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在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分内设置临时标准地,获取了坡向、坡度、海拔、pH值、土层厚度、坡位和平均树高等因子.首先应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了4个影响显著的生境因子坡向、坡度、海拔和土层厚度;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显著影响因子的权重,海拔的权重为0.061 6,土层厚度的权重为0.1737,坡度的权重为0.2910,坡向的权重为0.4737;对不同的因子,按其与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关系分为不同的水平,按层次分析法排序后的结论为:阴坡排第一位,I级到nl级坡度(5~25.)的平缓斜坡排第二位,半阴坡排第三位,海拔1520~1600m排第16位即最后一位.  相似文献   

2.
根据典型滑坡的强度指标和可能性指标选取相对高差、坡度、坡体结构、坡型、地层岩性、地层关系、滑坡体积和块石含量等8个评价因子,利用信息熵法、层次分析法与综合权重法分别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对白龙江流域21个典型滑坡进行危险度区划,将3种权重值计算的危险度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专家权重和信息熵权重危险度分级结果一致率为76%,信息熵权重和综合权重危险度分级结果一致率为86%,专家权重和综合权重危险度分级结果一致率为90%,因此,综合权重得到的危险度分级较其他两种方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一种确定预报因子权重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子权重的确定是评价、决策、预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模糊聚类与模糊识别理论,基于模糊环境下的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确定预报因子权重的理论模式。该方法数学基础严密,可以避免实际工作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克服了实际工作中确定权重的困难。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公路地质灾害影响因子的权重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权重分配是地质灾害区划的关键,以贵州省三凯线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为实例,于公路沿线随机选取非灾害点,选择高程、坡度、河流切割密度、地层岩性4个地质灾害主要属性,形成属性决策表,根据相关知识采用不同的三角模糊隶属度函数,确定模糊粗糙集地质灾害要素权重分配模型,计算各属性与地质灾害之间的依赖度,建立模糊粗糙集地质灾害属性权重确定方法,该权重应用于因子叠加方法进行公路地质灾害区划,研究表明:用模糊粗糙集确定的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权重,相比传统专家打分所确定的权重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渡槽安全评价方法忽略了评价指标权重的动态变化,不能实时反映危险因子对渡槽实际运行状态的影响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云模型的渡槽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引入动态权重模型为评价指标动态赋权,并利用云模型获取评价指标隶属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M河渡槽安全评价并与静态权重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动态权重-云模型实现了评价指标层权重计算结果随工程运行状态的实时变化,同时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敏感性更高,提高了评价方法对复杂运行环境下渡槽安全综合评价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建立多个污染评价因子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对荆州段长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论符合实际情况。关键词:中图分类号:X824文献标识码:A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类具有不同重要性与可靠度的证据融合问题,将证据静态权重与体现证据间相似性的动态权重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综合权重折扣的加权平均法.首先,根据证据的先验信息即静态权重以及证据间的相似性,计算经静态权重折扣的各证据与其加权平均的距离而获得的证据的动态权重,再将静态权重与动态权重综合形成证据的综合权重.然后,将综合权重作为折扣因子建立具有信任折扣的证据推理模型.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对修正后的证据进行组合.该方法能有效处理高冲突证据的融合,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考评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影响考评结果.运用AHP确定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指标权重行之有效.在建立了企业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上,对运用AHP确定指标权重的求解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应用实例利用10位专家对考评指标成对比较的平均值构建了判断矩阵,进而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了一致性验证.  相似文献   

