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淮南矿区大量的资料分析,作者认为该地区岩溶地表塌陷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地下水活动的通道;②一定厚度的覆盖层;③地下水的活动。具备上述条件的地段,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即产生地表塌陷,但蹋陷的规模、数量、速度等,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对于这些问题,在文中均做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2002年与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运动员犯规情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运动员犯规情况和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运动员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认为队员的犯规动作按顺序从过去的推、绊、拉、冲撞、蹋、铲变为推、拉、绊、铲、蹋、冲撞;裁判员经过总结1998年世界杯队员犯规的情况,对2002年世界杯一些较为隐蔽的犯规动作的判罚的准确率大大提高;规则的修改减少了运动员在场上的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古代足球的起源和用途我国古代人称足球为“蹴鞠”或“蹋踘”。据汉《刘向别录》的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于战国之时。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其次,《战国策·齐策》、《史记·苏秦传》也有记载:“临淄(今山东)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这里的蹴和蹋都是用脚踢物之意,鞠和踘是指用皮做的球,从字面上就说明了是用脚踢皮球。  相似文献   

4.
巴彦浩特盆地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回剥分析技术对巴彦浩特盆地的沉降史作了定量方面的研究,认为巴彦浩特盆地是在早古生代的古隆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共经历了两个隆升期和三个沉降期,两个隆升期是:三叠纪—早侏罗世、晚白垩世;三个沉降期是:志留纪—二叠纪、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及第三纪—第四纪.相应地形成了四种类型的盆地,即志留纪—二叠纪前陆盆地(南部坳陷带)、石炭纪—二叠纪裂陷槽(东部坳陷带及其以东地区,为贺兰裂陷槽的一部分)、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及新生代的坳陷盆地.晚古生代时,沉降主要发生在盆地的南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内,侏罗纪时,南部坳陷带隆起,西部坳陷带及东部坳陷带为主要沉降区,受断陷活动控制,其间为中央隆起带分隔.早白垩世盆地全面下沉,成为统一盆地  相似文献   

5.
超湿陷黄土及其湿陷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增湿历史的概念和前期湿陷含水量指标,指出增湿历史对湿陷变形有很大影响。研究了超湿陷黄土的湿陷规律,揭示出超湿陷黄土的滞后湿陷现象。最后给出了前期湿陷含水量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压实黄土的湿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由于黄土特殊的工程性质和内部结构的复杂性,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出现了一些湿陷破坏事故。采用扫描电镜、图像处理系统和能谱仪,对压实黄土在湿陷前后的孔隙特征、化学组成等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得出压实黄土的湿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中孔隙含量是黄土产生湿陷的主要原因,其与黄土湿陷系数具有定量关系,湿陷后黄土的主要化学元素含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绥滨坳陷是三江盆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位于三江盆地的西部。军川断裂是绥滨坳陷的主要控舅断裂,控制了其形成和演化。坳陷的主体是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具有发育时间长、沉积厚度大、保存好、面积大等特征,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坳陷经历了造山后裂陷阶段、断陷阶段、挤压回返阶段、走滑拉分四个演化阶段,强烈的隆升和剥蚀对油气的储集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震陷是地震引起的附加沉陷,生产震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影响软土振动变形可能性的主要因素有:动应力,含水量,孔隙比,振次(时间),土的颗粒级配及阀值等。通过对太原地区杂填土的实验分析发现:杂填土的干重度,固结比,动应力,振次及杂填土的振动历史等是影响杂填土震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黄骅坳陷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骅坳陷在勘探石油过程中发现了丰富的地下热水,根据实际资料对黄骅坳陷大港探区的地热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黄骅坳陷储热系统和热异常区的分布规律,通过水化学分析,指出坳陷补给条件差,可实行人工回灌,增加地下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西安地区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黄土湿陷系数与物性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易溶盐含量与成分及难溶盐(CaCO3)含量的测试,研究了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及湿陷机理,结果表明:影响湿陷性的宏观物理因素有粘粒含量,含水量及孔隙比,易溶对黄土湿陷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在该区含量甚微,难溶盐(CaCO3)对黄土湿陷具有阻碍作用。这些宏观影响因素是其微结构本质的反映,研究证明,粘粒胶结在黄土的湿陷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波动地质学是进行盆地定量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结合黄骅坳陷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详细介绍了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收集、整理的基本过程和原则.阐述了资料准备工作在波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骅坳陷的地质条件,将坳陷划分成9个研究小区,进行了岩性厚度剖面向岩性对间剖面的转化;恢复了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和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绘制了沉积速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得出了东营时期坳陷抬升的扩散过程,研究声明,钻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地层厚度的恢复是波动分析成败的关键,而滑动窗口的运用是实现定量分析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2.
