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淑声 《科学通报》1983,28(4):220-220
前文报道了稀土-铬天青S(CAS)-5-硝基邻菲啰啉(5-N-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四元体系的显色反应,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稀土-漂兰6B(ECB)-5-硝基邻菲啰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ECB体系比CAS体系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最高可达1.96×10~5(Er),按双波长求出的8最高可达2.55×  相似文献   

2.
慈云祥 《科学通报》1982,27(23):1433-1433
稀土—铬菁R(ECR)—邻菲哕啉(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四元络合物显色反应已有报道,我们发现稀土与ECR、2,2'-联吡啶(dipy)、CTAB可以生成具有更高灵敏度的四元络合物. 由于CTAB对不同稀土络合物的增敏效应不一样,通过改变CTAB用量,使反应的选择性有了较大的改善。因此,我们对RE—ECR—dipy—CTAB四元络合物的形成条件及其有关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慈云祥 《科学通报》1979,24(19):879-879
近年来在分析化学中广泛使用多元络合物,特别是有色的多元络合物,它的优越性在于提高反应的灵敏度及在某些情况下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从已有的资料看,三元络合物研究得较多,对三元以上的多元络合物研究仍较少;在三元络合物中,一般来说,混合配位体络合物(混配络合物)的选择性较好,而胶束增溶络合物(胶溶络合物)的灵敏度较高,这在稀土多元络合物中也表现出来。我们的实验表明,稀土(M~Ⅲ)与铬菁R(ECR)、1.10-二氮菲(phen)可以形  相似文献   

4.
香兰素与对甲苯胺的希夫碱轻稀土络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发 《科学通报》1989,34(2):111-111
过渡金属希夫(schiff)碱络合物已有广泛地研究。近十年来,稀土金属与各种类型的希夫碱络合物也有一些报道。 本文报告香兰素(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与对甲苯胺的希夫碱轻稀土络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这是一类新的希夫碱稀土络合物。  相似文献   

5.
稀土离子钆与人血清白蛋白和柠檬酸三元络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频 《科学通报》1989,34(24):1871-1871
在溶液中,顺磁离子引起的质子弛豫速率增加已应用于研究顺磁离子,蛋白质和原生质配体的三元络合物。哺乳动物的血浆白蛋白既能结合很多有机分子,运转游离的脂肪酸,又是金属离子可逆的螯合剂。稀土离子钆(Ⅲ)与白蛋白二元络合物的研究已有报道,稀土钆(Ⅲ)与白蛋白和柠檬酸三元络合物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血浆中除白蛋白外,还有很多的原生质配体,Jackson等人已经阐明三元络合物比二元络合物更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应用核磁共振弛豫时间法研究了稀土钆(Ⅲ)、白蛋白和柠檬酸的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6.
极谱法研究水溶液中稀土与TPPS_4的络合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小霞 《科学通报》1986,31(22):1702-1702
水溶性的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吩(TPPS_4)的结构见图1。它与金属离子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形成络合物的光度法研究,近年来已有报道。卟啉与Cd(Ⅱ)、Mg(Ⅱ)、Pb(Ⅱ)形成络合物的极谱研究,也有报道。本文着重讨论水溶液中稀土离子与TPPS_4形  相似文献   

7.
徐友宣 《科学通报》1992,37(4):334-334
用萃取光度或萃取荧光法研究稀土-桑色素(Mor)络合物已有一些报道,认为只能在弱酸性条件下形成不太稳定的络合物。用电分析化学方法研究稀土-桑色素络合物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乙二胺(en)-KCl底液中得到了该体系的络合吸附波,研究了过程的机理并用于测定发光材料中的钆。  相似文献   

8.
陈滇 《科学通报》1983,28(10):639-639
据文献(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1980),2∶23)和我们用两相滴定法研究表明,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A)萃取稀土时,生成唯一的,组成为REA_3·HA的萃合物。该文献还报道制备出十四种相应于上述组成的固体络合物。最近Roy(Bull.Chem.Soc.Japan,51(1978),  相似文献   

9.
金玑洙 《科学通报》1992,37(18):1724-1724
目1980年以来,取代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化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合成了许多取代环戊二烯基稀土氧化物。这些大体积的配体如—C_5Me_5—(Me_3Si)_2C_5H_5-t-BuCp等,可以稳定低配位数的络合物,特别是单或双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我们用环  相似文献   

10.
沈琪 《科学通报》1985,30(4):319-319
文献报道利用无水三氯化稀土和C_5Me_5M反应得到的稀土化合物一般都是(ML_2)[(C_5Me_5)_nLnCl_(4-n)]型的阴离子型络合物,其中L是路易氏碱。最近我们在研究[HP(C_2H_5)_3]_2CeCl_6和C_5Me_5Na以摩尔比1:4反应时,成功地分离得到了Ce(Ⅲ)的中性络  相似文献   