9.
对地理研究加权取和评价决策中因子相互影响的消除技术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经过研究认为:因子相互影响消除技术不仅仅应考虑权重大小,还应考虑因子的取值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评价式中增加影响因子乘积项,并对乘积项的权重确定途径进行了探讨.因子相互影响的消除技术研究可以减少地理研究中因考虑指标相互独立性过多而降低评价结论可信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慧琴 《江西科学》2010,28(6):803-806
多重分形谱精细全面地描述工件表面图像特征,理论上多重分形谱权重因子的范围越大越好,但权重因子的范围越大带来的计算量将成倍增加,采用估算的方法确定权重因子的取值范围。采用配分的方法获得多重分形谱,并对具体的算法进行描述,将多重分形谱和奇异指数对权重因子求取一阶导数,当一阶导数趋于零时,便确定权重因子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序列优势种群的生态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1986年和1996年对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序列中四种群落类型的重复调查,用两种公式计测生态位宽度,研究演替序列优势种群的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结果表明,实际生态位侧重于物种对特定资源的利用能力,基础生态位侧重于物种的生态幅度.在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序列中,各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不同,森林先锋种的最宽实际生态位比演替顶极种窄,基础生态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以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及Pianka重叠指数为依据,将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土壤全N分别作为反映各主要种群生长环境的资源轴,对小陇山锐齿栎林的10个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轴上的生态位宽度均较大,生态位宽度平均最大值出现在有机质资源维上,平均最小值出现在全N资源维上;各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维上的重叠都较大,说明了各主要树种间利用资源的方式较为相似,表明种群间利用资源的竞争排斥作用较为强烈,彼此之间容易造成在各资源维上的竞争;在3组资源轴中,锐齿栎的生态位宽度均为最大,说明锐齿栎种群对各资源的利用充分,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3.
在点集拓扑学、离散数学图论以及复杂网络理论关于连通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借助系统经济学的“资源位”概念,以空间资源位为点权,以时间资源位为边权,为航空网络的连通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杜鹃花科优势种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空间占据能力,为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度计算方法,对百里杜鹃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①群落中杜鹃花科植物(马樱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映山红)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1.709、1.576、1.411、1.062,是群落的优势种; ②该群落种群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性之间无显著关系; ③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概率更大,但生态位重叠值不一定大。【结论】杜鹃花科植物在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而马缨杜鹃与露珠杜鹃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在降低,这主要与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有关,是种群对资源利用的长期适应性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各集团之间的取食行为比较表明,它们在取食行为上的分离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这一环境中资源空间。有些集团(如树干一侧干凿取一拾取集团)的取食行为表现为有较大的宽度,以更为广泛的方式利用环境资源,而有些集团表现为特化,这种类型集团所包含的物种一般比较少。研究表明,在构成东北山地次生林树栖食虫鸟类群落时,关键因素是物种之间的资源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了解群落内各种群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及生态适应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在对弄岗15 hm2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进行样方划分及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以375个20 m×20 m的样方作为不同的资源位,以各样方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运用Levins和Pianka公式计算、分析样地内30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结果]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为苹婆、广西牡荆、茎花山柚、假玉桂和日本五月茶等,生态位宽度分别为207.04,195.01,176.88,142.05和126.23;生态位宽度较小的是三角车、肥牛树、对叶榕、米扬噎和中国无忧花等,分别为37.95,35.79,33.83,25.87和15.76;重要值排序靠前的闭花木、蚬木、海南椴和劲直刺桐的生态位宽度居于中间位置,生态位宽度为107.54,77.54,113.48,95.12。生态位重叠值等于1的种对有0对;生态位重叠值大于或等于0.5、小于1的种对有20对,占总种对数的4.6%,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小于0.5的种对有401对,占92.2%;生态位重叠度等于0的种对有14对,占种对数3.2%。[结论]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中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的种群,生态位宽度较大,且绝大部分种对的生态位重叠度较小。苹婆、金丝李和茎花山柚等生态位宽度比较大,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兼具生态和经济价值,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作为优先考虑物种。要建立完整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参照系统,应在不同岩溶气候带建立不同演替阶段的天然植被监测样地,分析其环境条件、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等。在针对某个地区某个恢复阶段进行植被恢复设计时,应参照该地区这个恢复阶段的天然群落,选择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作为先锋种,选择生态位重叠度较小的物种作为伴生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森林康养已成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模式、新趋势。客观全面的资源适宜性评价是规划森林康养基地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和开展森林康养活动。【方法】基于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要求,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分析森林康养基地的资源体系、功能谱系以及两者的供需耦合关系,划分了森林康养基地类型;从指标构建、权重确立、指标赋分、评价分级等环节构建适用于不同类型森林康养基地的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资源评价结果与森林康养基地类型的对应关系,并结合案例验证分级结果、提出规划指导。【结果】根据森林康养基地分类标准,将森林康养基地划分为综合发展型、康复疗养型、产业经营型、生态保育型;依托森林康养基地资源与功能的供需匹配分析,以及森林康养基地类型划分依据,从场地选址适宜性、接待能力指标与发展潜力指标3个方面构建包括3个准则层、12项一级指标层和45项具体指标,明确各指标权重以及评分标准且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强的森林康养基地资源评价理论体系。根据案例资源评价分级结果,建议其作为生态保育型森林康养基地进行规划和建设。【结论】本研究形成了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森林康养基地资源评价理论方法,有助于突破目前森林...  相似文献   

18.
东北草地羊草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测了东北松嫩草原上羊草种群的资源生态宽度、生态位宽度季节变化,羊草与其它主要植物种群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并在不同水平梯度上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羊草种群水分生态位宽度主要取决于羊草的资源占据比例;光生态位宽度主要依赖于光能的利用强度;营养生态位宽度主要受生境土壤养分差异的影响;羊草生态位宽度存在着季节性变化;植物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值随土壤水分与碱化度梯度呈有规律变化,生态位重叠是该地域植物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云丘山进行实地调查,用Hurlbert(HNB)指数和Levins(LNB)指数对该地区森林群落各层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进行了测度,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白皮松和侧柏,灌木层主要优势种檀子栎和荆条,草本层主要优势种披针叶苔草和狗尾草的HNB和LNB分别是0.137、1.042、0.117、1.004,0.418、1.488和0.354、1.463,0.734、1.744、0.488、1.563;用Pianka公式对该地区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灌木层较乔木层种问竞争状况缓和、资源利用状况较好;分析了该地域各层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关系,探索了该地区森林群的优势种种间关联,阐明了该森林群落内的竞争机制,对揭示云丘山地区森林群落的演替有重要意义,也为该旅游景区的管理与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位的集群企业协同进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区域集群企业与资源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集群企业协同竞争的生态学基础,建立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协同进化模型。研究表明:若集群企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出现生态位重叠,将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集群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