对中天山西段博罗霍洛山地区广泛发育的早古代代各纪地层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系统讨论了寒武纪、奥陶纪和志留纪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对中天山地区沉积和构造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早古生代时期,本区具有裂陷带性质,并将裂陷带的演化归纳为坳陷、裂陷和闭合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了库车坳陷与川西坳陷的构造演化、变形区、变形层、滑脱层系,认为两者在构造变形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库车坳陷的应力特征以压性为主,横向上变形特征差异较小,纵向上由北向南变形强度逐渐减弱;川西坳陷的应力特征,在晚三叠世须四段一晚侏罗世蓬莱镇组时,表现为很强的扭动特征,构造变形在平面上变化较大,不同区块主变形期及变形特点差异明显,造成深坳陷及斜坡带断裂构造不发育,油气垂向输导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4.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经历了早第三纪裂陷沉降和晚期第三纪-第四纪后裂陷热沉降两个阶段。基本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裂陷作用旋回。早第三纪裂陷作用包括三个裂陷伸展期,它们分别相当于孔店级-沙四段、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东营组等三套地层的发育时期,各裂陷伸展期的构造运动学特征有一定的差异,反映在伸展构造样式的变化上,大致可归纳为由多米诺式正断层系统向铲式正断层系统、坡坪式正断层系统的演化序列及由非旋转平面式正断层系统向铲式正断层系统、坡坪式正断层系统的演化序列两个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效率及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分析断裂输导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的评价方法,并用该方法从平面上对库车坳陷北带断裂输导天然气效率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再现了天然气的运聚成藏(或散失)过程,进而总结了该区断裂组合输导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高、中、低效断裂输导体系的分布区域与天然气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高效的断裂输导是库车坳陷北带天然气运聚成藏的重要条件。库车坳陷北带在垂向上主要有4种构造断裂输导模式,由盐下断裂与不直接连接圈闭的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模式和仅由盐下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模式是库车坳陷北带有效的断裂输导模式;而由盐下断裂与圈闭破坏断裂、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模式和仅由单一穿盐断裂构成的断裂输导模式是库车坳陷北带无效的断裂输导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野外调查,对兰州东郊阳洼沟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非原生黄土不仅在物理力学特性上与原生黄土有显著差异,其湿陷系数明显小于原生黄土,而且其湿陷性随深度变化表现为明显的非均匀性。土体结构是造成该场地黄土湿陷性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根据阳洼沟黄土湿陷特点,阐述场地地裂缝的形成机理,为阳洼沟场地非原生黄土湿陷系数和持力层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概化模型,根据毛细水的运移规律,解释了其机理,分析了透水石的湿度与湿陷试验中黄土变形之间关系。结论认为,湿陷性试验中透水石和滤纸均必须是干燥的才能保证所测定的湿陷系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波动地质学是进行盆地定量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结合黄骅坳陷实际工作经验和成果,详细介绍了波动地质学研究中资料收集,整理的基本过程和原则,阐述了资料准备工作在波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骅坳陷的地质条件,将坳陷划分成9个研究小区,进行了岩性-厚度剖面向岩性-时间剖面的转化;恢复了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和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绘制了沉积速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得出了东营时期坳陷抬升的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幅值扰动形成零陷的方法,通过在幅值扰动的过程中引入遗传算法来进化寻优,从而达到在指定方向形成一定深度零陷的目的.为了克服基本遗传算法易于早熟和局部寻优能力较差的不足,采用了改进的小生境遗传算法.该零陷形成方法克服了传统零陷形成方法零陷深度不足、副瓣电平高等缺陷.仿真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达到设计要求,且有较好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与其他一些方法相比较,该法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济阳坳陷中4个主要凹陷的40余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通过与有限拉张模型对比,估算了单井的拉张系数。沉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济阳坳陷的沉降基本上与断陷一坳陷的构造背景相吻合;断陷期东营凹陷拉张量最大,惠民凹陷次之,车镇凹陷最小,最大沉降中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迁移;各凹陷单井的拉张系数受到控盆断裂的影响;距今14Ma以来沉降加速,高沉降速率有随时间从坳陷东北部向西南部推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