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常温制备低聚壳聚糖的工艺条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温降解壳聚糖得到低聚壳聚糖。在含1%壳聚糖的1%醋酸溶液中加入不同的浓度双氧水,通过测其粘度的变化,根据公式[η]=1.81×10-MV0.93,找出分子量MV=1500时的降解时间,降解反应时间分别为34.5小时、34小时、17小时;当双氧水的浓度为0.23、0.29mol/L时,壳聚糖后期降解相当缓慢,接近于平衡,操作易控,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反应法制样,用目测变温和DTA方法测定了AlF2-BeF2—KF三元系中的KBe2F5—KA1F4—K3A1F6赝三元系的相图.体系中有一个三元低共晶点E,组成为4mol%KF、15mo1%KAlF4和81mol%KBe2F5,温度为310℃.在KBe2F5的含量低于70mo1%时,沿着e1→E共晶线组成的熔盐是可以利用的中温铝钎剂.(e1是KF—A1F3体系中K3AlF6与KAlF4之间的共晶点).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协同纳米铁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间歇性实验对超声波协同纳米铁降解2,4-二氯苯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降解率, 如在反应时间为2 h,纳米铁体系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为11.3%,超声波体系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为36%,两种反应体系的降解率迭加值为47.3%,而协同体系对2,4-二氯苯酚的降解率则达到88.3%.同时考察了时间、声强、pH、2,4-二氯苯酚初始浓度、反应器的直径和纳米铁粉的投加量等对协同反应降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醋酸喷涂法延长冷却羊肉货架寿命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醋酸喷涂法延长冷却羊肉货架寿命,试验结果表明:3.5% ̄4.5%醋酸溶液可显著(P〈0.01)地降低肉样细菌总数、TVBN值,控制pH值上升,对肉样感观指标也有良好的作用,延长肉样保鲜期12d左右;1.5% ̄2.5%醋酸溶液可程度不同(0.05〉P〉0.01)地降低细菌总数、TVBN值,减缓pH值上升,可延长肉样货架寿命5d左右;0.5%醋酸溶液对肉样保鲜无效果(P〉0.05)。  相似文献   

5.
1.引言:材料句资利用是基于它有某种所需要的性能。而其性能则是由组成物界面的性质、数量、组成方式及分布状态所决定。因而,材料学的研究与进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与相平衡及相变研究有密切的关系(1)。相平衡的表达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图解形式与数学解析形式。数学解析形式多应用于算单体系如单组分体系或理想溶液,对复杂体系则很难找到准确的数学公式来表示相变的规律。因而实际上往往用相图这种容易且直观的图形表示法来研究相平衡与相变。当利用二、三元相图研究系统的高温行为时,普遍采用作图、测量、计算等方法,称为几何作图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用一定浓度的醋酸镍来对ITO表面进行前处理.把ITO玻璃浸泡在浓度分别为2.5 g/L,5 g/L,10 g/L的醋酸镍溶液中超声15 min,然后制备双层结构OLED器件.器件的基本结构为ITO/NPB(50 nm)/Alq3/(50 nm)/LiF(0.5 nm)/Al.经过处理的器件,开启电压变低,器件的亮度变化不大,但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用浓度为5 g/L的醋酸镍溶液超声后制备的器件效率最大,提高了2倍.而且用此方法制备的器件重复性很好.  相似文献   