11.
稀土冠醚络合物在丙酮介质中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福玉 《科学通报》1989,34(22):1714-1714
本文探索稀土在非水介质中与冠醚形成络合物后是否有可能得到还原电位彼此分开的伏安波峰用于测定个别稀土。我们已报道了铕与18-冠-6络合物在丙酮中可得到还原电位校正(E_ρ=+0.09V,Ag/AgCl)的可逆还原峰,电位受丙酮中微量水的影响,但不受氧和其它稀土的干扰,这与朱天培等报道的丙酮中铕18-冠-6络合物的E_(1/2)(+0.10V,SCE)大致相等。我们进一步将丙酮脱水纯化,研究了稀土在丙酮中的还原行为,并解释了微量水和氧对波  相似文献   

12.
齐民华 《科学通报》1990,35(7):511-511
自1978年以来,取代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化学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是由于具有较大体积的取代环戊二烯基可稳定低配位数的络合物,特别是可稳定单取代或双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稀土氯化物。关于—C_5Me_5、—(Me_3Si)_2C_5H_3和桥联配体的稀土氯化物的合成已有不  相似文献   

13.
高小霞 《科学通报》1987,32(2):112-112
自1967年Pedersen合成冠醚化合物以来,各种冠醚化合物的合成和它们同碱金属、碱土金属及稀土元素的络合物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其中多数是在有机溶剂中合成固体络合物并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而研究水溶液或混合溶剂中络合物性质的很少,尤其是用极谱法研究的更少,因为多数的冠醚和稀土离子在极谱上是不能还原的。但是稀土离子是能与某几种冠醚络合的,为了能在极谱上观察到络合物的形成和研究其性质,我们首先在丙酮溶液中研究了铕(Ⅲ)与18-冠-6络合物的极谱行为。  相似文献   

14.
孙家镔 《科学通报》1984,29(1):65-65
β二酮的铕(Ⅲ)螯合物,由于可能作为激光物质和核磁位移试剂,而成为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但实际上对于(β二酮)_4EuLH研究甚少。我们制备并鉴定了八种新的稀土螯合物(2-NTFA)_4EuLH。研究了这些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并讨论了这些络合物在乙醇、DMF和甲苯中的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15.
王殿勋 《科学通报》1989,34(11):836-836
XPS已广泛用于络合物体系的电子结构研究中,从而探明络合离子间的成键特性。对过渡元素络合物的XPS研究已有许多报道,而对稀土氧化物和卤化物也有不少报道,但对稀土络合物的XPS研究却很少。本文报道稀土元素-邻啡咯啉正离子硼氢络合物  相似文献   

16.
二-(2-乙基己基)磷酸与稀土络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滇 《科学通报》1981,26(13):794-794
二-(2-乙基己基)磷酸(P_(204))与稀土的固体络合物,文献中只报道过少数几个元素的研究。本文采用新的合成方法:先将P_(204)溶液进行完全皂化,使之生成透明的油包水微乳状液,将此微乳状液和各种稀土溶液作用,借助于微乳状液有较大的油水界面,使得R_E~( )与NH_4~ 在界面上的离子交换反应进行得较彻底,这样较为纯净接近单一组份的络合物R_EA_3便  相似文献   

17.
陈滇 《科学通报》1983,28(20):1237-1237
近年来国内外对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即HPMBP)萃取稀土的行为作了不少的工作。Roy等曾研究了HPMBP对15个稀土离子的萃取,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REA_3。刘建民等测得的萃合物组成为REA_3·HA,并制备出相应组成的固体络合物。黎乐  相似文献   

18.
某些顺磁性镧系化合物能使有机物分子在溶液中产生很大的核磁谱位移。第一个核磁位移试剂是Hinkley发现的Eu(dpm)_3·2Py加合物。立即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和浓厚的兴趣。1970年Sanders和Willims发现Eu(dpm)_3是更好的核磁位移试剂。目前稀土离子β-二酮螯合物已成为重要的核磁位移试剂。一般研究三配位体螯合的稀土络合物较多,而四个β-二酮与稀土离子络合的化合物研究很少。在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合镧螯合物(TTA)_4LaQH中,La~(3 )呈现高配位数,组分内有4个双齿配位体及一个喹啉分子,因而在空间及  相似文献   

19.
李光明 《科学通报》1989,34(23):1792-1792
稀土碳π键型化合物已得到广泛研究,而稀土碳σ键型化合物的合成却报道得较少。1970年Hart等人首次报道了稀土碳σ型化合物LiLn(C_6H_5)_4(Ln=Sc,Y,La,Pr)的合成,1981年Evans等人合成了稀土碳σ键型化合物[(C_5H_5)_2LnC(CH_3)_3](THF)(Ln=Er和Lu)。我们合成了如下两种新型四苯基丁二烯基稀土σ键化合物。相似的d-类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证实金属碳键为σ键型。研究了(Ⅰ)中的Nd化合物与三乙基铅配合对丁二烯聚合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金鹰泰 《科学通报》1985,30(6):435-435
从均相催化剂溶液中分离出活性体是研究Ziegler-Natta催化剂结构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CF_3COO)_2LnCl·EtOH—Et_3Al均相催化组分的反应,按文献[1]方法合成了六种轻稀土双金属络合物。在合成含Nd—Al双金属络合物时,当改变Al/Nd摩尔比(10~15)、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