蚀性能,且在1125℃固溶后,其耐蚀性已优于母材耐蚀性;3种材料中,Cu2205材料的耐蚀性最好;当固溶温度大于等于1 075℃时含Ag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Cu2205材料及母材则不具备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法、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四种成分不同的Ni—Be—Ti弹性合金材料的成分偏析现象和固溶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合金中存在熔炼时保留下来的局部成分偏析。比较了各种温度和时间的固溶处理效果,我们认为采用1060℃保温60分钟的固溶处理工艺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采用正交实验,对新型高强度铸造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确定出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固溶处理温度550℃,固溶处理时间16h,时效温度150℃,时效时间10h。在此工艺条件下铝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可达到498MPa,延伸率δ为6.8%。  相似文献   

20.
强化固溶对7055铝合金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残余可溶结晶相颗粒是制约高强度铝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改变固溶热处理条件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和断口分析研究了强化固溶对提高7055铝合金力学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采取逐步升温固溶处理可使最终固溶温度超过多相共晶温度而不产生过烧组织,提高残余可溶结晶相的固溶程度和合金力学性能.强化固溶的7055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715MPa和750MPa,且延伸率约为10%;微量元素Zr比Cr更有利于提高7055合金的力学性能,且在强化固溶条件下,提高效果更加明显.通过断口分析显示,合金的断裂属晶内韧窝断裂与沿晶断裂的混合断裂;强化固溶后,残余结晶相引起的晶内韧窝断裂减少,沿晶断裂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