7.
绘制了环烷酸/煤油/氨水体系的部分拟三元相图,研究了几种醇(助表面活性剂)和几种常见的强酸强碱盐及其浓度,溶剂对环烷酸氨皂W/O型微乳液溶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茜素红—S为吸附指示剂,醋酸调节pH2.6~2.9,用氯化钡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硫酸钠含量。采用误差抵消法标定操作溶液,消除了偏低的系统误差。 快速测定法测定的相对误差为±0.55%。置信度α=95%时,可靠测定区间为49.08±0.0279。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 一般硫酸亚铁的浓度为0.2%-0.5%,每隔10天左右喷1次,直至叶片变绿为止。硫酸亚铁溶液应为淡绿色。没有沉淀,随配随用,不能存放.为防止因水pH值过大或钙含量偏高而引起硫酸亚铁溶液发生沉淀,配制时可在每100千克水中先加入10毫升有机酸或100—200毫升食醋,使水酸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相图是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图可以说是相平衡体系的几何图示,因此相图与热力学是密切相关的。由胡图可以获得某些热力学资料,反之,由热力学资料也可以构筑相图。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中,如何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改革和强化实验手段,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新的课题。近来,我们在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开设了利用计算机绘制二元简单相图的实验,并在这方面进…  相似文献   

11.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别探讨了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HLB值以及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对共轭亚油酸W/O/W多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的稳定性.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含量为9%、HLB值为7.3,外水相中EL40占4%时,多重乳液相对体积达到91%;对比实验发现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聚L-苯丙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尿酸在聚L-苯丙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循环伏安法测定尿酸的新方法.在pH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尿酸在聚L-苯丙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出现一氧化峰,峰电位为Epa=+638mV(相对于Ag/AgCl电极),氧化峰电流与尿酸浓度在5.00×10^-7-5.00×10^-5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限:1.0×10^-7mol/L.对1.0×10^-5mol/LUA溶液平行测2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1%.用于尿液中尿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乳状液膜法萃取氨基酸的平衡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氨基酸在液膜体系里的传输机理为基础,把液膜提取过程中的萃取和反萃两个连续过程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推导出了在整个液膜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液膜萃取平衡等式.并以D2EHPA为载体提取L—苯丙氨酸为例.研究了影响液膜萃取平衡的控制因素,实现了氨基酸的提取浓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质量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在10%的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在10%的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乙二胺四乙酸在黄铜表面的吸附规律基本服从Langmuir等温式,由此获得相关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棉花花粉人工萌发及授粉液在杂交制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诱导棉花花粉人工萌发培养基中蔗糖,琼脂的最适浓度。发现在无机盐基液的固体培养基中,45%蔗糖浓度和0.8g/L琼脂是诱导棉花花粉人工萌发的最适浓度。硼和GA3对棉花花粉的人工萌发有促进作用,此外还对棉花杂交授粉液及其在杂交制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以油酸、三乙烯四胺为原料,首先采用溶剂法、阶梯式分步脱水环化合成咪唑啉中间体;用咪唑啉中间体与氯乙酸钠进行季铵化合成咪唑啉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通过IR表征其结构,并对其表面性能及缓蚀性能等作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咪唑啉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7.5×10-5mol/L,其表面张力和乳化性能比柠檬酸酯略差,但润湿性和发泡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缓蚀性能,缓蚀率可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介孔SO42-/TiO2固体超强酸.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特征和表面酸性以及其对丙酸丁酯的酯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SO42-/TiO2固体酸保持了完好的锐钛矿晶型、较强的酸性和热稳定性;当焙烧温度为550℃,硫酸浸渍液浓度为1.0mol/L时,丙酸的转化率最高.同时对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查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酸:,2醇为1.0:1.3,催化剂用量5g/mol丙酸,反应时间2h,丙酸的转化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8.
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合成富马酸二甲酯 (DMF)的一种方法 .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 ,用浓盐酸作转型剂制得富马酸 ;用浓硫酸做催化剂和甲醇进行酯化制得富马酸二甲酯 .总产率可达 88.6%.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确定了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聚苯胺(PAn)修饰石墨电极,在0.5 mol/L硫酸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尿酸、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区分效应,三组分的氧化峰电位分别为0.61,0.72,0.36 V,三组分的峰电流与其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质量浓度的H612在10%的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H612在10%的盐酸介质中对黄铜的腐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采用失重法和SEM分析法评价H612的缓蚀性能,H61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盐酸黄铜缓蚀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